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冰火棱镜(画家杨玉琪的多味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玉琪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故乡·异乡

命运的双重奏

飞机终于磨磨蹭蹭地滑向跑道,又迟疑着好像在耍赖不肯上天。过了好久才不得已似的慢慢加速,终于离开地面向着云层、向着茫茫的“未知”飞去。

连自己都觉得奇怪,我为什么丝毫没有初次出国的兴奋和激动。这可是我藏在心底几十年的愿望和奋斗目标呵。

我现在的最强烈的真实感觉是“仓皇出逃”、“侥幸成功”,像漏网之鱼松了口气:终于安全起飞了,终于真的离开了。这种感觉我无法说清,即使说清了也绝对无人相信。自信自己几十年来一直夹着尾巴做人,不敢犯错更遑论犯罪了,但极度的不安全感一直死死地缠绕着我无法挣脱。

那时“因私出国”在小城还是凤毛麟角,处于“传说”状态的。

当我历尽千辛万苦办下护照和签证之后,竟然引起各级领导的关心并约见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叮咛:你是一个有影响的人,说话要谨慎,要维护大局、维护国家的形象和利益。我当然能听懂弦外之音,于是极为诚恳地点头如捣蒜。接着就是“按期归国”的问题,我当然满口应承,并玩笑地一语点破,以解他们的后顾之忧:我老婆儿子还抵押在这儿呐,这“人质”的分量还不够吗?

浩繁的暂时注销户口,暂停油粮、副食、煤炭等生活物资供应……待彻底完成并核对无误后方能以公安局专门印制的“出境证(一)”去兑换成“出境证(二)”,才算最后“手续齐备”。在这“万里长征”中倘有某一部门或某一领导想留下你,只需在任何一个小环节上稍作“技术性拖延”都可以轻松搅黄整件事,让你“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那时曾流行一句话:“点头不算,摇头算。”恕我愚钝,要办成事儿不都要“求”人家“点头”吗,为什么点了头还不算呢?其实它的核心思想是:比如办某件事需要盖全二十个公章,哪怕磕磕绊绊、披荆斩棘已完成十九个,千万不要头脑发热以为大功即将告成。只要最后那位芥豆之微、连芝麻粒儿也算不上,但掌着某个“印把子”的小小副科长没能摆平,那就注定了全盘告吹的下场。十九个部门点头了,不算。那个摇头的“才算”。你的生死成败是“摇头”的人最终决定的。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虽不幸但也算积累了经验。

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越看似接近成功,越必须处处低调。绝不张扬,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回想起几分钟前在候机楼时,每一次广播通知都让我心惊肉跳,总怕在最后一秒遭到迎头痛击。我的心一直提到嗓子眼儿,生怕播音员那机械、甜美的声音送出这样的通知:杨玉琪旅客,请到服务台来,有人找。

再往前一个多小时,又一个小小的突发事情给了我强烈的心理暗示:

太太带着刚满两岁的儿子以及妹妹、妹夫一起来送我。大人们心里都在忐忑着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再相见,都强压着凄惶和酸楚,代之以敷衍的、尴尬的、掩饰的笑意顾左右而言他。到大家几乎都快“绷”不住的时候,分别的时刻终于来到。我不敢看他们,也不敢说任何告别的话,猛地拖起箱子就走。仅竖起手朝后面示意了一下,留给他们一个背影。

这时自娱自乐的儿子突然停了下来,仰起小脸惊惶地看着妈妈和姑妈、姑父。他似乎突然意识到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他猛然“哇”地一声大叫,嚎哭着钻过铁栅栏,跌跌撞撞地朝我直冲过来:“爸爸!我要爸爸!我要我的爸爸!”……幸亏姑父眼尖腿快,越过栅栏将他一把拽了回来,他还是发疯似的挣扎着想跳下地来继续追我。

我听得很清楚,头脑里也飞快地演绎着“想像的画面”,但绝不敢回头看上一眼,当时已完全失去了自信的底气。假如真的回过头去了,实在不敢保证还有撒手前行的勇气和决断。

现在,飞机终于上天了,我也应该从虚幻的“迫害妄想症”的“自设情境”中释放出来,但不行。我竞完全无法相信“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阴霾确已过去。我的感觉和心态早已扭曲变形而且僵化了。几十年兢兢业业,绷紧了神经小心做人,突然在一瞬间拆除了心理的枷锁,实在不能很快缓过神来。我甚至依稀希望也能有胡屠户猛扇两个耳光让我醒来,但又本能地情愿赖在这“似乎是真实的安全感”中永远“晕”下去。

