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编著的《岁月的兴致丛书(共2册)》介绍了,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写的是人的情趣;同时,散文也体现了作者的情趣。《情趣有痕》这本散文集,收录了我2013年到2014年撰写的67篇散文。《情趣有痕》里的文章虽然记述的大都是平凡之人、平凡之事,但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我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志趣。《悟鉴无疆》中散文写作手法的精巧和表现力虽然与这些名家名篇相去甚远,但各篇散文的表现手法都不尽相同。
| 书名 | 岁月的兴致丛书(共2册)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王斌 |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斌编著的《岁月的兴致丛书(共2册)》介绍了,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写的是人的情趣;同时,散文也体现了作者的情趣。《情趣有痕》这本散文集,收录了我2013年到2014年撰写的67篇散文。《情趣有痕》里的文章虽然记述的大都是平凡之人、平凡之事,但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我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志趣。《悟鉴无疆》中散文写作手法的精巧和表现力虽然与这些名家名篇相去甚远,但各篇散文的表现手法都不尽相同。 内容推荐 王斌编著的《岁月的兴致丛书(共2册)》分为《情趣有痕》《悟鉴无疆》两册,一共收录作者的120多篇散文作品。本丛书主要收录了作者所写的一些游记、小品文等,全书注重情和趣,展示了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记录生活中的人生况味,给人愉悦的阅读感受。文字短小精悍,意趣横生,读来轻松活泼。 目录 情趣有痕 灵感似锦皆有乐 好井长 灵感似繁花 爱不需要创可贴 夜合春情欢 笔写情爱 胭脂手口 家的方向 夜色依然 首次亮相 才子俊达纳首稿 灵机一动 春是兴奋的情绪 结巴之美 夜,深吗 人不可貌相 贪便宜必尴尬 这里面…… 陪伴,人生也坚实 丰富多彩亦有趣 神奇的生活阳光 人文一家 积攒人生的暖阳 多上一层楼 酒之糗事——说酒之一 酒之神奇——说酒之二 酒之艺韵——说酒之三 美人鱼与鱼美人的启示——感情与交流系列之一 在灵魂里交心——感情与交流系列之二 魄门之痛 小恙剧苦 钓鱼的有趣事——钓鱼意趣之一 钓鱼文雅说——钓鱼意趣之二 钓鱼糗事记——钓鱼意趣之三 呼唤驾乘文明 数字中的人生哲理 感情的正确维系 普通并非寻常 源远流长三春晖 祥马奔腾年味浓 过年了…… 切勿等待 跟随生活朝前行进 感情甜蜜度 打印活人的童话 羊肉烧酒起大早 感情如一碗蛋汤 一路花生香 流年平凡方有悟 细节的误解 溜须拍马生“主义” 孩子是人 爱与教子的答案 规则更重要 成功的外在因素 “名言事件”说明什么 由人咬狗想到 狩猎,须探明射向 别惊扰别人的生活 七夕节的尴尬 善乃人之本 谁在银行里下象棋——马当先说贵族 做个文明人 逼出来的成就 感受的偏差 警惕旧婚姻思想的影响 经得起历练渐成熟 爱她自有她可爱之处 为何不年轻 后记 悟鉴无疆 砥砺性情悟人生 “失踪”的10元钱 人文与情趣 蜗牛壳的启示 英国小伙子上节目 倒过来思考 长与短 故事内外 善良的诡异 跳楼的惊梦 幸福与浪漫 “风马牛相及” 向着善的天堂前行 走上帝开的另一扇窗 舍得之禅机 “溪山行旅”无穷乐 真诚还是欺骗 骗局背后的无奈 坚持的正能量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 密码啊密码 “土豪”一词的走红 不妨糊涂一点 体验快乐人生 控制欲望 宽容败笔 土菜的反思 激荡灵性阅经世 奇葩人奇葩年终奖 远“朱”近“墨” 从“心”开始 大师的胸怀 走天涯,知所处 天高方映霞 情难了,爱相随 并无不能弹的音符 度量 传说与真相 真善不易 自悔真难 真爱无敌 做人的责任 松江,如是伤心地 至善至爱王献之 学会转变 “临门一脚”展魅力——“蓝光的荣耀”启示之一 另辟蹊径方成功——“蓝光的荣耀”启示之二 名不见经传育才俊——“蓝光的荣耀”启示之三 民主有时是个坏东西 福泽谕吉与娼妓经济 “相同”的由来 瑕不掩瑜 忠实于自己 滋养雅兴博采风 垦丁跳海 阿里山的红桧 昨日又去放生桥 天人合一的水墨美景 老北京小吃 玉成美行 玉缘惬旅 玉米地的故事 东滩观堤 深巷逼仄居大家 东关古街宜采风 别叫艳女曼吹箫 后记 试读章节 悟鉴无疆 人文与情趣 中国在很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比如,中国有不曾中断过的五千年华夏之明,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和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相比,它建国的历史也才200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论现代文明,中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从下面所举美国富豪与中国富豪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即可见一斑。 格兰是位美国富商,有一座位于纽约郊区从洛克菲勒后人手中买下的古老庄园,里面有山川湖泊,鸡鸣犬吠,一派田园牧歌式的景象。格兰追求自然,注重环保,不穿名牌服装,也不戴名表。兴致好的时候,会买几头牛,从阿根廷运过来,让它们在庄园里闲散地走一走,然后打电话呼朋唤友:“我们家的牛到了。”请客人来家里度周末,让大家都来欣赏这道“移动的风景”。