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精)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法)弗雷德里克·勒雷艾弗//弗朗索瓦·比雷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高频交易员”们每日操纵着数十亿计的美元。他们的交易速度如此惊人,似乎没人能阻止他们。然而,2010年5月6日闪电般的股灾拉响了第一个警报。纽约股市毫无缘由地经历了创立以来最惨痛的跌幅。从此以后,“高频交易员”的故障此起彼伏,从纽约到阿姆斯特丹,从巴黎到新墨西哥州沙漠中的圣塔菲,股市崩溃机器竖起了历史上所有投机者的梦想蓝图:每一次出手,都要赢!两位资深金融记者(弗雷德里克·勒雷艾弗和弗朗索瓦·比雷),在《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一书中,通过丰富的司法档案以及众多人士从未披露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高频交易员”的真相。简洁明了的文字,丰富的案例,读来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他们占据了美国股票市场超过60%的成交量和欧洲股票市场超过40%的成交量。仅仅用了10余年时间,这些新型的投机者就已经完全掌控了金融市场。

高频交易的买卖以光速进行,完全超越了人类的极限,他们的算法在市场中不断地自动搜索交易机会,在几毫秒内捕获交易利润,在操纵市场的同时逍遥法外。

从纽约到阿姆斯特丹,从巴黎到圣达菲,甚至直到新墨西哥州的沙漠,现在则来到中国,高频交易为全世界的投机者描绘出了心中最原始的梦想:不论在什么行情下都能赚钱。

弗雷德里克·勒雷艾弗、弗朗索瓦·比雷编著的《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这本引人入胜的小书描写的是真实的故事,却比小说还要精彩,它首度揭开了高频交易的神秘黑箱,带我们走近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目录

引言 时间的主宰者

第1章 世界大战

 贪婪是好的

 猫和老鼠

 预言家

第2章 军备竞赛

 奥林匹克竞赛

 防护设备

 纳秒速度

 机器的梳妆间

 不正当竞争

 打破大西洋的宁静

 最后的角斗场

第3章 做市商

 算法与算法之间的对抗

第4章 代码剽窃者

第5章 入侵者

 “老哈氏”

 机器同“天然的”投机者的对抗

 分秒必争的时代

 电价窃贼

第6章 命中注定的崩盘

 烫手山芋

 新金融时代

 崩盘频发

 疯狂的算法

 无须借助外力

 只是程序错误

 相信奇迹

第7章 巴黎迷思

 时代末日

 另一个世界

 立誓绝不教作弊

 伦敦,永远的国王

 一个新的疑问

第8章 监管人士

 重整旗鼓

 伦敦保卫着前线的要塞

 反击

第9章 雪铁龙2CV vs.法拉利

 潜在的资源滥用

 英式陷阱

 案件重演

 金丝雀码头听证会

 伦敦,失声的电台

 赛车

第10章 新游戏规则

 原罪

 内幕消息的弊端

 进军布鲁塞尔

 等待起航

 同全世界同步

试读章节

最初,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没有人觉察到异样。华尔街在微湿的7月平静地运转着。这个星期四下午1点钟,在曼哈顿新泽西州干净的郊外,乔·萨卢兹(Joe Saluzzi)顺着查塔姆的林荫大道走着。他的车停放在那座蓝色木头堆砌而成的维多利亚式房屋前。那里坐落着他的小型经纪公司——泰美斯交易公司。天气炎热,即使在树荫中,温度仍高达30摄氏度,穿越整个停车场,几乎让他大汗淋漓。纽约交易所在一片祥和中开始营业。

在上午快结束的时候,提醒消息接二连三地鸣响起来。这些提醒既不是来自交易终端,也不是出自彭博金融资讯的流动新闻,这些内容占据了他办公桌上一字排开的四台显示器。引起他注意的是第五台显示器。在显示器的右侧,乔·萨卢兹永远保持开着一个即时聊天的窗口。所有的迹象表明,可口可乐的股票正发生某些古怪的事情。

