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安德烈·莫瑞兹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分离意识

论断一词,蕴含着我们将人、事、物作出高低优劣之分的意思。我们都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不论是什么,只要是更好的,我们就应该接受和欢迎,只要是“较差的”,我们就应该避免或摒弃。举例来说,种族歧视并不是由各个种族之间的本质差异所引起的,而是由一些人的分离意识所导致的,他们对肤色不同的人类同胞有着非理性的、难以遏制的愤怒。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人也妄下论断的话,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重蹈覆辙,延续着我们自己都嗤之以鼻的“论断”模式。就拿上述例子来说,仅凭法律的强制力,是难以禁绝发生在工作环境或公共场所的种族歧视的。受压制的愤怒,通常来自人们早先在“分离体验”中所经历的创痛,它不会自行消失,甚至会在将来引发更暴戾、更不可控的反应。

稍后我们将会探讨,怎样用更轻松和谐的方式来解决人生中的冲突。但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意识,看看自己下论断的时候究竟受何困扰。如果合一意识才是我们的真实本性,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会因为分离意识而痛苦呢?为什么我们没有与其他人同为一体的感觉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要从分离意识回到合一意识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通常,年幼的孩子都没有分离意识。他们表现得像自己拥有整个世界一样。幼儿很少在乎和担心自己没人要或没人爱。他们觉得父母、家人甚至陌生人喜爱自己都是理所当然的。孩童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与坦然,甚至能融化铁石般的心肠。那么,我们长大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我们与社会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就都失去了快乐的天性,不再对世界敞开心扉了呢?我们是注定要变得善于批判,还是能够重获儿时全然信任的力量?学会接受不完美

与“我们天生有罪”的观念相反,论断并不是我们的天性。我们是为了驾驭人生的潮起潮落、探索真实的自我,才慢慢学会了论断。几乎人人都习得了这种具有批判性的人格特质,一来可以体验世间的对立性,二来可以觉察内在的合一性。“我们都带着伟大的目的活在这世上”,这个观念与存在主义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无法认同这一点,那么历经人生的苦难就会显得毫无意义,而且很残忍,它意味着我们生而为人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但是,这与我们的根本天性与信念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我们脑海中尚存一些未解决的疑惑,例如,一个婴儿般天真无邪的人,最后怎么会就变成了仇视人类的杀人犯呢?以美国校园枪击案为例,心理学家也许会说,这些孩子一定是遭受了身心的虐待,所以他们才会变得如此暴力,或者是因为他们看了太多的暴力节目,或者是因为枪支太容易得手,所以他们才能够信手射杀同学和老师。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缺乏更高的视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充分,任何带有冲突的境况都是如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引发痛苦的)论断的根源,我们必须首先深入回顾一下自己的童年。(P15-17)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涵盖了所有人生智慧的好书,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写下了他自己实证体悟道德感人故事,值得一读。

——心灵作家张德芬

目录

第一章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

 人生的意义由你决定

 你就是你所认为的样子

 你如何创造了自己的现实

 你眼中的真相是你创造的

 认知的误区

 分离意识

 学会接受不完美

 顺应自然本能

 不相信自己的后果

第二章 论断的缘起

 学会论断

 自我论断的开始

 制造和打破价值感

 重拾自我

 摘掉有色眼镜

 我们为什么总是遇见讨厌的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

 当你不喜欢自己时

 不再抗拒

第三章 论断的目的

 观点不同而已

 迷失真我之后

 你是自我创造的产物

 当对立面彼此相遇

 关系投射出你内在的善与恶

 无需改变自己

 你的选择

 冲突的终结

第四章 揭开情感关系的奥秘

 两种“自我”

 人生就像过山车

 一切皆有意义

 你的重大计划

 面纱的另一边

 用心感受,而不是用脑分析

 要么收缩,要么舒展

 关系是相互的

 敌人是最好的朋友

 人生犹如一幅拼图

 打破无知

第五章 超越假象

 “无为”法则

 公正,仅一步之遥

 野兽之美

 我们所论断的只是回忆

 魔镜,魔镜,快显灵

 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活在假象的泡沫中

第六章 接纳的力量

 既没有受害者,也没有加害者

 宽恕而不是惩罚,才能根除罪恶

 接纳的力量

 “Yes”的魔力

 与自己的体验同化

 我们没有什么两样

 一切皆为投射

 请舍弃受害者意识

 真正的拥有,在我们心里

第七章 我们的潜在课题

 回归“整体意识”

 终结所有的“分离”

 感谢“二元意识”

 论断来自错误的认知

 每段关系都是完美的

 你只拥有你所爱的

 终结所有恐惧

 幸福不是找来的

第八章 解决丰盛问题

 当渴望还只是渴望

 丢掉产生欲望的旧方式

 如何变得丰盛

 为什么你会遇到坏事

 感恩的力量

 让丰盛源源流淌

 贫穷的富人和富有的穷人

 给予即是收获

 自在生活

第九章 全新的财富观念

 竞争时代的结束

 金钱不是万能的

 当金钱或某种力量都不管用时

 以爱为基础的经济

 新型消费者的诞生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

 经济动荡的意义

 接纳自我——创造力的源头

第十章 重新重视“小我”

 “小我”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自私”

 接纳“小我”