P3-4

目录

开篇絮语

上篇 境

 故乡·异乡

命运的双重奏

灯海遐想

温暖、微笑的加拿大

爱、怨、恨交响变奏曲

男厕所和女厕所

艺术的“世界语

“移民部的电脑坏了

联邦大法官的约见

光环聚焦处凄清孤寂时

震撼心灵的”核爆“——”懂一点中国

老师的“老师”们

蓝天下的蒲公英春天的使者

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英国剑桥终身院士

 妻子·儿子

生日礼物的”惊“”喜

阴差阳错

“南飘”撷趣

一场大醉、一场嚎啕

树屋之中天地宽

幕后的苦与乐

孕育

分娩

第一件作品:从西洋画到中国画

第二件作品:我的另类思维

第三件作品:儿子

珍珠串儿

 艺术·人生

民族性与自尊

民族性的淡化和迷失

波斯米亚人随想

浮光掠影(日本散记)

 异域收藏记趣

Antique(古玩)记趣

白宫总统办公室藏品的孪生兄弟

“槛外人”戏说收藏——前年一时心血来潮,发表于“雅昌”的博文

“网盲”的随笔散记

生日礼物

中篇 幻——心之所系幻亦真

 呵,神奇的峨眉

 天籁萦绕梦亦非梦

 “点化”还是“陷阱

 白茫茫林海雪原

 历尽艰辛虔心朝圣

 “佛光”里的大乾坤

下篇 多味人生

 孩子眼中的世界

缘起

童趣

流着鼻涕的“画坛领袖

荷枪实弹的操演,并不是电视剧

苦孩子早当家

屈辱而羞耻的”红领巾“事件

为”真理“抗争导致臭名远扬

 懵懂少年

非富非贵却入读”私校

关于“私校”的点滴记忆

封闭而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凌云堂——浓缩了的大千世界

绘画“机器

幼稚的冲动、愚蠢的决定

“成名”就在一瞬间

晴天霹雳式的打击

“点鬼台”和“红大刀

微笑的温度

欢乐的批斗大会

“老内

艺术宝藏涅槃记

 艺术与人生的多味

海陵饭店——年轻人的”里程碑

关于人生、学艺的思考

“体制”内外

 父亲·母亲

眼中之父已非心中之父

母亲的回忆

永别的奇迹和遗憾

附录(一) 另类艺术论——跨越大师雷池

 小序

 知己莫如己

 “道与术

 “道无术而不行,术无道而盲目

 细节决定成败不能”尽精微“就不能”致广大

 笔墨当随时代似与不似之间

 理论指导实践——画评与画论

 “大美”与“大丑

 “大”与“深

 “画什么?

 画坛现象种种

(一)伪艺术家

(二)名头与价值

(三)收藏的尴尬

(四)艺术品的圈子与市场

 创作与人生《春梦》

 创作与人生《深秋春韵》

 创作与”编剧

 儿子春天

附录(二) 我的“心灵鸡汤

 流行语透视——前卫抑或堕落?

 我的人生哲言

附录(三) 电影文学剧本《晨露》

 导言

 晨露

附录(四) 作者简介

序言

开篇絮语

心理学家们曾经说过:倘若经常不自觉地回忆过去,就是人生进入老年的典型标志。

如不是遇到特别的情况,我是极少有意识地回忆过去的。

无需讳言,人生开启的序幕和初始的灰色部分确实留下一些不堪回首的印记,但后期演变却让我越来越迷醉,在努力和享受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积极进取和“向前看”的性格。一直乐观地认为离“正式、认真地回首往事”还很遥远,甚至遥远到“渺茫”的地步。总是敷衍自己将“回忆”的计划安排到仰望天花板动弹不得的时候。

直至接到政府寄来《退休金申请表》,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真的老了,意识中的怀疑和抵制只不过是掩耳盗铃。必须认真思考并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盘算着将计划要写的几本书、几本画册尽可能地抓紧完成,多挤出点时间积极安排环游世界的旅行,以免留下遗憾。

于是“总结一生、写点感悟”的想法开始不时地伸头探脑。

这念头究竟从何时开始,似乎渺渺然无从查考。

也许起自二十多年前?——

著名作家陈祖芬的专程采访,促成了一百多小时的畅谈。从尘封已久的悲惨童年到抵死抗命的青少年,再到从巨石下强挤出头的中青年。把结成血痂的包袱逐一撕开搜检、绞出灵魂吝啬的泪、剜出疮疤黑色的血。难道我还未忘却那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痛楚又同时享受着“宣泄秘辛”的酣畅淋漓的痛快?

抑或是在我移居加拿大步人坦途后,祖芬跟踪采访、再次深度挖掘体会我截然不同心路历程的时候?

