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萍
青萍长得虽然瘦小,可怪逗人的。妈妈们逗她:“笑一笑!”她就笑了,笑得真甜!
可是谁也不喜欢她的妈妈。妈妈们见她一来,总冷冷地打量她——女人家一天换几次行头有什么必要?还是当妈妈的!
有一天大家在喂奶,胖小方哭丧着脸。“喂,怎么啦?”“晦气!该杀的流氓把我家抢了。”“可抢了些什么?”“报案了?”……一连串地问,夹杂着叹气,倾注着同情。
这时门帘一掀,青萍的妈妈来了。小方白了她一眼,像要把怒气发泄到她头上似的。她梳着高髻,乌黑发亮的头发用红绸带扎着;青莲色的尼龙连衫裙上缀着银片,闪闪发光;白色高跟鞋咯咯地敲着地板。她摘下“麦克镜”,脱下网眼手套,接过青萍狠命地亲。我真怕孩子稚嫩的脸会给她吮破!
出于职责,我告诉她,如果在外面不能来喂奶,也得挤挤奶,要不奶水会枯的。“你看孩子瘦的!”她歉意一笑,转身出去了。我透过窗往外看,她钻进一辆天蓝色的轿车走了。多怪,她会开车!
说到她是什么职业,谁也不知道。商店工作的妈妈说常见到她,电车上卖票的妈妈说,一个班头能见到她几次,有时又很久不露面……反正她们都把她当成个不正派的女人。
一个雨天,有十点了。胖小方高兴地说:“破案啦!”“公安局真行,只花了几天!”“东西还了吗?”“听说一件不少。不过,有位女民警在追捕中受了重伤。公安局同志说,许多大案都亏她破的呢。”小方丈夫是个教师,“真没用,竟像女人一样哭了……”她红着眼圈。
“可以进来吗?”一个低沉沙哑的男人声音。妈妈们掩掩衣襟背过身子。一位高大英俊的民警抱着青萍走了进来。我接过孩子责怪地说:“这么迟才送来,她妈妈也太不像话了。”民警愣了一下,回头对我轻声说:“她,不能来!”“怎么?”“执行任务,她受伤太重……我,这是从医院里来……”他噙着泪,强忍着,可还是流了下来。
“啊!”大家一下回过身子。小方呜呜地哭了。“别难过……”我忍住泪,竟用对孩子的口吻对他说。
“谢谢大家。”他从口袋里掏出奶瓶、苹果,还拿出一把玩具宝剑:扎红绸的剑柄上,镶着一颗宝石,青色的剑身闪闪发光。他戴上嵌着金色国徽的制服帽,留恋地看了下青萍,走廊上响着他皮鞋的声音:咯咯……
以后,小青萍就像是哺乳室所有人的孩子。再也不愁没乳汁喂青萍了,这里每个妈妈都向她敞开怀抱。大家争着给她做新衣、编毛衣。尤其是小方,她亲青萍也是那样,我真担心她把孩子的脸吮破!小方告诉我,她丈夫说,青萍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宝剑。多好的名字啊!青萍拿剑玩耍的神气劲儿,真像她妈妈,真像!P3-5
我很喜欢元人盍西村写的曲,特录一首:
越调小桃红·杂咏
杏花开候不曾晴,败尽游人兴。红雪飞来满芳径,
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
小蛮有情,夜凉人静,唱彻醉翁亭。
在杏花开放的时候,连续几天的阴雨,一心寻春的盍西村走不出门。待到天晴了,他怀着好心情,特地去赏杏花,却只见杏花飘落的场景,一片游兴全“败尽”。只看到:红色的杏花,如雪片一般纷纷扬扬地,从杏树树枝上飘落下来,一片又一片,铺满了眼前的路。这条通往远方的路上,满是杏花花瓣,路通向何方?春天到哪里去了?盍西村面对眼前如此凄美的杏花雨,愣住了,他迈不开步,怎么忍心踩着红色的杏花朝前走?对美的渴望,对春的希望,对远方的企盼,让他在欣赏美景之余,不由感到迷茫、惆怅……他只能喃喃自语,像是在问枝头啁啾的黄莺,这一切是为了什么?黄莺只是无语,蓦地向远处飞去。此时风也静了,刚才动静相间的画面变得岑寂一片,眼前只是一条铺满落花的路,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闪着殷红的光,是一种婉婉的美,不舍的美,哀愁的美……
青春易逝,时光不再。沉浸在这种哀愁之中的盍西村心有不甘。他仍然寻觅着、寻觅着。到了夜里,他仍在寻觅。忽然一曲温婉、激越的歌声传来,是歌女小蛮在歌唱。盍西村循声而去,在当年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得名的醉翁亭中,小蛮连续地唱了一曲又一曲,一直唱到深夜。盍西村听得如痴如醉,白天留下的遗憾此时已经释怀了。春天在哪里?不就在小蛮的歌声中?充满深情、生机。何必要因未能赏到杏花盛开而悲伤?眼前的生活本来就充满生机,本来就是美的。何必要为时间的流逝而莫名哀愁?眼前的生活本来就是值得追求、欣赏与投入的。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么盍西村是为山水之美而醉的吗?是,又不尽是。杏花雨令人心醉,而现实生活更值得心醉。杏花雨固然给人以迟暮之感,然而一个能够对迟暮之景都有着缠绵悱恻情感的人,面对现实的充满生机的生活时,又怎么会不给其以更动人的爱呢?
