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永远的情人--与一群文艺家相遇在古驿》作者李云女士,以女性观察家的慧眼和成熟作家的兰心,对藏于龙泉驿的26位画家、书家、摄影家、作家、诗人等一一叩门拜访,探寻细究其艺术历程、艺术思想、艺术操守、艺术风格,或访谈笔录一问一答,或散文畅怀亦叙亦议,或文艺评论引经据典,行笔于自然朴实中流露才情,文章于清新率真中闪现思想。
| 书名 | 艺术是永远的情人--与一群文艺家相遇在古驿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李云 |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艺术是永远的情人--与一群文艺家相遇在古驿》作者李云女士,以女性观察家的慧眼和成熟作家的兰心,对藏于龙泉驿的26位画家、书家、摄影家、作家、诗人等一一叩门拜访,探寻细究其艺术历程、艺术思想、艺术操守、艺术风格,或访谈笔录一问一答,或散文畅怀亦叙亦议,或文艺评论引经据典,行笔于自然朴实中流露才情,文章于清新率真中闪现思想。 内容推荐 《艺术是永远的情人--与一群文艺家相遇在古驿》为访谈录。作者李云叩门拜访藏于龙泉驿的26位文艺家——知名作家、画家、书法家、摄影家等,探寻其艺术历程、思想、操守与风格。书籍内容以介绍艺术家们的创作经历、艺术观、生活状态和艺术作品为主,以文字记述,并配以各位艺术家的作品,带领读者走进艺术家们的世界。 目录 热爱美发现美表现美分享美——著名画家邱笑秋先生访谈录 “艺术家只有在故乡才能创造出不朽作品”——著名画家白德松先生印象记 甘做龙泉驿的见证者和记录官——访摄影艺术家金士廉先生 川剧艺术的扛鼎人——访庞明忠先生 退而不休的文艺干将——访市民戏剧家张光荣女士 未知是艺术家永远的情人——艺术家董小庄先生访谈录 一个艺术家要有追逐艺术的定力和憨劲——国画家廖国山先生访谈录 “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客家文化的热爱”——画家徐新华先生访谈录 每一幅作品都靠心血浇灌——访著名版画家向思楼先生 客家文化的活化石——访李声鸿先生 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和自我超越——著名画家姚思敏女士访谈录 她像蒲公英传播种子那样传播艺术——著名摄影家毛晓初女士访谈录 生命的主线是画画——青年画家曾忠奎先生访谈录 人应该为自己的最爱而真正地活着——山水画家张家伟先生访谈录 一辈子一套拳——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蒋禄贵先生访谈录 艺术梦想品质生活快意人生——青年画家熊英杰先生访谈录 做自己喜欢的事业——花鸟画画家余周建先生访谈录 书法艺术凝聚了汉民族的审美内核——访青年书法家杨昭鸿先生 吾将上下而求索——青年画家吴晓东先生访谈录 书法艺术是一门人的艺术——青年书法家周敬先生访谈录 真正的艺术家要有殉道的精神——青年画家刘唐先生访谈录 “我对龙泉驿惰有独钟”——青年画家、艺术教育家胡洋先生访谈录 “没有什么此情爱更能出小说出历史”——著名作家成都凸凹先生访谈录 试读章节 白先生经历单纯,一生就是在读书、教书、画画。大学时阅读量大、面宽,学问基础扎实,又特别爱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是典型的文人,并具有强烈的文人情怀、文人情结。他对玄学和古代士大夫文化的情感认同,使他有冲动画魏晋文人题材。 2011年他画了《竹林闲游》,之前在1996年画过《广陵散》,就是嵇康,这样留下了竹林七贤的影子。由《竹林七贤》引申出魏晋文人,引申到玄学。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学派,就是魏晋南北朝的玄学。而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堪称文人的,他认为只有这几个,其他的都不能称文人。所以他就有个打算,画一组文人系列的作品。《正始之音》是画的玄学的祖师爷王弼,还有《建安文气》《竹林闲游》《兰亭春禊》《东山待起》《归去来兮》,魏晋比较典型的六组人物。