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为心理学(2美国行为主义的开山之作)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约翰·华生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3.反应:个体对刺激的强烈应答

行为主义者已经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机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外界和内在的刺激下。当有机体受到刺激时,他就会做出一些相应的反应,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明显,可能其表现出的状态很微弱,有时甚至需要通过仪器才能观察得到。比如,仅限于呼吸上的变化、血压的升降变化、也可能表现在眼睛的运动上。然而对于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我们最常观察到的是身体部位的运动,无论是手臂、腿,还是躯干都会参与其中,或是这些器官的共同运动。

对于刺激做出的反应,给有机体带来了适应。尽管并不总是这样,但通常情况下如此。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适应,仅仅指的是有机体通过运动使其生理状态发生了改变,那个刺激对它不再会有影响。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但我想通过一个例子,让大家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获得帮助。比如说我饿了,这时我的胃部开始收缩,这种刺激使得我不停地来回走动。也就是说,由于饥饿让我的内心难以安静下去,而我在这些不得安宁的探求活动中,忽然发现树上的苹果,便会立即爬到树上去,将苹果摘下来吃掉。当苹果下肚后,饥饿感逐渐消逝,胃部不再收缩,尽管苹果树上结着很多果实,我也不再去摘。接着,我又遭受到了冷空气的侵袭,为了抵御寒冷,我开始跑步,直到身上变暖有汗流出才停下。如果在野外遭到冷空气的侵袭,我可能会挖一个地洞躲避寒冷。当寒冷对我不再能产生刺激,我也就不会再做出进一步的活动。一个男人也会在情欲驱使下,去寻找具有同样状态的女人,当他们的生理要求得到满足后,不得安宁的探求活动也会跟着停止。此时男性面对这个女性时,也不会再激起其想从事性活动的欲望。

很多人对行为主义者不理解,主要的问题症结就在于,我们对反应的强调。有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者的兴趣仅仅是对肌肉反应的瞬间进行记录。而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行为主义者无法帮助对这一问题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关于此,我想强调的是,整个人类行为才是行为主义者的兴趣所在。我们对个体的观察,是看其从早到晚通过怎样的行为方式进行日常事务的。譬如,我们观察一个建筑工人,他的日常事务是砌砖头,那么行为主义者就会对其在不同条件下所砌的砖头进行测量。看他在不同的条件下所砌砖头的数量。持续工作不显疲劳的时间段,经过多长时间,他才能掌握这门手艺,以及我们通过哪种手段能使他的效率更高。

其实,行为主义者只是想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告诉大家,我们对反应的兴趣在于,清楚地回答大家这样的问题:“他正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所以我认为,关于行为主义所做的这项工作,没人有权力对其进行歪曲,说我们只是一个研究肌肉反应的生理学家。  行为主义者认为,有一种十分奏效的刺激的反应存在,它很直接。而所谓的有效刺激,在我们看来,就是那种强烈到足以克服正常阻力的刺激,通常,它存在于感觉器官与肌肉器官之间的通道中。关于这一点,希望大家明白的是,我们的观点与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有时告诉你们的东西是不同的。如果大家读过他们的书,或许会相信,今天所施与的刺激,在明天有可能产生效应。但对此,行为主义者是不会相信的。

我可以用这样一个事实说明,我给大家一个言语刺激:“明天中午一点钟,我们在贝尔蒙特共进午餐。”你们的直接反应是:“嗯,这是好主意,我们会准时赴约的。”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在此我暂不讨论,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一点,在我们的言语习惯中存在着一种机制,即并非通过一次刺激就可以发生反应,可能需要不时地刺激去施加影响,直到最后反应发生。

P7-9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为虽然在五十年代他不像二三十年代那么受人瞩目,但约翰·华生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心理学思想史上是仅次于弗洛伊德的人物——虽然相差甚远。他的思想在心理学家中被广泛接受……他不仅是一位实验心理学家,还是系统的思考者和方法论者。尤其是在最后这个领域,他做出了重大贡献。

——古斯塔夫·伯格曼

现代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

——美国心理学学会

行为主义不愧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有重大贡献的学派。它存在发展的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它使心理学真正摆脱哲学,成为一门客观的实验心理学,推动心理学向成熟的科学方向发展迈出重要的一步。

