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外交政策始于国内(办好美国国内的事)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美)理查德·哈斯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在《外交政策始于国内(办好美国国内的事)》一书中,作者理查德·哈斯认为,在21世纪,世界依然需要美国的领导,而美国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必须在国内外政策方面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作者重视中国的崛起,重视中美关系,对两国今后在更广泛领域的密切合作寄予希望。美国应慎重考虑在国外采取直接军事行动,避免在中东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而应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对亚太地区和西半球。在作者看来,比起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施展拳脚,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是立身之本。因此,在国内,应通过削减联邦政府赤字,建立全面的能源战略体系,改进教育质量,改变过时的移民政策和制定现代化移民政策等手段,促使美国的经济增长恢复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阶段的高水平,从而使美国人始终引以为傲的政治经济体制继续焕发光彩,美国继续能以成功者的姿态,垂范世界。

内容推荐

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国外,而是国内。这就是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在《外交政策始于国内(办好美国国内的事)》一书里令人始料未及地发出的信息。这一信息来得及时,发人深省。

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一个拥核的伊朗,一个动荡不定的中东和一个难以预测的朝鲜,所有这些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然而,美国的国家安全更依赖于解决国内日趋严重的赤字和债务、破旧不堪的基础设施、二流水平的学校以及过时的移民制度等问题。

本书描绘了一个权力极其分散的21世纪。全球化、革命性的技术以及新老国家的兴衰造就了一个以美国为老大,但不受其主宰的“无极化”世界。迄今为止,世界形势对美国一直是比较有利的,没有任何强大的对手对其构成直接威胁。哈斯认为这种战略性喘息还会延续多久基本上将取决于美国是否能够搞好自己国内的事情。

哈斯主张奉行一套新的外交政策:外交重塑。按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美国应该在国内集中精力恢复决定美国实力的经济基础。在国外,美国不应再试图用武力改造中东,而应该重视维持亚洲的势力均衡,促进北美的经济整合和能源自足,以及努力促进集体应对全球性挑战。

哈斯反对孤立主义,不赞同美国衰退的观点。但是他认为美国目前在国内表现不佳,在国外过度扩张。本书为恢复美国的实力、影响力和领导世界的能力勾勒了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愿景。

目录

第一章 历史的回归

 勇敢面对新世界

 世界老大美国

 中国的崛起

 一个后欧洲世界

 做大国梦的诸强国

 全球鸿沟

 乐观的理由

 担忧的理由

 中东泥沼

 历史回归的后果

第二章 外交重塑

 外交指导思想与民主

 挽救生命

 打击恐怖主义

 外交整合

 复兴战略

 合理的国防

第三章 复兴之路

 赤字和债务

 能源

 教育

 基础设施

 移民

 经济增长

 政治

 结论

致谢

关于资料来源的说明

试读章节

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对阿富汗的投入和作出的牺牲换取到的成果微乎其微。鉴于塔利班的韧性,阿富汗政府的虚弱和腐败,以及巴基斯坦会继续庇护在阿富汗争夺立足点或地盘的塔利班及其他武装组织,很难对阿富汗的未来前景感到乐观。更容易预料的结果是,阿富汗依旧是10年前美国大规模卷入前的那个阿富汗。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生动地证明,抽象的权力和左右具体局势的能力完全是两回事。后者取决于当时的力量均势,当事各方卷入程度的深浅,特别是当地的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现实以及这一现实与实力最强一方追求目标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美国本来可以,也应该为推翻萨达姆后的局势以及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艰巨性准备得更充分一些。一个更重要的教训是:无论做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战胜一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例如忠于教派或部族而不是忠于国家,以赢家通吃(输家全盘皆输)的观念对待政治,首都与偏远地区之间传统的力量平衡,宗教的作用以及有没有教派分歧以及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吸引力。“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政治”这句名言据说出自美国前众议院议长奥尼尔之口,我们可以很容易把他讲的这句话理解为是武装干预。

25年前,保罗·肯尼迪阐述了帝国战线过长的理论。他认为,大国往往因海外的愚蠢之举耗尽财力,最终丧失了大国地位。时隔几年后,苏联即成了这一理论的最大实例。苏联的覆亡既是因为经济效率低,政治体制头重脚轻,也是因为过去几十年里把太多的资源用于扩充军备,加上输掉了阿富汗战争。问题是肯尼迪的观点现在是否适用于美国。基本上可以说是不适用的。用于国家安全的各项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维持在可持续、按历史标准衡量并不是高得离谱的水平上,在160000亿美元中大约占8000亿美元,即5%左右。为时7年的伊拉克战争的直接后果是耗资大约10000亿美元。这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只占同期美国联邦政府开支的大约4%。把阿富汗战争的累计开支算在内的话,以上数字只不过增加了50%。两场战争加在一起,在2001年以来美国上涨的债务中占15%。美利坚帝国战线过长充其量不过是造成美国经济困境的原因之一。我指出这一点不是想对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巨大成本轻描淡写,而是强调美国无需冒牺牲本国安全的风险去重建本国经济。

造成美国丧失权力和影响力的主要原因不是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而是财政上缺少自我约束。约翰逊因在越南打了一场代价高昂的战争,同时又大幅增加国内开支,理所当然受到广泛抨击。乔治·W. 布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了两场昂贵的战争,放任国内各种法定福利开支每年增加6%,同时大幅减税。8年内,美国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从2001年1000亿美元的盈余(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重叠的一年),转为2009年(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重叠的一年)将近14000亿美元的赤字。同一时期,联邦政府的累计赤字从2001年的不足60000亿美元增至100000亿美元。其中一部分开支及随后赤字的激增用于应付“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大部分开支与此无关。

