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巴老李传说(诸城)》、《闵子骞传说(鱼台)》、《秃尾巴老李传说(莒县)》……相信通过李国琳编的《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本(民间文学卷上)》的出版,必将使广大读者更加生动、全面、系统地了解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表现形态、文化内涵及保护现状,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 书名 |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本(民间文学卷上) |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秃尾巴老李传说(诸城)》、《闵子骞传说(鱼台)》、《秃尾巴老李传说(莒县)》……相信通过李国琳编的《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本(民间文学卷上)》的出版,必将使广大读者更加生动、全面、系统地了解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表现形态、文化内涵及保护现状,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内容推荐 李国琳编的《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本(民间文学卷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书中收录了《秃尾巴老李传说(诸城)》、《闵子骞传说(鱼台)》、《秃尾巴老李传说(莒县)》等故事。 目录 闵子骞传说(历城) 崂山民间故事 秃尾巴老李传说(即墨) 孟姜女传说 炉姑传说(张店) 炉姑传说(桓台) 牛郎织女传说 鲁班传说(滕州) 女娲神话 八仙传说 秃尾巴老李传说(诸城) 梁祝传说 麒麟传说(嘉祥) 孟母教子传说(曲阜) 孟母教子传说(邹城) 鲁班传说(曲阜) 孔子诞生传说 闵子骞传说(鱼台) 秃尾巴老李传说(文登) 秃尾巴老李传说(莒县) 卧冰求鲤传说 东方朔民间传说 董永传说 陶朱公传说 麒麟传说(巨野) 大舜传说 试读章节 又过了一个月,王生实在不能忍受天天砍柴的苦累,而道士依然没有传授给他一点道术。他不愿意再等待,便向道士辞行并抱怨在这里吃苦受累却没有半点收获,他还请求在临走前能学到一点小法术。道士便应王生的请求传授给了他穿墙术,并告诫他: “你回家后应当洁身自守,不然我教给你的咒语是不会灵验的。”王生只顾着为学有所成而沾沾自喜,哪里听得进师父的告诫。 王生回家后,自夸遇到了仙人并学到了穿墙术。他的妻子不信,他便撸起袖子,准备大展拳脚,结果不仅碰了壁还将额头撞起了一个大包。他见法术不能施展,愤怒地大骂道士没安好心,却不反省自身。殊不知,世界上没有不靠努力就能成功的事,心存妄想,必会四处碰壁。 《聊斋志异》中还有一篇著名的故事《香玉》,也深受崂山民间故事的影响。传说有一位胶州的黄生借崂山下清宫的一间道观作为自己的书斋。一天,他在书斋中读书时偶然看见窗外有一位白衣女子,等他急匆匆地出了门,那位女子却又不见了踪影。后来,黄生预先藏在树丛中等待白衣女子再次出现。果然有一天白衣女子再次出现了,与她同来的还有一位红衣女子,红白相映,艳丽双绝。黄生激动地站了出来,却因为过分热情而吓走了两位女子,无奈只好题诗一首,寄托相思之情。其中那位白衣女子原是白牡丹花妖,感动于黄生的情义,化身为香玉并与他结为夫妇,二人非常恩爱。可惜好景不长,一天,一位即墨的姓蓝的人将下清官的白牡丹挖走,移植到自己家中。从此,香玉再也没出现过,那株牡丹花也很快凋零了。此后,黄生天天来到白牡丹原来的坑穴边痛哭凭吊。一天,他悼念完毕,准备回书斋时,正巧遇到了那日那位叫绛雪的红衣女子,方知她是山茶花妖。绛雪有感于黄生的至情至性,偶尔以朋友的身份来书斋中与黄生饮酒作诗,怀念香玉。终于,花神也被黄生的至情所感动,让香玉重生,夫妻二人重聚,感情一如当初。十多年后,黄生病逝,他的灵魂化作一棵不开花的牡丹,长在白牡丹的身边。后来这株牡丹被不懂事的小道士砍掉,接着白牡丹和耐冬树也都相继枯死了。 《崂山道士》和《香玉》这两篇经典的文言短篇小说就是蒲松龄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游历崂山后,以崂山道士、耐冬、牡丹为题材,受当时崂山民间传说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这也是最早记载崂山民间故事的文字。不过崂山民间故事的流传绝大多数是依靠崂山人民的口耳相传,这就使同一个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形成多个不同的版本,具有不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中的典型代表要数“石老人的传说”了。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那时,有一个神仙挑着两个石头人过海。突然,神仙的扁担被压裂,石头人坠入海中。其中一个落入了浅海,看上去就像个站在海边的老头,人们便叫他“石老人”。 这是“石老人传说”最古老的版本。后来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这个故事的内容越来越丰满,情节越来越曲折,于是出现了新的版本: 传说崂山脚下的有一位勤劳善良的老渔民,他与美丽聪慧的女儿相依为命。只要是见过他女儿的人无不赞叹她的美貌,于是这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东海里的龙王也听说了渔民女儿的美,于是上门为龙太子提亲。他想了很多主意,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渔民一家都不肯将女儿嫁入龙宫。最终,被惹恼了的龙太子便强抢她入了龙宫。只可怜就剩下老渔民一个人日夜在海边呼唤着、期盼着他的女儿,希望龙王能够将女儿放归。日久天长,又加上海风海浪的摧残,老渔民渐渐变得鬓发如银、腰弓背驼。但是他依然执着地守候在海边。而海底的龙王不仅没有被渔民的爱女之心打动,反而趁他凝神的时候施展法术,让老人的身体渐渐僵化,最终变成了海边的一块岩石。海边的人都十分同情他的遭遇,便把这块石头叫作“石老人”。 崂山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民问文化底蕴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具有浓厚崂山地区特色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清新生动,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无论是歌颂坚贞、纯洁的爱情还是揭露贪官、财主们的丑恶嘴脸,是表彰山里人勤劳、善良的品质还是反映崂山道士的聪明才智,都是崂山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崂山民间故事,一代又一代在崂山传播着,长期以来净化着山民们的心灵,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山里人的视野,反映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形成了很大的影响。2000年5月,崂山区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P7-9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孕育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华民族鲜活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历史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凝缩,是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生动展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利用齐鲁大地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期盼。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广袤的齐鲁大地上,生长着韵味十足、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神秘动人的民间文学、地域鲜明的民俗传统、风格迥异的传统音乐、独具神韵的传统舞蹈、意味无穷的传统美术、丰韵绵长的戏剧曲艺、通灵入化的体艺杂技、创意灵动的手工技艺,都饱含着齐鲁儿女的创造力,深藏着齐鲁大地的智慧,是齐鲁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齐鲁儿女独具品味的审美个性和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是山东文化发展的见证。 山东是非遗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非遗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我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1名,省级传承人296名,3家企业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有68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1个国家级、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山东省文化厅组织编纂了《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读本》系列丛书,首套共5册,其中民间文学类共3册,包含80个省级民间文学项目;民俗类2册,包含50个省级民俗项目,以后会陆续编纂其他系列的丛书。本套丛书内容主要是以各市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素材资料为依据。 本套丛书通过故事叙述与文化阐释相结合,以图补文与多方视角来讲述,涵盖历史渊源、基本内容、表现形态、传承发展、社会价值等方面。相信通过此套丛书的出版,必将使广大读者更加生动、全面、系统地了解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表现形态、文化内涵及保护现状,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深入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更大的力量。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 王磊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