格兰是这样,美国其他富豪有不少也是这样。 相比之下,中国相当一部分富豪都还停留在对奢侈品顶礼膜拜的阶段。一些暴发户、富二代等,斗富炫富,挥霍无度,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名牌、美女、豪车、别墅,就是这些富豪的标签。对1万元1斤的长江刀鱼趋之若鹜,全然不顾长江刀鱼濒临灭绝,真是暴殄天物。生活上极度奢华,肆意浪费,好像除了钱就再也没别的追求了。如此这般,举不胜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而精神生活却没同物质生活同步发展。这样的不同步发展,直接导致我们中的某些人物质至上,价值观发生改变。 有道是,财富既是精灵,又是魔鬼。既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卑鄙;既能使人性升华,也能使人性堕落;既能给人带来快乐,也能给人带来苦闷。在中国,少数看似十分体面的富豪,正因为缺乏对高雅情趣的追求,财富使他们肆无忌惮地奢侈生活,同时也为他们套上了枷锁。有一个很有钱的商人,长期焦虑失眠,看见床就恐惧,后来只好去印度一家瑜伽学院学睡觉。人们用婴儿般的睡眠来形容一个人睡得香,折腾了大半生,反而还不如婴儿时期睡得好,这真是人生的悖论。 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在精神的指引下,通过生理上的调整达到满足的。这种欲望和调整、满足具有边际效应。以食欲为例,吃第一块红烧肉,感觉特别香。第二、第三块的感觉还行,吃到第五块就腻了。物质带给人的边际效应是极其有限的。层次越高,能够实现的满足感越小。 我国的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财富多了,可是人的精神生活却没有随着物质的丰富而高雅起来,反而变得自私、冷漠、空虚起来,而这一切,就是因为人文的缺失,生活情趣的沙漠化、空洞化造成的。 欲望满足的边际效应,使人始终处于快乐的边缘。靠什么来抑制这种没有顶点的欲望,靠什么来消弭这没完没了的边际效应呢?只有靠在深厚人文熏陶下的人性和心灵的纯净高雅。要使国人在富裕起来的同时,过上有品位、有品质的生活,就必须在继承中国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人文积淀,使人性纯净起来。 (2013年3月23日)P6-8 序言 散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写的是人的情趣;同时,散文也体现了作者的情趣。 毫无疑问,一个人,肯定有自己的情趣。 人,是生活的生物载体;生活,是人整个生命活动的总和。 人的生活是一种经历或正在的经历,这种经历是无数个生命运行(包括生理运行、思想运行)的片段刻录在时间里所形成的历史和记忆,是生命在时间里诞生、成长、成熟,直至撤退的过程,这些片段、过程留下的历史和记忆,都是其痕迹。因此,生命定有时,生活皆有痕。 生活的印记便是情趣的痕迹。因此,我们可以说,散文就是记录、描述、诠释这些情趣印记的文字篇章。比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作者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向读者传达了“文情之高旷,文致之轻松”的生活情趣。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情趣。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赤壁赋》描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箫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的心情。通过一番哲学思辨,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表明了作者被贬谪的壮志难酬之苦闷及面对现实的旷达乐观之思想等处世情趣。唐代文学家阎伯理的《黄鹤楼记》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情趣。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出师表》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以身许国,忠贞不贰的赤诚之心,体现出作者对国家一片忠心和救国于倾倒壮志的人生情趣。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春》通过对“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的描写,全方位地展现出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春天,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饱含着作者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和追求高雅人生的生活情趣。这些经典的散文名篇,所记述的无不是生活情趣和人生志趣,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这些散文名篇,之所以能够被人们世代传阅,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们无不是给人以启迪,诲人雅志。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过着如同泥土一样粗糙的平凡生活,但即使是平凡的生活,毕竟也会有所积淀,在时间的隧道里也能留下印迹。我们的情趣可能没有名家的那么高雅,但即使是最微小的情趣,那也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情趣,同样弥足珍贵。 