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的苹果树
那一日整理书橱,从一本发黄的欧美小说集里,抖搂出一把干干的苹果花,淡淡的白,已成茶黄色,浅浅的粉,失了颜色——小苹想起来,这是楠留下来的,是青春的记忆,是女孩青春岁月的光与影。
楠,是小苹读中专时候的一位同学,长发,长腿,细细的手臂,起初并没有引起小苹的注意。直到有一天,她拿了这本欧美小说集来,找小苹交换当年流行的《稻草人手记》。
她说:“我知道,这本书你肯定喜欢看。”
小苹很奇怪: “哦?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样的小说?”
她笑了:“换,还是不换?”
小苹乐得点头。从此,小苹和她熟悉起来,渐渐形影不离。
有几天,楠不再跟小苹形影相随——小苹居然没留意,她不再跟自己在一起。
后来,她又跟小苹形影相随的时候,小苹才发现:“你那几天做什么了?没跟我在一起哦。”
蓝天白云下,她让小苹看她抄写的诗《苹果树下》:“……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你不要,不要再唱歌;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小苹吃惊地看着楠把“爱情”写成与众不同的笔迹和颜色,楠吐出一口气:“给你说吧,我去找人表白了。”
楠斜睨小苹一眼,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红苹果,递了来,那诱人的苹果,光亮又好看,小苹不解地接住。苹果在小苹的手上转一圈,小苹发现了上面的两个字:迟到。当时,有一首很有名的流行歌曲《迟到》:“你来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哦,她比你先到……”
楠给小苹讲,从进班第一天,她就对“古巨基”心动了。“我跟踪他,终于有机会表白,拿了这诗、这苹果……”楠沮丧着,慢慢流下一行泪,阳光下,泪花一闪一闪,宛如那诗歌里的苹果花。
小苹想象着小说集里高尔斯华绥描写的“苹果树”的模样——粉色的苹果花、美好的梅根、年轻的阿舒斯特……小萍无奈地看着她,问:“他是谁?”
“你假装,是吧?”她恼了。
小苹吓了一跳,无辜地瞪眼:“假装什么?”
“他说我迟到,难道还不是你先到!”
小苹被搞笑了。
“知道了吧,我为什么接近你,就是因为他!”
小苹更不懂,生气得要跺脚:“瞎说什么,我又没有喜欢谁!”
楠脸涨得红红的:“你一到教室去,他就走……他就注意你!”
后来,小苹发现,楠说得也对,小苹一进教室,那人就出去了。可这跟小苹有什么关系呢? 看着那本小说集,小苹明白楠为什么说她会喜欢这本书了,里边有那篇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下》——一次读书会上,小苹给大家推介过这首诗,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她喜欢它,也因为它跟自己的名字有关。
终于有一天,楠在课问来到小苹桌边,说:“把我的书还给我吧,给,你的《稻草人手记》。”与书一起的,居然还有那只红苹果。
小苹收起来,却并不还她的书。偶然听到班里男生们聊天,小苹听到了一句话,窃喜不已,因了这句话,小苹对楠说:“我还没有看完。”
……
P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