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在快接近中午的时候,当乔·萨卢兹正在整理显示着亚特兰大集团股票的电脑终端时,在黑色背景中的股价行情图悄无声息地呈现出橘黄色。伴随一阵比往常更加剧烈的波动,股票大幅震荡起来。这次的价格波动幅度很大,并且呈现出对称形态。这与股市的日常跳动完全不同,因为后者往往不规则且难以预测。这组由波峰和波谷构成的完美序列遵循着一种特定的规律,跳动以小时为周期形成独有的节奏。在一开始的半小时,就达到了30分钟内的波段底部;紧接着,在一个小时停止的时候,又到达了30分钟内的波段高峰。之后,按照这个规律循环往复。集团价值120亿美元的股票在纽约交易所的大屏幕上震荡,其形仿若一幅巨大的心电图。然而,让人更为担忧的事情发生了:这只股票并不是唯一一只被波及的股票。麦当劳、IBM和苹果公司,它们都被卷入同样的波动周期中。

乔·萨卢兹十分震惊,他弹钢琴似的、飞快地在即时聊天窗口上敲打:这太罕见了,完全不可理喻!

同一时间,在芝加哥北郊,埃里克·亨德赛(Eric Hunsader)紧紧盯着显示器终端。他经营的小公司Nanex,主要通过持续分析美国交易所的数据来捕捉市场的异常情况。在公司网站上,一张照片中,他自豪地站在唐宁街10号前。那是在2011年10月,他接受英国政府的邀请,就金融市场的最新改革发表演讲。

此时,邮件和Twitter的短消息也突然间铺天盖地地向他袭来。乔·萨卢兹和埃里克·亨德赛盯着华尔街最知名的四只股票,它们仿佛受到某种未知力量的控制。然而,各大媒体和金融咨询提供商都没有就这一现象进行任何报道。接近下午3点半时,两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便在他们的博客上撰写了一篇简短的文章,并恰如其分地命名为‘市场冲击’:《锯齿形态交易:呼叫穆德和斯嘉丽!》。他们引用了两个著名的不明飞行物调查员的名字。然而,他们的评论却不会在明天的报纸上重新被提及。在收市前一小时,这场不明现象又延续了30分钟。随后,当华尔街11号的钟声响起,它如同来自市场深处般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被冲击的四个企业不仅在实体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同时也是美国金融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股票。可口可乐、麦当劳和IBM占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22%的市值份额,是美国交易所最重要的指标。它们的股票包含在所有由养老基金持有的投资组合中,这些养老基金在全世界有数以百万的投资者。7月19日,在这些股票上的交易量超过30亿美元。那么,谁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来操纵股市中市值最大的这四家公司呢?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即美国金融市场监管者),对此并没有展开调查。

“没有任何合理的原因可以用30分钟为周期来购买和抛售股票,”埃里克·亨德赛向两位采访他的《华尔街日报》记者抛出自己的惊讶。对他和乔·萨卢兹来说,正常交易并不会令行情重演:那只在7月19日搅动股市的无形的手不可能仅仅是某一个交易算法。最近几个月,这两个人一直在发表威胁论。由少数对冲基金和大型国际银行所设计出来的计算机程序,即交易算法,掌控着股市,这是这些机构的核心秘密。它们的自动交易软件能够分析海量数据,同时在无人工介入的情况下发出指令。

那些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拿着令人难以置信高薪的科学家设计的这些软件,提供给来自印度、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的大部分都是物理或数学专业的年轻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被赋予非凡的能力,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在股市交易,自动化地增加买单和卖单。这种算法可以实现金融世界最古老的梦想:满盘皆赢。至少在原理上是这样的。

P2-5

序言

时间的主宰者

在高频交易的世界里,几微秒便足以改变交易的输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无法再使用自己熟悉的时间坐标。高频交易员,作为新的时间主宰者,他们使用毫秒,甚至微秒作为工作的时间单位。1秒钟相当于1000毫秒,100万微秒;1毫秒相当于1000微秒;而1纳秒,等同于10亿分之一秒。这些都被用作高频交易的参考时间单位。

例如,照相机闪光的一刹那只维持1毫秒的时间(即1000微秒);苍蝇扇动一下翅膀需要3毫秒;人们眨下眼睛需要250毫秒。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NYSE Euronext)允许其高频交易客户每37微秒发布一条指令,即0。037毫秒,比眨眼睛的速度快6756倍。借助连接纽约和伦敦的新电缆,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订单循环仅需60微秒。

在超过90%的情况下,为了赶在订单被取消之前拿到订单,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名“龟速”的投资者是不可能凭借屏幕上由高频交易员提供的价格,完成卖出和买入证券的。在他分析价格和做出交易决定的时间里,市价单已经被从订单簿上撤销。他的订单很有可能是以另一个不利的价格成交的。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