在这之前汉代还有司马相如;汉之前,还有庄子和屈原。在他有生之年,他要从庄子、屈原、司马相如一直画到李白、苏东坡。白先生的思想、学识和情感与这些古人相印。 他说:“我觉得我跟他们心心相印。我觉得孔子不算文人,我曾经准备画孔子的一生,计划画几十米的一个大全。后来不知啥原因,总画不下去。我想啊,孔子讲‘学而优则仕’,他是为国家培养公务员的,他是知识分子,是教育家、思想家,也算一个不得意的政治家,但他不是一个文人。文人是远离政治的。比如王弼是贵族,但他所谈论的宇宙本体论、发生论,都跟政治无关,才称清谈。古人的清谈分言谈和笔谈,其实是学术上的辩论,类似现在的沙龙,是多种观点和思想的撞击,是头脑风暴,从而成就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多种建树。知识分子有社会担当,而文人没有,文人只过自己的生活。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胸怀和社会担当,文人就没有。文人的贡献主要在学术上,在思想史上。 “艺术和艺术家的境界,只有一个,就是审美。他的生活境界、思想境界主于美。艺术应该有朦胧美,要给观者以想象空间。虽然人人都生活在政治中,但作为一个文人、一个画家,你了解、关心政治是可以的,但不要跟政治贴得太近,毕竟两个行业的人所主干的目的不同。艺术家应该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中国美学思想史发展的正宗,是文人画。古代文人画家一边当官一边画画,有俸禄,有社会地位,他们衣食无忧,占有大量的文化财富和资源,他们见得多,积累的知识丰富,才能画出好画,写出好的著作。这就是中国士大夫文化。现在艺术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之后,艺术家及其活动一定受到两个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一是政治条件,二是经济条件,任何画家都脱离不了,我也不例外。” 取材魏晋文人,是白先生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在艺术上严谨精进 白先生在艺术之路上永不停步,永不满足,是创新的探索者、践行者。任何完美的艺术不可能是兴之所至、草率为之的,而无一不是谋篇布局、精心设计、呕心沥血的结果。白先生是川美教授出身,严谨是他的习惯,更是他的品格。作这批画,他仅研读资料解析历史就历时一年多,对人物故事烂熟于心,然后才进行形象化构思,宏观、微观细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周详考虑,并在纸上勾画出初稿小样、修改定型。再将定型稿用幻灯投射放大到布上,启用笔墨程序进行绘制。 P21-23 序言 本书作者李云女士,以女性观察家的慧眼和成熟作家的兰心,对藏于龙泉驿的26位画家、书家、摄影家、作家、诗人等一一叩门拜访,探寻细究其艺术历程、艺术思想、艺术操守、艺术风格,或访谈笔录一问一答,或散文畅怀亦叙亦议,或文艺评论引经据典,行笔于自然朴实中流露才情,文章于清新率真中闪现思想。 作者没有故意拔高采写对象,无虚妄的溢美之词,无世俗化的桂冠标签,以自己的真诚去获得艺术家的真诚,把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十足的艺术家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读其人到读其文,从人品到文品、艺品。 这26名文艺家中有的我认识,有我敬重的国内知名大家白德松先生、邱笑秋先生、姚思敏女士,也有正在省内外崭露头角的艺术新秀吴晓东先生、刘唐先生等等。在26名文艺家的身上,读者可以感知到艺术的真谛,感知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知到龙泉驿的地脉对文脉的滋养。 唐朝“蜀漂”诗人贾岛在他的《寻隐者不遇》中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古时候寻找一个深山中的隐者是如此艰难,今天是互联网时代,寻隐者相对容易。 