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漱溟画传/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洪成//兰丽燕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梁漱溟祖籍广西桂林,梁家属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梁漱溟生长于北京。北京梁家的境况到他父辈时已日渐衰落。父亲梁济除短暂几年在清室皇家档案馆任职外,主要从事基层慈善及教育工作,但非思想陈腐、保守僵化,而是有正义感、勇于担当的人物,其性格、风范深为梁漱溟所膺服仰慕。在幼年成长中,父亲的作用是深刻的,在其开明、积极向上的理念引导吓,梁漱溟接受了较为全面、健康的早期奠基教育。

家世渊源

清光绪十九年九月九日(1893年10月18日),宁静的黎明,东方晨曦微明,鱼肚白色在清嫩霞光中显现。北京紫禁城附近一所普通宅院里,新生儿响亮清脆的啼哭声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降世。梁漱溟,这位20世纪中国新儒学的代表,在学术、教育及社会政治多领域均产生突出影响的人物,来到了这个充满矛盾与抗争、正经历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共和制度转型的晚清帝国。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后改字漱溟(偶用“漱冥”)。“漱溟”是1912年《民国报》总编辑、同盟会会员孙炳文为他扇面所题的字,自此一直冠名至当代,伴随他走完一生。

梁漱溟的祖籍是有着“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其祖上世代读书,不少人中过举人或进士,基本上都有为官经历。从种族血统上说,梁家本是元朝宗室。中间经过明清两朝五百余年的发展演变,不仅别人不晓得他们是蒙古人的后裔,即使梁家的人不由谱系上查明也大都不太知道了。几百年来与汉人通婚后的梁家,融合着蒙汉两个不同民族的血缘,从而使其性格好像也具有一种中问性。

据梁家旧谱的记载,梁氏祖先可考者也先帖木儿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和克齐之子,至元十七年(1280)袭封云南王。元朝灭亡后,蒙元宗室重臣大都随顺帝逃回漠北,也先帖木儿一支却迁居到河南汝阳(今河南新乡)。明朝初年,留居中原的元宗室后裔纷纷更名改姓,一从汉人。也先帖木儿一系五世祖成公因汝阳在战国时代属魏国都城大梁的区域,故取“孟子见梁惠王”一语改姓梁。之后,梁家认真学习和适应汉族的文化习惯,并开始和汉人通婚,六世祖梁铭以战功被册封为保定伯,《明史》中有传。七世祖梁珤以平叛贵州苗族起义而进爵为保定侯。“到了清朝乾隆年问,梁氏第十八代兆鹏为广东永安县令,兆鹏三子梁重始自江宁迁居广西桂林。因清代科举考试中举人、进士的录取名额根据各省人口的多少按比例分配,于是梁家始有广西桂林人之说,此即旧时名宦之家的‘桂籍’,与现在的‘高考移民’功能相似而作用相反。此后其子宝书、其孙承光、其曾孙梁济等皆以桂林籍得中顺天乡试,换言之,他们虽然是凭自己的本事金榜题名,不过他们占用的指标都是广西桂林的,所以至梁漱溟一辈虽从未在桂林生活过,且科举考试已成历史陈迹,仍依然沿用桂林籍贯,时而以广西桂林人的身份参与各种政治、学术活动,此乃习惯使然。”道光庚子年(1840),梁重之子,梁漱溟的曾祖父梁宝书考中进士,并留在直隶定兴、正定、清苑一带州县任职,他为官清廉,颇有政绩,后升任遵化直隶州知州。这一方面为家族带来极大的荣誉和振兴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因其需要常住直隶,梁家不得不再次举家搬迁,来到北京并—直定居下来。

梁漱溟祖父雅香公(讳承光)18岁在京应乡试中举后,到永平州(今山西离石县)为官。他“磊落豪放,交游甚广,喜淡兵,好骑马”,是当时有名的学者、诗人、骑射专家,曾任内阁中书。1864年,为了防范捻军的进犯、加强防务,梁承光专折奏补为永宁知州,后卒于官。祖母陈氏,桂林人,亲戚故旧大抵桂林人,或其他南省人。

梁家的境况随着清朝社会矛盾与危机的与日俱增,家道中落如日薄西山。尽管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为官,但是家中一直也没能富裕起来。相反,曾祖父在外任期间还欠下了大笔债务,而祖父就只有背着债务生活,最终的结果竟是“债未清而身故”。至梁漱溟父亲梁济时,已是梁氏第二十三代,梁家已经进入晚秋。祖辈昔日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对此时的梁家来说已成过往云烟。

P3-5

书评(媒体评论)

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突出传主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尤其凸显传主的教育家精神;强调以史料为依据,对传主的教育贡献作客观评价,实事求是,还原历史。这本身即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顾明远

希望《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可以激励一批有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家,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的教育家办学进程。

——储朝晖

后记

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知名教育专家储朝晖博士的青睐与厚爱,我们接受了《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续编)》中《梁漱溟画传》一书的撰写工作。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搜求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图片,并尝试以新儒家的思想及现代教育学的观念方法进行立体描摹刻画这位现代鸿儒、哲学家及教育家的曲折人生、辉煌事业与深邃思想,从而丰富现代中匡I教育理论的资源宝库,以推进当代教育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合璧的教育实验与改革,当然也希望以此作为梁漱溟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的一块砖石,奉献于学界文坛,以起到充实与深化的作用。上述愿景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由于时间的仓促、精力有限以及学识水平限制,是否达到初衷不敢臆测,有待于专家及读者的批评指正。