从她所写的第一部长篇传记《永恒的诱惑——一位叫杨玉琪的画家》到十年后的第二个长篇《多伦多之恋》,记述了我坎坷的前半生和五彩缤纷的后续。这期间经历了进入全新世界的迷茫、陌生国度白手耕耘的艰辛、登高远眺的兴奋、美好前途的憧憬、成功后的狂喜、辉煌过后的平静和恬淡、新的转型和探索,由人生人性、社会历史直至哲学层面的深深思考。

记得《多伦多之恋》脱稿寄付《十月》杂志身心放松之后,祖芬曾感叹了一句:玉琪,以你现在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已再没有人能准确地写透你了。看来这辈子最后的传记得由你亲自动手了。我当时似乎并未在意,随着又一个十年过去,竞真的产生了一丝试笔的冲动。

动笔前我也曾进行过长时间的思考。

我是不赞成只沉溺于过程和情节之中的。倘若只限于字面上的“传”和“记”意义实在不大。个人的经历再丰富复杂、惊心动魄甚至传奇,面对历史、社会也只不过九牛一毛、沧海一滴而已。照本宣科的叙述只会浪费时间。读者们倘若想看到更加浓缩精彩的东西,小说或戏剧俯拾皆是。何必一定要选择纪实性的作品?

传记文学是严肃而真实的。‘它可以是清透弧形的水滴,也可以是多棱的透镜。不管什么形状,总该是光亮明净,总要聚焦浓缩或折射解析点什么才对。它应是作者在特定历史阶段人生的沉淀、经验的累积、挫折的反思、理性的升华。即便愚者千虑,也应有智慧碰撞的火花。唯有这样才能带给读者触动、借鉴、参考以及启迪。它应以自身思索的精粹与读者构建交流的通道,去拨动他们心底可能连自己都尚未意识到的隐蔽的弦,从而引起共鸣。这还真像一组无标题音乐的演奏,没有标识、没有题解、没有注释,全凭听众调动自身的学养去体会、解读和领悟。不仅满足感官的愉悦,还应获得更深层次的感受。至于最终得到什么,则各自随缘。

前人说过:幸福家家都一样,痛苦却各有各的不同。其实说穿了,即便不幸或苦难也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的。

因此,将数十年浩繁的经历和感悟整理出来,其实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碎片的挖掘、收集、拼接等要尽可能不出现时空上的“张冠李戴”,服从历史的真实,方能准确地折射出特定阶段的特定光彩。

看来工作计划的调整势在必行了。趁现在记忆力尚可、思维尚未迟钝的时候开始行动,才不会让人生留下遗憾。

我深切体会到当年祖芬所讲“写透”二字的内涵。这是她数十年深研报告文学的积淀和综合感悟。本来就“传记”和“报告文学”的字面解释,写出就行,何谓写透?这个“透”是指深层意义而言的,是另一度空间。能在思维层面上与读者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这本书才会有最起码的意义。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中发出感叹:“谁解其中味?”是说真正的“味”不是轻易就能看出或触摸到的,要品,要细细地咂摸,甚至需要调动一生的修为、经历去体会。唯有这样才能深解其味。

蓄之久而发之暴。

时至今日,素材的存量是足够了,如何打造好那个“弧面”的棱镜却不知能否尽如人意。应该尽力克服自己这个“处女座”追求完美的劣根性,一切顺其自然吧。

这也算是一段历史,自应留待后人评说。

内容推荐

杨玉琪所著的《冰火棱镜(画家杨玉琪的多味人生)》是作者的自传体散文作品集。书中记述了作者从一名普通画家成长为世界级名人的人生道路,特别是描写了自己1990年后移居加拿大的生活见闻,语言亦庄亦谐,对自己初到异国因不懂外语而产生的种种误会和尴尬也作了直白的描写,读来亲切有味。记述了对家人的爱心,还记述了异国他乡许多虽素不相识但能热情助人的各种人和事;书中出版的人物众多,有政府官员,有经商成功人士,有一心学习中华文化的侨民和外国友人等。字里行间,时时透露出一个对祖国始终怀着拳拳眷恋之心的老人的思乡情结。

编辑推荐

杨玉琪所著的《冰火棱镜(画家杨玉琪的多味人生)》是作者的自传体散文作品集,有对人生的感悟和描写,有对艺术理论的体验和总结,对生活中正直的人士给予热情的赞誉,也有对生活不良现象的批评。通篇笔调轻松,语言幽默,随文穿插有作者部分书画作品,在阅读美文的同时可见出作者的超卓的书画美术功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获得大量的人生感悟和文化提升,专业美术工作者还会获得良好的专业启迪。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