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青年人假借形而上的文学之名,奔突于各种形而下的泥淖之中,上演着一幕幕匪夷所思的欲望闹剧。
要进入陈锟的《暴跌》而不激烈思考是很困难的。小说构造新颖,人物形象鲜活,叙事机智风趣,读来畅快淋漓。
叙事人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还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不是世界本身,也不是世界的一种反映,而是关于虚构的虚构。一大批青年“追梦人”可以从中映照出自身的处境和命运,并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
| 书名 | 暴跌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陈锟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群青年人假借形而上的文学之名,奔突于各种形而下的泥淖之中,上演着一幕幕匪夷所思的欲望闹剧。 要进入陈锟的《暴跌》而不激烈思考是很困难的。小说构造新颖,人物形象鲜活,叙事机智风趣,读来畅快淋漓。 叙事人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还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不是世界本身,也不是世界的一种反映,而是关于虚构的虚构。一大批青年“追梦人”可以从中映照出自身的处境和命运,并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 内容推荐 陈锟著的《暴跌》以一群躁动不安的年轻“追梦人”为叙述对象,通过诙谐的叙事语调,展示了他们在现代都市中的种种“追梦”历程。在这里,他们体味着世情百态,不断上演着一幕幕匪夷所思的“追梦”闹剧——既有感情的纠葛,又有利益的交易,既有人性的反思,又有利益的角逐,更有温暖的友情彼此浸润。 目录 卷一 暴跌——小说部分 卷二 爬山虎灵巧的身姿——纪实部分 卷三 透明棺材里的可疑物——构想部分 卷四 内容简要和修改意见——有待完善部分 卷五 在暴跌中升腾——书评(邀读者互动)部分 试读章节 一 注定牛倒霉,这一天。 牛,三十来岁,来自杭州,就读于北京某写作讲习坊。我写道,上午九点光景,牛吹着口哨,独自走了一段路。天气晴朗。杨花柳絮漫天飘飞。路边,一团又一团蓬松的花絮滚来滚去,显得无依无靠。对此,行色匆忙的人们普遍生厌,又奈何不得。牛在想,这道春天的街景,北京的一大特色,倒有点儿诗意。不过,诗意毫无立足之地,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牛挤上了一辆开往通州的公汽。车厢里少见的拥挤,又充满复杂的味道。牛敞开着西装,双手紧抓扶手,以免刹车时撞在别人身上。三个打扮时髦的小伙子在牛的身边磨来蹭去,并未引起他的警惕。好在,乘车时间不会太长。牛宽慰自己,车子一上京通高速,几分钟便可到达通州北苑站。 到了那里,牛采购点东西,还得赶往宋庄——从圆明园迁移过来的画家村,看望一个穷困潦倒的画家朋友。前两天,画家在电话里对牛说,你要的一幅水粉画已描好,还配上了一个很不错的镜框,有空过来拿吧。牛觉得,当场问这幅画的价格,实在太见外,但报酬是一定要给的,只不过是用什么方式给的问题。他知道画家日子过得艰难,一日三餐只拿蔬菜和挂面煮着吃。一星期吃一回猪肉,为的是让干燥的肠胃滋润一下。他无怨无悔,至少在嘴上,在别人面前。他满脸沧桑但脸皮很薄,从不开口向朋友借钱。为朋友创作一幅画,给钱他就跟你急。 画家在北京两个著名的画家村前后生活了八年。他说以卖画为生,声称自己的画,尤其是水粉画,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而事实上,这么多年只向老外出手过一幅画,换得美金五十块。