从年轻时起,我在工作之余,也常常写些小文章,散见于报纸杂志之中。如同杏花雨一般,一片一片飘落,如今也已是“红雪飞来满芳径”了。说全是凄美,那也不尽然,有的是对生活、对人物的讴歌,也有的只是自己人生的一点体会、心得。还有的是不得不写,如同“小蛮”一样,想给人以鼓舞,或者如“少年不知愁滋味”那般,稚拙不忍丢弃。元代小令有着明显的“曲贵露”的特点,盍西村的这首小令也是如此,把心中的情感、渴望表达出来,顾不上别的讲究。我想这也就是我将这本散文集命名为“小蛮有情”的原因了。 大学毕业后,因为“教书匠”工作繁忙,我很难抽出大块时间写篇幅较长的文章,于是偷得片刻余暇写了些小文章。集起来看看,觉得还讲得过去,还是有些激情的。有的小文章就是微型小说,说来惭愧,竟然也能被人看好,如《青萍》,就曾被译成德语、英语;有的则影响平平。于是我选了一些“小蛮有情”的文章,作敞帚自珍观。然而,当老师的总不觉想写些文章以供学子参考,所以我的这些文章一般说来还是比较规范的。有时印几篇给学生看看学学,居然还很有效果,这也为我编这本集子增加了自信。
都说文章是人的价值观的一种外化形式,我的文章自然也会与我的经历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去过农场,上调后开过车,恢复高考后进了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大学教师,这些经历都会在我的文章中有所展现。我想这也是时代精神的痕迹吧。记得有一次,我开车送一些演员,休息的时候,我就在车里写文章。几位演员办完了公事回来了,其中一位抢过我的文章看了,不停地说:“写得不错!没想到开车的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我当时有点儿不知所措,觉得这话怪怪的。虽然没有言语,心里却在想:“开车的为什么就不能写文章!不要说我们的工作是组织分配的,必须干一行爱一行,就算真的当工人、农民,就不能写文章,不能写出好文章吗?滑稽!”
只要是活生生的人,就会有人的烦恼。度量大也罢,小也罢,这是避不开的。有时也只能在笔下作些宣泄罢了。所以我觉得自己的一些文章境界虽不高,不过都是真实的。真实的未必正确,未必美。说到价值,我不觉有些彷徨了。我不是伟人,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我便很欣慰。因为我也许写出了常人想到过,却没有写出来的想法。至于能不能算得上微言大义,我不敢对此有什么奢望。
我真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小蛮有情”。即使在杏花雨中也能让人感知到美,即使在并不十分如意的生活中,也能让人感知到生活的真谛。生活之树常绿,生机属于时代,属于年轻人!
陆逐著的《小蛮有情(短文叠翠)》荟萃了作者四十年来撰写的短文。作者有在农场生活的经历,所以不少短文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耐人寻味。作者有职场奋斗的经历,所以不少短文有着强烈的职场拼搏氛围,令人感同身受。作者涉猎甚广,国内海外的风土人情,涌于笔端,引发无限遐想又令人忍俊不禁。作者有多年从教经历,寓教于乐,字里行间闪烁学识与思想的火花。许多短文可作为考生揣摩、学习的范文。有些短文得过奖,并被译成外语在国外流传。作品视野开阔,语言隽永,情感真挚,熔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于一炉,可读、可思、可赏。
作者陆逐是上海语文特级教师,对写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体会,其文短小精悍又回味隽永。《小蛮有情(短文叠翠)》搜集了作者近三十年来发表于各报刊杂志的短文,有生活意趣的记录,兴味盎然,有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鞭辟入里;有小说,有杂文,其中部分作品曾译成外语,传播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