——中国心理学协会

目录

第一章 行为心理:人体反应的来源与奥秘

 1.刺激对个体的神奇作用

 2.有效刺激的外延和扩展

 3.反应:个体对刺激的强烈应答

第二章 人体行为:始于细胞的生命礼赞

 1.支撑个体生命的细胞和组织

 2.器官对行为的推动与维持

 3.肌肉:行为反应的纽带

 4.腺体:流泪是一种高级行为形式吗

 5.形式多样的内分泌腺及其神奇作用

 6.可被条件化的无管腺

 7.复杂而有序的神经系统

第三章 愤怒情绪:无法忽视的愤怒之源

 1.色彩斑斓的情绪世界

 2.阻止愤怒催生“愤怒的孩子”

 3.是什么让孩子情绪失控

 4.喂食不当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5.如何面对孩子间的争斗

 6.儿童行为塑造的可行办法

第四章 恐惧心理:简单行为背后的心理内涵

 1.恐惧的根源来自家庭

 2.反条件作用之于恐惧的治疗方法

 3.家庭生活如何避免恐惧

 4.运用条件消极反应纠正孩子不当行为

第五章 爱的本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爱

 1.润物无声的家庭影响

 2.养育孩子的误区

 3.过分溺爱是一种伤害

 4.任何爱都应有所节制

 5.正确的引导是爱的明灯

 6.保姆对儿童行为的导向作用

第六章 新生心理:先天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与影响

 1.胎儿的行为规律

 2.新生儿有哪些非可得性反应

 3.人类无数“第一次”的形成因素

 4.不同条件刺激下的新生儿活动

第七章 习惯心理:习惯形成的基本要素

 1.复杂多变的人类学习过程

 2.是什么决定着习惯

 3.吸吮:饥饿刺激下的条件反射

 4.使用右手是否是一种本能

第八章 思维解疑:行为心理学中的语言和思维

 1.解读器官和语言

 2.婴儿如何表达自我

 3.超前于语言的组织本能

 4.思维能否独立于语言存在

第九章 人格探索:找寻不为人知的人格真相

 1.行为主义维度下的人格

 2.人格的形式和特点

 3.判断人格的依据和办法

附录一:华生与行为心理学

附录二: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和影响

序言

华生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于1913年创立了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一经问世,就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其不可挡的势头,不仅在美国,甚至波及了整个地球。它就像一股清新的风流入世间,使人们感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气息。当时,年轻一代的心理学研究者,对华生的行为心理学观点更是无比尊崇。

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中,详细说明了行为心理学研究的方向以及目的。他指出,行为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是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找出行为发生反应的规律,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他的观点之所以被广泛接受,一方面是因为华生身上敢于向传统学术挑战的那股劲头,以及他超前的思想和卓越的见识;另一方面因为他的观点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行为心理学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一年,当时的美国正进入到新的经济垄断阶段,在这样大时代背景下,谁更能适应社会环境,谁就能在艰苦创业中站稳脚跟,成为人生赢家。“适者生存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得到了充分证明。当时,由于资本的快速发展,人们只能抛弃一切空想,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提高生产率,达到利润最大化,使社会秩序保持平稳,这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行为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社会需要生产,人需要工作,只有工作才能生存,而人的身体行为是创造劳动成果的必要条件。人体动作效率越高,社会生产率也越高,而决定人体动作效率的是行为动力。因此,想要提高人体动作效率,只有提升人的行为能力的动力,那么,促进人体行为能力的动力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是什么原因促使人的行为能力增强呢?行为心理学者正是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开始进行行为研究工作的。而在他们看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须弄清楚行为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才能从中发现人的行为规律,继而对行为做出准确地预测和控制。

行为心理学指出,任何一个人都会产生行为,不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人必然都有行为体现。行为从个体出生开始贯穿于整个人生,直到生命结束。那么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推动其产生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带着这些问题,行为心理学开始了坚持不懈地工作。为了更准确地得出结论,行为心理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以实验为依托,经过大量地观察、记录,获得了诸多宝贵的材料,从而形成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1915之前,华生主要以动物研究为主,后来才由动物转向研究人的情绪问题。考虑到成人情绪性质的复杂性,他从婴儿入手研究情绪行为,并选择了霍普斯金医院为实验点,在那里展开了实验工作。特别是在它的一个下属单位菲普斯诊疗所,对500名婴儿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从中抽取40名婴儿,每天对他们的活动以及对某些刺激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并绘制出成长图表。这一阶段的观察研究,华生获得了很多关于情绪的宝贵材料,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这些结论在本书中将会有详细阐述。