用一般人的眼光来看,现在,他的境遇相当糟糕:在老家离了婚,又辞去了旱涝保收的工作,仅靠原单位分的一间筒子楼出租——两百五十块钱,每月由胞妹汇来(暗中又给垫上一百),也就是说,三百五十块钞票,支撑着一个三十五岁男人的日常生活,包括买颜料和纸张。 两年前,妹妹为他花了一万多块钱,在宋庄购置一座破旧的农家小院(前后有四间房),使之有个安稳的窝。之后,几个画家朋友和农民兄弟,陆续帮之收拾收拾,又添置几件旧家具,安上电话,使得家园像模像样。这种独门独户的小院,令每天穿梭于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的都市人无不向往。 北苑站到了。 牛挤下了车。 今天急着赶往宋庄,取画是其次,主要是想看看画家生活的农家小院,顺带考察一下周围环境,因为我们的牛先生,也想在那儿买座院落,落居于艺术气氛浓厚的小村庄。至于那幅画家用心创作的画,牛打算用两种方式予以回报:一是在集贸市场买一袋大米、一只羊腿、一刀瘦猪肉、一筐水果,再到超市选购两桶食用油、一箱加钙牛奶,然后叫上一辆摩的,连人带货运往宋庄;二是到附近的发廊里去侦察一番,看看哪家有为男人服务的小姐——收费合理的话,晚上请画家来放松一回——他上次到讲习坊看望牛,说自己已两年没跟女人那个了,压抑得不得了。好,先去逛发廊。 点燃了一根香烟。见盒子里所剩无几,便想到路边的售货亭里去买盒三五烟。摸摸衣袋,又去摸裤袋,摸了一遍,再摸一遍,摸遍全身——哎呀,牛惊叫一声——皮夹丢了! 呆愣了一会儿。想起来了——出门时随手把皮夹往西装口袋里一塞,而没有藏进内袋,真是太大意了。刚才车上人多,肯定是给浑水摸鱼的“三只手”钳走了。今天,幸亏没在皮夹里夹身份证、银行卡之类的物件。今天的皮夹里有一千三百块钞票和两张电话卡。报警怎样?在派出所里被人家七问八问,又要做笔录、摁手印,想一想,头都大了。 皮夹不翼而飞,彻底败坏了牛的情绪。他没面子去见画家。也就是说,他变得有点死白赖脸,除了空口白话,再也没有东西回报人家。换句话说,没有了皮夹,他就什么也不是了。他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在画家面前,算怎么回事?没事,破财消灾,平平安安回讲习坊吧。他不断地安慰自己,裤袋里还有几块零钱,坐公汽返回丝毫不成问题。 这不过是倒小霉。 小小的操场,小小的食堂,还有,一幢小小的楼房,构成一所小小的写作讲习坊,一个小小而又精彩的世界。 没有课程安排,今天,又是四月艳阳天,气温宜人。学员们大都一反睡懒觉的常态,早早地出门,各奔东西了。楼里难得的宁静,好像,静得有些不真实。 穿着软底皮鞋进入走廊,无声无息。临行前,牛跟鼠说好的,自己晚上住在宋庄,感受一下画家村的夜晚,怎么突然折回来了?他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径直去了鼠的宿舍。 510室的门虚掩着,里面空无一人。床沿下这双熟悉的皮鞋,一只底朝天,一双袜子团在另一只鞋里。这一切都表明,我们的女主人——鼠,并没有走出这幢楼。她趿着拖鞋能去哪里?牛喝了口桌上的茶水,意外发现,充当烟缸的可乐罐里有只白色过滤嘴。这杯茶还温热的,烟嘴也不是鼠偶然抽的那种香烟上的,因此,他不难断定,这里来过什么男人了。 走廊还是原来的走廊,牛的心情却变得复杂了。待在房门口,看到斜对面516房号,使他想到了虎——《新锐》杂志执行主编、著名评论家。小小的文坛,大大的世界,说到虎,几乎无人不知。虎已过不惑之年,是讲习坊特聘导师,自身的水平,在文坛的影响,对女学员的热情,有目共睹。虎一来便是一整天,有时还忙到很晚。家在丰台,夜里赶回去要倒两次车,总是搞得很紧张很疲惫。基于此情,虎请总务喝了一顿酒,便从其手里弄来了这间空房的钥匙。虎的理由是,最近因辅导工作繁忙,隔三岔五要来讲习坊,得有个安静的房间,以便专心看学员们的作品,并与之交谈。自己呢,家实在太远,有时晚了便可在这儿宿夜。 牛走到516室门口,耳朵贴门倾听——屋里悄声细语。一半是耳熟的,是这会儿不希望听到的,但命运存心要捉弄他,让他真切地偷听到了。