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娅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卡洛的确遇难了,但是他并非死于强盗之手,而是遇上了天灾——火山爆发,被火山灰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一天是公元79年8月24日。
当天中午,位于庞贝城北面10公里处的维苏威火山上突然升起一片奇特的云彩,很快这片云彩就变成了血红的岩浆,从山顶喷薄而出,顺着山谷奔流而下,瞬间就把维苏威火山一带变成了一片火海……大约过了一天,岩浆才慢慢冷却下来,在地上留下一条条形如河流的焦土地带,四周死一般的沉寂。
繁华的庞贝城,以及城市周边大面积的林地和草地,全都在一夜之间被火山灰吞没。索菲娅得知这一消息,悲痛不已,从此《伤心欲绝的索菲娅》开始流行,逐渐成为地中海的民歌。
庞贝城原本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小渔村,公元前89年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属地。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逐渐成为一座天然良港,再加上它风景秀丽、环境宜人,因此迅速发展起来。到公元79年灾难发生时,这里已经有2.5万居民。
偌大一个罗马国,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勘探过庞贝城一带的地理情况吗?大约在公元l世纪初期,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曾经游历至此,他详细地考察了一下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随后断定维苏威火山是一座死火山。由于斯特拉波是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所以没有人怀疑他的判断,都以为在这里生活是安全的。于是,少数人来到富含矿物质的火山灰土上,在那儿种植了各种农作物。
举目望去,到处都是饱满多汁的葡萄、硕大的橄榄,或是一望无际的橘子林、柠檬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除此之外,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温泉也是人们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的绝佳之地,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此定居。
然而,也正是这座赐福于民的火山成了庞贝城的终结者。公元62年2月8日,庞贝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许多建筑物都被摧毁,但是地震过后,贵族、富商们又建造了许多豪华别墅,尽情地寻欢作乐,把这里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酒色之都。也许是大自然看不惯罗马人淫乱的生活,才用火山灰吞没了整座城,以示对他们的惩罚吧!
庞贝城遭受了灭顶之灾,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很快就淡忘了这里曾经的繁华,只知道这里到处都是焦土。时间过得越久,庞贝城就越像一个远古传说,人们只闻其名,却不知道它到底在哪儿。直到18世纪,人们才得以一睹它的真容。
1748年春季的一天,农民安得烈在为自家的葡萄园松土时,意外地挖出了一大堆金银首饰和古罗马钱币。消息传开,盗宝者蜂拥而至,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也慕名而来。有人挖出了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块,至此沉睡了近2000年的庞贝城才重见天日。
1876年,意大利政府开始组织科学家正式发掘庞贝城。经过人们100多年的努力,庞贝人在灾难来临前的样子终于近乎完整地再现于世人面前。
参与发掘工作的历史学家瓦尼奥说:“当时的景象真令人惊骇!城里的人有的在睡梦中死去,有的刚跑到家门口就永远地停下了脚步……
P16-17
提到罗马你会想到什么?是著名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是角斗士的竞技场,抑或是率领奴隶起义的勇士斯巴达克斯?没错,这些在古罗马史里都有记载,不过这仅仅是古罗马史的冰山一角。
罗马兴起于一个小城邦,经过不断的对外征服和战争,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的强大帝国,到公元3世纪成为西起不列颠,东至小亚细亚,北达多瑙河、莱茵河,南抵埃及,整个地中海成为其内海的庞大罗马帝国。论智力,古罗马人不及给后世留下灿烂文化遗产的希腊人;在技术方面,古罗马人修个下水道都得请伊特鲁里亚人帮忙;要说经商能力,古罗马人只有望着迦太基人那茂盛的无花果园感叹的份儿;至于体力,古罗马人也一样不济,根本比不上身材魁梧的日耳曼人……可为什么古罗马人还是一一打败了这些对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顶尖强国呢?
罗马人的韧性是很强的。罗马的农人都视国家为自己最高荣耀,愿意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献身。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能忍受牺牲却永不言败的罗马公民的基础上的,而公民不再为罗马献身之时便是罗马灭亡之日。
古罗马的成功在于政体演变和财富分配,宗教发展和军力增长的综合支撑,而财富的合理有效分配极大地决定了其他诸要素的正常运转。罗马由共和到帝制、由民主到专制并不是历史巧合,而是经过利弊权衡、多方博弈后的一种最优选择。但即便如此,古罗马最终还是衰败分裂,其原因并不单纯是末代君王昏庸无能、天灾人祸难以预见。
在大规模军事扩张的进程中,罗马人不知不觉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懒惰、贪婪、放纵、奢侈……提起对外战争给罗马带来的影响,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痛心疾首地说:“对亚洲的战争是使统治者变得奢华的开端。因为这些战争,国内第一次出现了贵重的地毯、丝绸,第一次让歌女为宾客助兴……”
“五贤帝”时代,虽然当时正处于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但是罗马人的淳朴之风早已荡然无存,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开始盛行,所有人都紧盯着自己的钱袋,都开始贪图享乐,而不再追求名誉和平等。
“世间没有什么能够永恒。”这是“地下死城”庞贝城里铭刻的一句话。是的,没有什么能够永恒,“永恒之城”罗马也不例外,在巍然屹立了1000多年之后,曾经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随着君士坦丁堡的沦陷而成为历史。
事实上,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国家财富积累与国民自我肯定需求的极大不平衡,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显并持续激化,最终使得罗马帝国衰败倾覆。
反思古罗马的衰亡,无疑能够使智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自己永葆活力。以史为鉴,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这也正是人们研究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因此,在古罗马衰亡之后,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时间相隔越久,人们的眼光越客观。历史殷鉴不远,世人当认真思之。
像中国人向往、眷恋汉唐盛世一样,欧洲人对罗马时代的文治武功也是赞佩不已。金文著的《极简罗马史》全面地叙述了自远古至共和国末期将近1000多年的罗马历史,阐述了罗马从一个小城邦一步一步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的过程和原因;指出罗马在农业、艺术、贸易和运输、历法等方面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以及罗马在日渐强盛中如何埋下衰亡的种子。全书文笔洗练,叙事角度生动,让读者一口气读完永恒之城的辉煌历史。
金文著的《极简罗马史》是一本极简罗马史!从偏居一隅的弹丸小国到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霸主,罗马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当今世界各国的法制建设都离不开罗马法的熏陶?罗马帝国先进的政治体制是怎样形成的?罗马是怎样从令人敬畏的“真老虎”变成腐败透顶的“纸老虎”直至彻底灭亡的?解码罗马,理解当下,擦亮罗马文明这面重要的镜子,将更清晰地映照出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