1918年之后,华生经过深入思考,决定设计新的实验,这一实验的目的是建立婴儿的恐惧情绪以及如何对其清除,所以,在1919年秋天,他与助手罗莎莉·雷纳开始了著名的小艾尔伯特实验,遗憾的是这个实验没能最终完成,华生便离开了学术界。虽然如此,小艾尔伯特实验依然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的一项“不失为经典的实验”。而事实上,华生也是心理学研究中运用儿童实验的第一人,这些都是华生在心理学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另外,关于儿童问题,在20世纪前后开始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学术界更是将对儿童的研究列为一项重要课题,使儿童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当时妇女意识的高度觉醒,也让母亲开始深入地思考有关如何养育儿童的问题,她们试图通过专家解答,获得以理性科学的养育子女方法,华生对儿童问题研究也是适应了这一社会需要。

在研究过程中,华生对家庭养育子女存在的各种弊端深有体会,特别对于婴幼时期的孩子,家庭在养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华生指出传统养育儿童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必须改革,并根据行为心理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给出了科学性的建议。华生对儿童行为的研究以及提出的诸多养育儿童的科学建议,即便在今天也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行为心理学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拒绝意识、心理等心灵主义,而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其研究的对象行为是什么?华生认为,行为首先是能看到的机体反应,也就是说,行为的本质就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他认为,刺激是反应发生的条件,当有机体在遭受刺激后,就会引起反应,反应的强度决定了行为表现的强度。所以,有些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产生的反应并不明显,而有些则显而易见。

本书从反应、感觉、情绪、行为习惯、人格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论述了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的重要性。在对行为进行研究时,华生认为人的习惯和人格,并不是短时期形成的,它可以追溯至幼儿时期。为此,他展开了对儿童的实验观察。他对500名婴儿做过观察,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人类三种基本情绪:恐惧、愤怒与爱,并指出这些情绪生活对儿童及其日后成长、就业前景、婚姻等具有深刻影响。

华生还提出了动作流概念,并绘制出人的行为动作流表格,他认为,人的一生的行为就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简单变得复杂,有些没有经过学习的行为动作很快会消失,有些则会保留很长时间。另外,在华生看来,思维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他指出,语言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语言习惯,一种是内隐的语言习惯,而言语是大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谈话。他还指出,人类不仅有语言形式的思维,还有非语言形式的思维。

华生是唯环境论者。在他看来人格是可以改变的,他认为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因为习惯的形成受环境影响,而环境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只要改变个体的生存环境,就能改变他的人格。所以他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在我的世界里,我可以任意从中挑选出一个,经过我的训练后,使他们成为我想让他们成为的类型,比如律师、商业精英,或者是盗贼、乞丐,而无需考虑他们的种族和天赋。”在华生看来,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景,因为环境是习惯形成的一个基本要素。

本书从华生对行为论述的多个方面入手,向大家展示了人类的智慧结晶,尽管由于时代原因,个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其中一些观点存在待探讨的地方。但总体来说,他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人们还是具有相当高的指导性,值得人们阅读、熟悉,并将其作为生活经验参考,特别是在对幼儿教育方面。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尽管我们尽心竭力,书中也难免出现疏漏和差错,请读者多多包涵。

内容推荐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内省的方法,研究内容多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特征,因此让人印象深刻。就现在而言,心理学在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都是息息相关,一个能够熟练掌控行为心理学的人相比较他人能够迅速的掌控时机,成就非凡的自己。

约翰·华生著的《行为心理学(2美国行为主义的开山之作)》最大特点是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无论是行为心理学的起源到行为心理学的现代发展,还是行为心理的各种表达方式都面面俱到,本书还以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对行为心理学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本书让读者更加清晰透彻的了解其根本,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内行人士都有着不小的裨益。

编辑推荐

《行为心理学(2美国行为主义的开山之作)》从反应、感觉、情绪、行为习惯、人格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论述了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的重要性。在对行为进行研究时,华生认为人的习惯和人格,并不是短时期形成的,它可以追溯至幼儿时期。为此,他展开了对儿童的实验观察。他对500名婴儿做过观察,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人类三种基本情绪:恐惧、愤怒与爱,并指出这些情绪生活对儿童及其日后成长、就业前景、婚姻等具有深刻影响。

约翰·华生还提出了动作流概念,并绘制出人的行为动作流表格,他认为,人的一生的行为就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简单变得复杂,有些没有经过学习的行为动作很快会消失,有些则会保留很长时间。另外,在华生看来,思维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他指出,语言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语言习惯,一种是内隐的语言习惯,而言语是大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谈话。他还指出,人类不仅有语言形式的思维,还有非语言形式的思维。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