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诺斯·毕贝斯著的《庭审之外的辩诉交易》一书除了对辩诉交易的影响因素作出了全新分析以外,还提出了一些规范性的改革建议。作者试图尽可能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使辩诉交易既能产生让双方满意的结果,又不至于过于偏离庭审结果。例如,梯度平缓的量刑指南、完善的证据开示规则都可以降低交易时的不确定性,而不是制造更多障碍等。经常从事指定代理的公设辩护人在交易时的表现可能比法庭临时指定的私人律师更好。此外,如果检察官和辩护人的报酬,至少一定程度上与他们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挂钩,他们也能表现得更好。第三部分的第二小部分同时介绍了一些目前流行的辩诉交易改革措施,比如大幅度的固定量刑折扣,是如何加剧辩诉交易与庭审预期结果之间的鸿沟的。该书在结论部分认为,由于风险和参与者角色的不同,用民事和解模型去对比辩诉交易有一定的局限性。
译者序
引言
第一章 辩诉交易为何会偏离公正
第一节 代理成本与道德风险
第二节 量刑机制越不合理,越不公正
第三节 羁押越久,越不公正
第四节 交易信息越不对等,越不公正
第二章 辩诉交易中的心理陷阱
第一节 过于自信
第二节 不能正视现实
第三节 冲动
第四节 甘冒风险还是规避损失
第五节 谈判中如何表达是一门艺术
第六节 谈判者容易先入为主
第七节 律师如何矫正当事人的心理偏差
第三章 辩诉交易改革的方向
第一节 辩诉交易的“结构-心理学”视角
第二节 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四章 结论:直面复杂,寻求改善
附录Ⅰ:美国辩诉交易经典案例判决及其解读
1.辩诉交易为什么不违宪?——布雷迪诉美国案(1970)
2.认罪是辩诉交易的前提吗?——北卡罗来纳州诉奥尔福德案(1970)
3.辩诉交易中的选择性、报复性指控是否违宪?——伯顿柯歇尔诉哈耶斯案(1978)
4.如何界定辩诉交易中的无效律师帮助?——帕迪拉诉肯塔基州案(2010)
5.被告人如何证明律师的无效帮助造成了损害?——密苏里州诉弗莱伊案(2012)
附录Ⅱ:美国辩诉交易相关文书
注释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