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著称于世。
一部影响中国文学,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一部集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一部被今人称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注释译文,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 书名 | 世说新语/线装中华国粹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本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著称于世。 一部影响中国文学,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一部集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一部被今人称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注释译文,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内容推荐 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风貌的同时,更显现出来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所具备的很高价值。 目录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试读章节 ①郭淮(?一255):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建安年间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仪令史、夏侯渊之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邰为主将而得以稳定局势。曹丕称帝后,赐郭淮爵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正始元年(240),郭淮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嘉平二年(250)升为车骑将军,进封阳曲侯。关中:指东至函谷关,西至散关,南至武关,北至萧关的地带,包括今陕西全境、甘肃东部、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都督:地方军政长官,都督诸州军事,兼任所驻之地刺史。 ②战庸:战功。 ③太尉:官名,汉魏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王凌(172—251):字彦云,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曹操时辟为丞相掾属。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伐吴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后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司空等。司马懿当权时,以其为太尉。他拟迎立楚王曹彪为帝,废齐王曹芳,事泄,服毒自尽。司马懿诛其三族。 ④征摄:捉拿。 ⑤戎装:指准备行装。 ⑥克日:限定时间。 ⑦徇:营救。身首:此指性命。 ⑧宣帝:即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曹魏重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后杀曹爽,专国政。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追尊其为宣帝。 ⑨原:宽恕,赦免。 郭淮担任关中都督时,深得民心,亦屡立战功。郭淮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王凌犯罪之事受株连,应当一起处死。朝廷派来逮捕她的官吏要人要得很急,郭淮让妻子准备好行装,按限定的日期出发。州府里的文武官员和百姓都劝郭淮起兵反抗,郭淮不同意。到了期限,郭淮打发妻子上路,百姓号哭追赶呼叫的有几万人。走了几十里后,郭淮命左右侍从去把夫人追回来,于是文武官员飞奔传命,就像去营救即将被斩首者那样紧急。夫人追回来后,郭淮上书司马懿说:“我的五个儿子哀痛眷恋,思念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母亲如果死了,我就会失去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如果死了,也就不再有我郭淮了。”司马懿于是上表魏帝,特赦了郭淮的妻子。 诸葛亮之次渭滨①,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②,乃遣辛毗为军司马③。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④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⑤之,还日:“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⑥,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日:“此必辛佐治也。” ①诸葛亮(181—2 34):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初居隆中,留心世事。后刘备三顾茅庐,遂出山,提出联吴抗曹之策,助刘备取得壁之战的胜利,占据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后,拥刘备称帝,任相。刘备死,竭尽心力辅佐刘禅,多次率军北伐。在与司马懿对峙中,病死五丈军中。次:驻军。 ②魏明帝:曹觳(204—2 39),字元仲,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时曹魏第二代帝。晋宣王:即司马懿。 ③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初事袁绍、袁谭。曹操攻下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曹丕即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明帝即位,封辛毗颍乡侯,后为卫尉。青龙二年(2 34),诸葛亮屯兵渭南,魏明任辛毗为大将军司马懿的军师。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军司马:作“军师”。晋人避司马师之名讳,故改为“军司”。“马”为衍字。 ④设诱谲:设计诱骗。 ⑤觇:窥视,察看。 ⑥黄钺:以黄金为饰之钺,为天子所用。遣大臣出师,持黄钺以示威重,代帝行使权力。钺:古兵器,圆刃或平刃,形似斧,有木柄,可以砍斫。 诸葛亮领军驻扎在渭水之滨,关中为之震动。魏明帝非常害怕司马懿出兵迎战于是派辛毗任军师。司马懿与诸葛亮隔着渭水列成阵势以后,诸葛亮千方百计设诱骗他出战。司马懿果然大怒,准备用重兵来应战。诸葛亮派间谍去侦察对方的动,间谍回来报告说:“有一位老人,神情坚毅地手执黄钺,在军营门口站着,军无法出来。”诸葛亮说:“这个人必定是辛佐治了。” 夏侯玄既被桎梏①,时钟毓为廷尉②,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狎③之。玄日:“虽复刑余之人④,未敢闻命⑤!”考掠初无一言⑥,刑东市④,颜色不异。P15-16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