在具体的撰写工作中,我们深感梁漱溟对国家民族的良知与责任,尽管他的一些认识或探索难免有时代的局限或认识的偏差,但他在哲学、宗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学科的建树是卓越的,而且将理论付诸行动,以教育为核心推动农村社会改革的信念及追求不仅有历史的地位,对当代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同样富有启示。当然,作为一位身跨多学科领域,生命历程漫长,思想活动阶段变化复杂,著述文字丰富而艰涩的最后一位新儒家,以我们的才识及理解力来解读并阐释是十分艰难的,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相信这也在书中有所反映,我们真诚期盼以后还有机会在这一领域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该书的撰稿工作由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吴洪成教授与该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兰丽燕共同完成。其间部分章节材料由该院教育史专业姜柏强、王彤、宋云青、许娟同学提供,在此向他们表示谢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储朝晖研究员、四川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对该书的出版付出了无私的辛劳,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乐于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深感钦佩,特此致以由衷的谢忱!

吴洪成 兰丽燕

2014年11月于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目录

一 早年生活

家世渊源

父亲梁济

家庭教育

二 学校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三 思想历程

社会主义的情愫

佛学的痴心

再度出山

佛儒之间的转换

四 现代教育的尝试

现代教育思想的萌发

曲阜大学的设想与曹州中学

改革

广东乡治讲习所的筹办

广东省立第一中学的改造

五 考察国内乡村教育事业

晓庄学校

江苏昆山徐公桥

河北定县翟城村

山西村政

六 河南村治教育实验

河南村治学院的创建

河南村治学院的组织管理

河南村治教育实验的实施

七 山东邹平乡村教育实验(上)

文化改造理论与乡村教育实验

邹平乡村教育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乡农学校

邹平师范学校

八 山东邹平乡村教育实验(下)

村学、乡学的组织建构

村学、乡学的学校式教育实验

村学、乡学的社会式教育实验

历史的回响

九 重庆北碚的教育活动

勉仁中学

勉仁文学院

十 风雨过后是彩虹

万象更新特立独行

对新儒学的执着

教育文化事业的新探索

后记

把教育办得更好(代跋)

序言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这个问题的提出显示出中国急需教育家却又缺少教育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提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然而,现今即使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怎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却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与时任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安庆国在编写一套《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的想法上不谋而合,这对传承、传播中国20世纪教育家的办学理念,弘扬其教育精神和优秀思想,促进教育家办学的早日全面实现十分有益,也十分必要。

这套丛书所选择的十位传主是经过教育史专业的学者海选而产生的,他们是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胡适、梅贻琦、黄炎培、徐特立、陈鹤琴、晏阳初,我认为他们确实代表了20世纪对中国教育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家群体。

这套丛书突出传主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尤其凸显传主的教育家精神;注重以史料为依据,对传主的教育贡献作客观评价,实事求是,还原历史,避免主观,不做有意拔高:全书插入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历史画卷,使得丛书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以及观赏性和可读性。同时,丛书主编精心挑选各位传主研究方面的专家担任各分册作者,较好地保证了整套丛书的编写深度和质量。其中黄延复研究梅贻琦、宋恩荣研究晏阳初、梁吉生研究张伯苓、戴永增研究徐特立、金林祥研究黄炎培、储朝晖研究陶行知都有二十多年了。我与储朝晖第一次见面是在1988年,他拿着一封方明的信来找我,正是为了查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的陶行知研究资料。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邹新明研究胡适、西南大学教授谢长法研究黄炎培、陈鹤琴外孙柯小卫研究陈鹤琴、青年传记文学作家窦忠如研究王国维,他们也都是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堪称黄金组合。这套书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会各位教育家的精神真谛。

希望这样一套难得的好书,能激励有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家,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的教育家办学进程。

内容推荐

梁漱溟(1893一1988),中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秘书长、《民国报》记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员、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村治》月刊主编。先后创办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重庆北碚勉仁中学、勉仁书院及勉仁文学院,亲任研究部主任、院长。构建了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方案,主张乡村社会和民族精神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根本,中国社会的危机不是制度革命,而是作以乡农学校、‘村学与乡学为主体的教育工夫,使政治伦理化、经济合作化、机构组织化,通过乡村建设,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

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生与人心》《东方学术慨观》等。其大部分作品收入“梁漱溟全集》。

由吴洪成、兰丽燕著的《梁漱溟画传》以主人公的人生岁月、思想事业为基本线索,采用图文并茂、互相印证的体例风格分十章描述了梁漱溟的成长历程、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主张,并兼涉其政治思想、哲学理念以及与教育的多线性关系。资料翔实、内容完整、评述客观公正,选图具有代表性。该著作真实地再现了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教育家、著名山东“邹平乡建模式”创建者的教育情怀、精神理念与人格风范。

本书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阅读,对文史爱好者、乡村管理及实际活动者也有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梁漱溟画传》作者吴洪成和兰丽燕搜求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图片,并尝试以新儒家的思想及现代教育学的观念方法进行立体描摹刻画这位现代鸿儒、哲学家及教育家的曲折人生、辉煌事业与深邃思想,从而丰富现代中匡I教育理论的资源宝库,以推进当代教育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合璧的教育实验与改革,当然也希望以此作为梁漱溟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的一块砖石,奉献于学界文坛,以起到充实与深化的作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