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凡凡著的《爱因斯坦与奇妙物理学》讲述的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本书除了讲述爱因斯坦的生平故事,还会深入浅出地解释一番他的理论。看完本书,你的科学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突飞猛进,连讲解引力波都不在话下了。
与爱因斯坦一同出场的,还有法拉第、麦克斯韦、洛伦兹、普朗克、庞加莱、居里夫人、玻恩、玻尔、海森堡、薛定谔、费米……你是不是觉得,手中这本书,因为凝聚了太多的智慧,已经沉得拿不住了呢?
| 书名 | 爱因斯坦与奇妙物理学/写给孩子的名人传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邹凡凡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邹凡凡著的《爱因斯坦与奇妙物理学》讲述的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本书除了讲述爱因斯坦的生平故事,还会深入浅出地解释一番他的理论。看完本书,你的科学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突飞猛进,连讲解引力波都不在话下了。 与爱因斯坦一同出场的,还有法拉第、麦克斯韦、洛伦兹、普朗克、庞加莱、居里夫人、玻恩、玻尔、海森堡、薛定谔、费米……你是不是觉得,手中这本书,因为凝聚了太多的智慧,已经沉得拿不住了呢? 内容推荐 作为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其在物理学上的辉煌成就而为世人所知。邹凡凡著的《爱因斯坦与奇妙物理学》以浅显幽默的笔调描述了爱因斯坦的一生,着重展现了爱因斯坦在25岁“奇迹年”中取得的不朽成就。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概述了其重要理论“相对论”的产生和应用。 目录 Chapter 1 残酷的真相 Chapter 2 苏黎士联邦理工 Chapter 3 艰难时世 Chapter 4 伯尔尼的专利审核员 Chapter 5 1905,奇迹年 Chapter 6 第四篇论文(外加半篇) Chapter 7 峰回路转 Chapter 8 一时多少英雄豪杰 Chapter 9 诞生于混乱之中 Chapter 10 广义相对论与日食 Chapter 11 盛名之下 Chapter 12 乱世·离别 Chapter 13 “上帝不掷骰子!” Chapter 14 万物理论 Chapter 15 E=mc2 Chapter 16 大脑与心灵 试读章节 艰难时世 爱因斯坦寻找工作的离奇过程,简直是莎士比亚的一出宏大悲剧。 先说说结果吧:在同一届所有苏黎世联邦理工的毕业生中,爱因斯坦是唯一一个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他的目标在入学考试的法语试卷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当物理老师,同时进行科学研究。 可这个目标居然在他毕业整整九年之后才实现! 且听我慢慢说来。 首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在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给熟悉的教授当助手。可但凡看过前一章的读者,你们觉得爱因斯坦的教授们会选择他当助手吗? 佩尔内教授当然不会,他可不想冒生命危险,有爱因斯坦在实验室,那就是放着个大炸弹啊。胡尔维茨教授也不会,他在课堂上看见爱因斯坦的次数用不着脚指头就能数出来。所以,当胡尔维茨原来的助手离开,去中学教书的时候,爱因斯坦兴高采烈,以为自己肯定可以补充空缺了,可人家教授压根儿没考虑他。 还有韦伯教授呢?韦伯教授就更没戏啦!事实上,当韦伯教授找不到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毕业生做助手时,他宁愿从工程系雇了两个学生也不要爱因斯坦! 留在母校是万万没有可能了,再找找别的学校吧,那里的教授对爱因斯坦不熟悉,或许还有希望。 于是爱因斯坦向全欧洲的教授发出了海量的求职信。恐怕欧洲每个国家的每个物理教授都收到过他的求职信,可所有这些信件都石沉大海,连礼貌性的回复,比如“很抱歉,我们不能录取您。”“很遗憾,我们没有空缺,祝您再接再厉!”都没有。 一年之后,爱因斯坦不得不买了一大堆附有“邮资已付”回执的明信片寄出去。也就是说,教授们看完求职信之后,只要撕下明信片回执,扔到邮筒里就可以,邮票都不用贴。可怜的爱因斯坦,他只想看到一个回复而已,拒绝也没有关系,让他确认自己的求职信的确到达了人类而不是猴子手中。 可是仍然没有任何回复。 有趣的是,这堆明信片已经成为粉丝们争相收藏的目标了。至少有两张还保存完好,其中一张是寄给荷兰教授的,现在收藏在莱顿科学史博物馆。两张的回执都没有被撕下来过。 什么叫被整个世界抛弃?这就是。 爱因斯坦尽量不灰心,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我还是在不遗余力地想办法,而且不让自己失去幽默感——上帝创造了蠢驴,还给了它一张厚皮昵。” 在给莱比锡大学一位教授的信里,爱因斯坦的语气已经很悲哀了,差不多是在恳求:“我一贫如洗,只有这样一个职位才能使我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两周之后,爱因斯坦又找了个“记不清有没有附上我的地址”的借口,再次给教授写信,结果依旧石沉大海。 连爸爸都看不去了,瞒着爱因斯坦也给这位莱比锡大学的教授写信。那时爸爸已经病了,没两年就去世了(因此没能看到爱因斯坦的成功),考虑到这个情况再看他的信,真是连铁石心肠都能融化掉…… 可偏偏这些大教授,心肠比铁石还硬,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拿去做抗高温的宇宙飞船倒挺合适。 无业游民爱因斯坦怎么办呢? 他只好拿着个小板凳坐路边,举一块皱巴巴的硬纸板,上边写着:“爱因斯坦,苏黎世联邦理工毕业生,物理、数学家教”,再画上一颗心。 最多的时候他做八份家教,有时还到私立学校给富有而愚蠢的小孩补课——有爱因斯坦当家教,这是怎样一种运气! 不过爱因斯坦所寄出的海量信件,并不都是求职信——还有什么?还有不少吵架信! 千真万确!他给好几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写过信,进行科学争辩,甚至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的错误。有一次,在寄出一封这样的信后,他得意扬扬地告诉米列娃:“他(收信的学术权威)几乎不可能提出任何合理的意见来反驳我,因为我的批评简单明了。” 有时,他会在毫不客气的争辩或者纠错之后加上一句:“对了,您那儿还有教师职位吗?可以考虑我吗?我水平很高的,您已经看到了!”这样一来,争辩信和求职信不就合二为一了吗? …… P26-31 序言 2016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非常清晰”地探测到了引力波,它来自13亿年前两个黑洞的碰撞与合并。消息震动了全人类。 仅仅第二年,引力波项目的两位领衔科学家就毫无争议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么快的颁奖速度,在诺奖历史上实属罕见。 可是大家知道吗?早在1916年,也就是整整一百年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已经在他的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人类整整花了一百年才找到爱因斯坦伟大宇宙拼图的最后一片!想当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不敢把奖颁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为它太超前,没几个人懂,更没人敢说对不对——一所以这么多年后的火速颁奖,是不是有点事后补救、致敬天才的意思? 与普通传记不同,本书除了讲述爱因斯坦的生平故事,还会深入浅出地解释一番他的理论。看完本书,你的科学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突飞猛进,连讲解引力波都不在话下了。 与爱因斯坦一同出场的,还有法拉第、麦克斯韦、洛伦兹、普朗克、庞加莱、居里夫人、玻恩、玻尔、海森堡、薛定谔、费米……你是不是觉得,手中这本书,因为凝聚了太多的智慧,已经沉得拿不住了呢?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