作家李云因着一份对定居龙泉驿的“文艺隐者”的情怀,以数据联系、以情感联系、以文章联系,寻找到藏于不同地方的26位文艺家并一一介绍给读者,既让文艺家在龙泉驿有了艺术港湾的感受,又给热爱艺术的人们画出了一幅龙泉驿“艺术家导览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些依山而修行的艺术家让龙泉驿有了灵气、文气。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艺术家们的灵气与文气正是荷尔德林所言的诗意。“对诗人来说,至高无上与神圣本是同一种东西,即澄明。她是万乐之源,因此又是‘极乐’”。艺术家们在龙泉驿找到了自己精神的乐园,人们因为艺术家的启迪而让自己碎片化、刻板化、功利化的生活而有了源头活水。只有当人们知道了艺术,懂得了欣赏,人们才会在一阵迎面吹来的风、一场不期而遇的雨、一片夜半敲门的月光中,感受到美的沐浴和心灵的问候。 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不管你从生活的哪个原点出发,向艺术走近,正是你诗意栖居的开始,是你心身与自然的相通相融。龙泉驿的桃花既盛开自然之花,又盛开科技之花、艺术之花。 因为李云《艺术是永远的情人》这一部书的出版,明年春天,当你再来桃花山时,龙泉山的桃花将会开得更艳更美吧。 后记 龙泉驿,一个驿字,道出了她的古意和历史文化的厚重。 她还有一些别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成都锦城东、龙泉山、成都东山。 “中优”“东进”“中国制造示范区,现代生活品质城”,是她最新的定位。 这里聚居着20万客家人,他们是最勤劳、隐忍、智慧的一群,因不断迁徙和有商业头脑,号称“东方犹太人”。 这里桃花鲜艳,春光无限,瓜果飘香,是最美的一片天地。 这里是中国西部汽车城,每60秒钟生产一辆汽车。汽车像北方的糖葫芦一样,一串一串的,销往全国各地。 这里的“驿”文化、客家文化、桃花文化、汽车文化,闻名中外。 龙泉驿,我的爱。山青青,水碧碧,人杰杰,地灵灵。 这里生活着一群艺术家。 我有幸、有机会对他们做访谈,是工作安排,也是个人意愿。 能跟文艺家们接触、交谈,使自己也熏染上一丝文气,获得艺术之美、艺术之雅,是一桩快事。 为此,我花了一年多时间,拜访他们,欣赏他们的作品,聆听他们对艺术的高见和心得。之后所形成的文字不能描绘他们的全部,只是显示了他们的某一个细部、某一个侧面,希望更多的读者跟随我一道去发现他们、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去欣赏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之美。 让艺术家走进人民,更接地气,更亲民;让民众亲近艺术、热爱艺术,受艺术熏陶。彼此亲密互动,相得益彰。我愿在两者之间做一个快乐的使者。 这些艺术的瑰宝,比桃花璀璨,比汽车持久,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它们和桃花、汽车等人类的物质财富一样,都是人们的劳动创造、聪明智慧的结晶,弥足珍贵,值得抒写和记载。甚至,这些精神财富更历久弥新,更能产生深远的意义,更能滋养我们的心灵,从而使我们活得更空灵一些、美感一些、艺术一些。 在龙泉驿,就文艺群体来说,不可谓不大。作家、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舞蹈家、音乐家、武术家、民间艺人,以及一大批爱好者、追随者,老年大学、市民艺术学校常年培养的文艺市民,少说也有lO万之众。 文艺类市民越多,我们这个社会越风雅,格调越高,越充满文艺范,越真善美。那样的原因没有采访到。挂一漏万是必然的。 希望还有机会采访更多的文艺家、文艺市民。 本书收录的26位文艺家,仅是龙泉驿区行政所辖范围内土生土长的,或移民而来在此工作、生活、定居的一小部分。 本书按年龄排序。年长者为尊。 在此,特别感谢中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龙泉驿区文联的支持、指导。 不足不妥之处,望各位谅解。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