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术驰,李超著的《文化转向后翻译概念的嬗变研究》以翻译的概念和研究范式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翻译概念和研究范式的嬗变过程进行呈现并分析其嬗变原因与合理性。
本书通过对文化转向后主要翻译流派和思想之来源、发展与影响的描述,探讨了翻译中的对等、文化、意识形态、身份、伦理、创造性、教学与评估等问题,并依据这些问题反过来审视翻译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并对学科建设的跨学科性和生产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书名 | 文化转向后翻译概念的嬗变研究 |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作者 | 吴术驰//李超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吴术驰,李超著的《文化转向后翻译概念的嬗变研究》以翻译的概念和研究范式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翻译概念和研究范式的嬗变过程进行呈现并分析其嬗变原因与合理性。 本书通过对文化转向后主要翻译流派和思想之来源、发展与影响的描述,探讨了翻译中的对等、文化、意识形态、身份、伦理、创造性、教学与评估等问题,并依据这些问题反过来审视翻译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并对学科建设的跨学科性和生产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翻译的文化转向及以后:翻译研究的现状概说 1.1 霍姆斯与《翻译研究的名与实》 1.1.1 开疆扩土,广开大门 1.1.2 是翻译研究还是翻译学? 1.1.3 翻译研究图谱与当下的翻译研究 1.1.3.1 描述翻译研究 1.1.3.2 翻译理论研究 1.1.3.3 应用翻译研究 1.2 埃文-佐哈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 1.2.1 中心与边缘:翻译研究中的多元系统论 1.2.1.1 处于中心地位的翻译文学 1.2.1.2 处于边缘地位的翻译文学 1.2.2 何为译本? 1.2.3 多元系统论的影响 1.3 勒菲弗尔、巴斯内特与《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 1.3.1 第三参照物 1.3.2 历史与文本功能 1.3.3 文化内翻译与文化间翻译 1.4 本雅明与《译者的任务》 1.4.1 可译性与理想的译本 1.4.2 纯语言与来世说 1.4.3 翻译是一种模式 1.4.4 本雅明的影响 第二章 对等:翻译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2.1 基于翻译实践的对等研究 2.1.1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对等研究 2.1.2 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对等研究 2.2 系统-描写-文化学派的对等观 2.3 基于哲学视角的对等研究 第三章 文化、意识形态与权力:社会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3.1 文化与翻译 3.1.1 文化转向中文化的含义 3.1.2 文化翻译 3.1.3 文化翻译的实践探析 3.1.3.1 文化缺省与文化补偿 3.1.3.2 抵抗式翻译 3.2 意识形态与翻译 3.2.1 翻译研究中意识形态的含义 3.2.2 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 3.2.2.1 翻译的意识形态 3.2.2.2 意识形态的翻译 3.3 意识形态背后的权力 3.3.1 交织的社会与文化权力 3.3.2 勒菲弗尔与福柯:改写论背后的权力生产 3.4 和翻译相关的研究与翻译的研究:对翻译知识的区分 3.4.1 学科与跨学科性 3.4.1.1 跨学科的动力:对一门学科之死的危机感 3.4.1.2 跨学科的方向问题 3.4.2 对翻译知识的区分 3.4.2.1 是“翻译的”还是“与翻译相关的”?以目的论中的“translational”为例 3.4.2.2 “跳出去”与“跳回来”:对翻译知识的区分 第四章 翻译与写作:翻译中的身份与伦理 4.1 翻译研究中的身份 4.2 翻译研究中的主体与主体性 4.3 翻译研究中的伦理 4.3.1 “忠实”伦理与“多目的”伦理 4.3.2 译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标准 4.4 “共谋”概念下的伪译 4.4.1 无原稿翻译 4.4.2 自译 4.4.2.1 自译是翻译吗? 4.4.2.2 文化转向后对自译的研究 4.4.3 虚构的翻译 第五章 翻译质量评估与翻译教学:翻译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 5.1 翻译质量评估:理解、转换与调整 5.1.1 从翻译比赛的标准和解析看翻译质量评估 5.1.2 翻译质量评估的方法 5.1.2.1 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和内容 5.1.2.2 译本质量评估伦理标准和具体标准 5.1.2.3 翻译质量评估的具体方法 5.1.2.4 翻译质量评估的意义 5.2 译者能力的培养与评估 5.2.1 译者能力的探析 5.2.1.1 译者的角色定位 5.2.1.2 译者的能力要求 5.2.1.3 译者的成长阶梯 5.2.2 译者的能力培养 5.2.2.1 从中外大学翻译专业培养计划设置看译者能力的培养 5.2.2.2 从新手到专家:更多的真实案例与练习 5.2.3 译者能力的评估 5.2.3.1 对测试形式和内容的思考 5.2.3.2 评价者与评价者的标准 第六章 后现代之后:翻译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6.1 翻译需要重新定位与定义吗? 6.1.1 翻译重新定义的必要性 6.1.2 翻译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6.2 跨学科与翻译研究的范式演进 6.2.1 两种常见的跨学科方式 6.2.2 对翻译研究范式演进的反思 6.3 如何看待翻译中的创造性? 6.3.1 译者应该追求超胜吗? 6.3.2 翻译中创造性的形式和限度 6.3.2.1 翻译技巧与翻译经验:翻译中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6.3.2.2 翻译中创造性的限度 6.3.3 创造性对翻译的意义 6.4 后现代以后:翻译研究的未来 6.4.1 从现代到后现代:循环反思中的翻译研究 6.4.2 一个反思的新时代 6.4.3 重构翻译研究的蓝图 6.4.3.1 属于翻译的研究 6.4.3.2 关于翻译的研究 6.4.4 坚持翻译本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