 升华的“小我”

 内化的自私

第十一章 全新的健康观念

 疗愈的起源

 疾病的产生

 新型医学

 在没有论断的“间隙”里

 身体蕴含无限潜能

 你是自己的疗愈师

 相信即是疗愈

 人生功课 的创造者

 “间隙”的魔力

 生病与健康

 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作出改变

第十二章 拯救大自然

 善待动物

 变质的牛奶

 所有生命都值得珍视

 只有和平能带来和平

 疾病始于人心

 敞开心扉地活着

第十三章 绝妙的未来

 未来已经到来

 每个片刻都是宝贵的机会

 我们正在觉醒

 倾听身体的呐喊

 为自己负责

 选择权在你的手里

序言

你之所以打开这本书,大概是因为你很想了解这本书,你也许还带有一丝好奇:自己为什么选择了这本书。你的内心深处可能有一种渴望:“人生不该就这样度过………‘假如……就好了”。或许,你一直以来都在寻找那样一种东西;或许,你刚刚开始寻找。正巧,你遇见了这本书。

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呢?也许是本书的内页封面吸引了你,也许是书名或目录吸引了你,也许是你渴望获得生命深意的想法让你驻足。可能这些因素都有,也可能全都不是。

不管怎样,我只能说:人生无巧合。此时此刻,你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一定是有原因的:你想要学习、想要成长、想要活出自己。如果你拿起了这本书,那说明你已经作好了准备。

你知道吗?在你的内心深处,在你所有的念头、感觉和情绪背后,隐藏着一个“空间”。那里的你,对万物没有善与恶、是与非、光明与阴暗的区分;那里的你,视所有的对立面如完美的一体;那里的你,深知对立面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以及人类的发展,是同等重要与宝贵的。极富洞察力的诗人鲁米(Rumi)坚信人人都可以回到那个“空间”。他曾说:“超越对错成见,外面还有一片天地,我在那里等你。”

事实上,你从未离开过那个“空间”;只是因为你身处社会,你所遇到的种种境遇、限制和环境,让你无法完全进入自己的那个“空间”。

本书的内容涉及众多领域,你的诸多信念很可能会因此受到考验,甚至被连根拔起。本书将向你解释,为何我们所相信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某种形式的论断(即成见)。为何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遭受认同危机的挑战,甚至正在被彻底击碎。为何当今世界秩序的瓦解,迫使人们去应对最根本的生存问题。为何面对当下发生的一切,我们不应继续推卸责任,而是担负起责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中获得力量。

虽然本书通篇都在讲“论断”,但从未对提及的任何内容进行论断,也就是说,本书不认为任何人、事、物是没有价值的、无用的或有害的。接下来你所读到的很多内容,或许会与你当下所持的信念相互冲突。这也不足为奇。我并不想改变你的信念,但求你在遇到无法认同或接受不了的内容时,能保持开放的心态继续读下去。真正开放的心灵,不该被任何信念体系(或成见)所束缚。唯有敞开心扉,敢于冒险,勇于接纳和审视“自我”和“人生”的新观念和新方式,我们才能提升、拓展并活出真正的自己。

当你阅读本书时,请先试着不要去论断书中的内容,也不要对本书进行理性的解读,而是用心去领会和感受书中文字对你的影响。也许你会与书中的大部分内容立刻产生共鸣,也许你需要将一些内容“搁置”在脑海中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理解其意义。但仍有一部分内容,可能对你来说永远都不会有意义,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一旦时机到了,我们总能精确地理解该理解的内容。在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解和领会的程度不同。不论何时,我们总是刚好明白当下应该明白的东西。

你最真实的本质,是无法用头脑中任何形象或概念来形容或概述的。现在让我们敬仰、尊重和接纳人生所有的对立面,欣然接受一切,向那个没有论断的“空间”迈进第一步,那里开启了你的自由,即你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重归自我的自由。你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是独特的。你难道没有这样想过吗(在某时、某地或很久以前)?你可曾记得,自己小时候有过这种想法、这种感觉、这种领悟,你相信自己会有一个伟大的人生,相信自己拥有某种神奇的力量。你就是这么想的。然而当你慢慢长大后,你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无视和埋没了那些关于自己的“神奇”念头,尽管它们一直在你的脑海里回响,时不时地对你说“假如……”。如今,是时候重新唤起这种觉知,召回属于你的真正传承了。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往下阅读……

祝你拥有一次奇妙之旅!

内容推荐

安德烈·莫瑞兹著的《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讲述的是我们习惯于用“二元意识”去看待世界,然而,这种意识其实源于我们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所有的对立面都是相反相成的,你怎样看待自己,就向外投射什么,进而会创造怎样的现实。现在,请放下各种偏见,不再用脑作评判,而是用心去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回归真实的自我,获得最终的自由。

伴随着这种意识的革新和观念的转变,我们的生活观念、健康观念、财富观念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终将学会自己应该学习的功课。

编辑推荐

世界是一面镜子,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为你而来,让你认清自己。

安德烈·莫瑞兹著的《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帮你疗愈心灵伤痕,改变你的现实世界,习得幸福的能力。

心灵作家张德芬倾情推荐:这是一本涵盖了所有人生智慧的好书,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写下了他自己实证体悟道德感人故事,值得一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