会不会听错?分辨一下,确认一下——命运永远正确!确定了,热血就往上涌,脑袋顿时发胀,心也跳快了。感到,火从胆边生,胆子突然大了起来。还有,愤怒,冲动——扭了扭把手——吱吱响,门却扭不开,显然是锁着。停。里面也停。出现静场,好像根本无人。 很快,牛找来一条凳子站上去,用拳头顶开了糊着报纸的气窗。这样,鼻子以上部分恰好出现在窗口,基本能看清里面的情形。里面的人,同样。仅仅几秒钟,彼此都明白了。 躺在床上的鼠,勇敢地撑起身,拳头象征性地朝牛击来,并大声呵斥道,下去——不要脸! 难道,同一条被子里是个女同学?牛努力踮起脚,试图叫自己看得更清楚些——被窝里钻出虎半秃的脑袋,脸上是逐渐繁荣的惊恐。 鼠改用同志式的商量口气说,嗨,请你下去好不好? 牛从凳子上下来,什么感觉?好像没什么,只感到两个睾丸有点儿酸。不骗你,就这样。你目睹过自己爱恋的人与异性同床共枕的深刻场面吗?如果没有,坦白地告诉你吧,这种体验的唯一感觉,就是睾丸有点儿酸。 牛用手拍打516室的门,响声很大,惊动了517室的龙。昨晚喝得糊里糊涂的龙,刚刚起床抽了根还魂烟,闻声出来一看,发现牛的神态极可怕,好像跟里面的人过不去,便说你别这样你别这样,来来,到我房里来,有事慢慢讲。 有人说话,好像给牛注入一股力量和勇气,他开始踹门,一脚比一脚有力。龙感到事情不妙,慌忙用身子挡住门面,向牛发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忠告:这样会引来看热闹的目光! 都来看吧——他妈的!牛大吼一声。 奇怪,一长溜的楼道,两边居然没探出一张脸来。 牛抓住龙的衣襟,将他一把甩开,正要动用吃奶的力气猛踢过去——门,极不情愿地开了。鼠迎面而立,眼光里闪耀着怨恨和无奈。牛闯进去,闻到一股臊气,发自凌乱的床铺。虎立在床边,与牛面对面,相距不过两三步。情敌相逢,一比个头,颇有差异。牛瘦高,精悍;虎偏矮,虚胖。如果一对一动拳动脚,那么,后者根本不是前者的对手。不过,虎颇具君子风度,明知麻烦事临头,也不忘自己的仪表,正不慌不忙、若无其事地系着领带。还面带微笑。牛逼近一步,静静地,睁目怒视。虎不予理睬,略微抬高脸,从心理上俯视比自己高出半个脑袋的不速之客。就这样,他用娴熟的动作给领带打出一个漂亮的三角结,又整好衬衫领口,以掩饰自己的心虚。心虚,还是看得出的。牛的鼻子哼哼两声,分明向他发出了挑战的信号。虎故作镇静,还是面带微笑,甚至,不拿正眼看他,只是轻轻地咳嗽两声,从口袋里摸出一张餐巾纸,吐了口痰。随后,手指一弹,这团脏纸便准确地跌入了垃圾筐。 P2-7 书评(媒体评论) 陈锟是中国当代颇具黑色幽默意味的小说家。他总是选择那些看似合理的现实场域,通过各种人物的不断抗争,撕开一个个荒诞而又无序的生存景象,展示人们反抗的无力和无望。《暴跌》同样如此。它让一群青年人假借形而上的文学之名,奔突于各种形而下的泥淖之中,上演着一幕幕匪夷所思的欲望闹剧,既展示了功利主义时代的精神镜像,也折射了理想主义在反抗上的虚弱和苍白。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评论家 洪治纲 陈锟是一位非常值得关注的作家。当有些作家凭借一般写作经验一路滑行,陷入编织故事的怪圈时,我希望看到一种颠覆性的小说出现,于是,陈锟的《暴跌》横空出世了! 在《暴跌》这部小说里,陈锟不仅探索了小说文体的新形式,它那有趣和多向的情节发展也令人惊奇,使这本书能获得喜欢阅读探险的聪明读者的青睐,和作家同行追求文学独特想象力的新起点和新动能。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作家 邱华栋 陈锟有着强烈的创新冲动,在《暴跌》中不停转换叙述角度,用的是手术刀一般的犀利武器,深刻畅快地幽了文学一默,才华四溢,读得十分过瘾解恨。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陈应松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