P16-17

序言

这本篇幅不长的小书基于以下一个重要观点:对美国安全和繁荣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国内本身。由于以下一系列的原因,美国在世界各地采取有效行动的能力受到了损害:国内开支无度,对人力资本和有形资本投资不足,发生了一场本可以避免的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过于缓慢,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的伊拉克战争,随着目标的变化显露出问题的阿富汗战争,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政治上分歧严重。美国若要继续在海外行动自如,就必须重建其权力的国内根基。无论今天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外交政策需要始于国内。

我从未想过我会写《外交政策始于国内》这本书。略去细枝末节不提,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少一点迄今美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而更重视对国内的投资和政策改革。对一个像我这样在外交政策圈内干了近40年的人来说,这一观点近乎异端邪说。

究竟是什么促使我写了这样一本书呢?主要起因是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始于2003年)和2009年的增兵阿富汗之举。我提以上两个原因是想说明,我对美国外交政策轨迹所持的不同意见并不针对哪一个政党。两党中参与外交政策辩论的很多人似乎忘了曾任总统和国务卿的昆西·亚当斯的告诫:“美国降魔并不需要到海外寻找目标。”他们也似乎忘了越南战争的教训,即军事力量能力有限,最后胜出的往往是当地的现实,而不是全球性的抽象理论。如同越南战争一样,无论伊拉克战争还是阿富汗战争(截至2009年)都不是非打不可的战争。更重要的是,两场战争中没有一场称得上是经过权衡后选择打的战争。无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阿富汗战争,牵扯到的利益都绝对不是至关重要的利益。无论对伊拉克还是阿富汗,当时均有能以低得多的成本使美国获得同样利益的其他政策选择。无论伊拉克还是阿富汗,对两国过去的历史和对这两国社会的一知半解均显示,试图改变两国社会制度和政治文化的企图必然失败。而且当时已经预料到了以上这一切。如今有了事后之明,我们看到过去十多年做出的巨大牺牲导致人们对美国的判断力和能力产生了怀疑,而且做出的牺牲没有产生与付出的人力、军事和经济代价相对应的结果。即使是国运昌盛时,从战略上看,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这种失衡也是讲不通的。在美国面临严重财政困难的今天,就更没有道理了。

这本书是我此前写过的两本书的自然延续。一本是出版于1997年后苏联、后冷战时代初期的《不情愿的警察》(The Reluctant Sheriff)。我在书中提出,正当美国享有巨大的优势和影响他国政府的潜力之时,有可能会因为在建立有能力应对新出现的全球挑战的新国际机构方面鼠目寸光、无所作为而失去给世界带来长久变革的独一无二的机遇。出版于2005年的第二本书《机遇》(The Oppertunity)指出,美国一错再错(尤其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并再次呼吁为达成持久的国际安排作出更大的努力,以便驾驭全球化,遏制对美国利益和全球秩序切实存在的经济和安全威胁。

……

本书第二部分侧重提出应对之策。重点阐述了美国在海外哪些方面应该有所为,哪些方面应该有所不为,核心是奉行一项在目标追求和投入上更精准的外交政策,伴之以更自律的国内政策。本书力主美国改奉新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特点是结束靠大规模陆地战争改造大中东地区的时代,代之以更重视亚太地区及西半球,更重视治国方略而不是使用武力,更重视对他国政府在海外而不是在国内的行为施加影响。

本书第三部分也以谈对策为主,但重点放在美国应如何应对国内的种种挑战,并就预算、能源、族育、基础设施和移民等问题提出建议。本书建议采取一些经济政策并推行政治改革。这些经济政策若被采纳的话,会刺激经济增长。引入政治改革可以使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更有可能做应做之事,或至少有能力做应做之事。

以上问题事关重大。没有美国的领导,世界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不是在鼓吹单边主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单边主义是行不通的。这也不是美国傲慢的表露。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没有哪个国家具有承担领导世界责任的能力、习惯和意愿。如果没有这样一支良性力量,世界秩序绝不会自动产生。在地缘政治市场上,并没有维持市场秩序的一只看不见的“手”。问题是看得见的美国这只“手”是否能够应对这一挑战。但愿美国不负期望,因为这关系到美国的未来和有一个什么样的21世纪。

书评(媒体评论)

理查德·哈斯长期以来一直敏锐地观察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这本书也不例外,是一本必读之作。哈斯的解释很有道理,如果美国意在继续发挥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发挥的领导作用,我们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就必须更加克制,我们必须在国内把自己的事搞好,拆除正在滴答作响的财政赤字炸弹,因为它威胁到了我们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地位。

——詹姆斯·A. 贝克

本书为美国国内外重大政策的抉择提供了一部简明扼要,但却十分全面的指南。理查德·哈斯的这部著作超越了党派之见,倾心探索如何恢复我国的实力和领导力。

——玛德琳·K. 奥尔布赖特

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我国患有的痼疾做出诊断,并开出了合情合理的“药方”。一些人认为美国继续在全球发挥它的领导力对于21世纪至关重要;为了维持美国的领导力。我们必须重整国内事务并在国际上更有效地运用美国外交政策拥有的全部工具和手段。本书为这些志士仁人提供了一部实用指南。

——罗伯特·M. 盖茨

理查德·哈斯是美国最富有洞察力和实际经验的思想家之一。哈斯在《外交政策始于国内》一书中阐明了我们能否在国际上行使权力和影响力将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应对在国内面临的紧迫挑战。他发人深省地剖析了那些正在损害我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国内政策。相当周全地提出了如何加强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的路线图。

——麦克尔·R. 布隆伯格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0: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