《情趣有痕》这本散文集,收录了我2013年到2014年撰写的67篇散文。说实话,《情趣有痕》里的文章虽然记述的大都是平凡之人、平凡之事,但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我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志趣;虽然没有名家的高屋建瓴,但那毕竟是属于我的一家之言,平凡而真实。 当然,什么样的作品反映着什么样的情趣,什么样的情趣就展现着什么样的人生。 好井长》通过对老家老井的记述,既表达了漂泊在都市里的人的那份乡愁,又展现了向往乡村恬静、淡雅生活的情趣。《夜色依然》摘取在茶馆里喝茶的生活片段,描述了夜色中的现代城市那种悠闲而又小资生活的朦胧情调,体现了热爱生活的浪漫情趣。《过年了……》以不动声色的笔调记述着信手拈来的琐事,看似无意,却有真情实感,表达了幸福安康就是在流年平淡之中的恬适。 舰则更重要》以小见大,从三兄弟分粥的故事中感悟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充满了哲思。 我的这些散文与名篇相比,尽管文采稚拙,文思粗浅,如同生长在偏僻沟坎里的野花,但却带着阳光般的温暖,散发着大地般质朴的芳香。对于我来说,这些情趣的痕迹,是人生历程中的历史标点。在此,我要借用朱平在《在历史中望向未来深处》中的一段话:人生的经历,尽管成为历史,成为过去,成为记录,但可以从中望向未来,甚至可以望向未来的深处。因为,当今天的活动、今天的感悟、今天的情趣成为明天的历史,它是如此清晰地呈现着我们的过去,向人们讲述那些发生了的;它又隐而不发地预言着我们的未来,昭示那些即将发生的。是的,在时光吞噬了的历史印迹中,总有人努力揭开生活的光芒,总要在历史中望向未来的深处。 这大概就是《情趣有痕》对于我的意义吧! 2015年7月3日 后记 悟鉴无疆 有人问我,怎么写了这些散文。我说,心静而写。 人总有心静的时候。 庄子在《杂篇·庚桑楚》中说:“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无不为也。”意思是心神平正就能够常保宁静,常保宁静就能够心绪不乱而明朗,心绪明朗就能够在心灵上如同没有私心杂念那样虚空,心灵上有了洗尽杂念和冲动的虚空就不会有违背自然的刻意而为,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当然也就没有写不成的文章。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就是说,在思考创作中,一旦进入寂然虚静的状态,人的心灵就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从而能够专心致志地思考,就能使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感知与思维也都充分调动起来,自然动人心弦。于是,感觉上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陆机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告诉人们,开始创作时,不视不听,不为外物所惊扰,耽静专思,傍搜博寻,排除外界事物干扰,专心致志,心不旁骛,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从而神飞八极之外,心游万仞高空。一旦文思到来,便如旭日初升,开始朦胧,然后逐渐鲜明。此时此刻的物象,不仅清晰而且互相涌进,激发起丰富的想象,并贯穿始终……达到了这个境界,片刻之间就通观了古今,眨眼之时就巡行了天下,那是何等的开阔啊! 这一切都说明,心静而神聚,神聚会思涌,此时下笔便成文章。 确实如此。每当我心静时,就能在独处中写下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个深刻的哲理、一行浪漫的诗句、一段戳到泪点的对白。优哉游哉地写,如玩似的,把它当作休闲,当作自得其乐。我觉得,宁静的时候,与生活对话,与感悟聊天,与思绪絮叨,与往事干杯,与现实对白,与想象欢叙,真的温暖、快乐和恬适。 因此,写作的这种休闲,如同爱一样,真的好爽!不仅是写的时候很爽,而且写完后更爽。 这种爽来源于写完后能使人获得心静。 写作,其实就是记录所思所想,因为写,思透了,想通了,心便静矣;因为写,感触了,悟出了,心便宁哉;因为写,议清了,论明了,心则放下了;因为写,抒情了,激昂了,也就冷静了…… 写作使人宁静,而宁静以致远。静下心来,冷静地观察事物的发展、世事的变化,就能高瞻远瞩,使人眼界开阔,淡泊明志,岂能不爽? 写作使人宁静,而宁静以神明。宁静让人摒弃骄横轻狂、浮躁焦虑,能够沉着安神,进行反思,悟出真谛,参明真理,开智生慧,从而驰向自由王国的彼岸。 写作使人宁静,而宁静以养性。静则“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在静中,可以沉淀生活,陶冶性情,涵养德行,净化灵魂,过滤性情中浅薄、粗俗等杂质,修身养性,使人高雅脱俗,那个爽啊,难以言状! 如此说来,写缘于静,静生于写,循环往复,无休无止,文章也就层出不穷,心也就越来越静,也就有了《晤鉴无疆》和另外一本《情趣有痕》。这两本书就是在这种静而写、写则静的往复中,打了个结,做了个记号,仅此而已。 这样说来,此书是静的产物,也是静的证明。因为我能静得下来,才有书中文字,也因为有了书中文字,才会使我更加宁静。 2013年至2014年,我先后写了152篇散文,本书选了63篇,《隋趣有痕》选了67篇。读者可以从这些文字中,发现我宁静中的情趣和宁静中的感悟。 我得承认,喜静是我的感受,静而写更是我的感受,很个体,很自我,不代表他者。他者也许是因为悲愤而写,也许因为煎熬而写,也许因为失意而写,也许并不因为什么而写。说实话,他者究竟为何而写,真的不得而知,因而不能认为我是为何而写,别人就会也为何而写,我是我,他者是他者,有差别是一定的;更不代表群体,群体有群体思潮,群体有群体的逻辑,群体有群体的认同,并不能用一个“宁静”概括和反映。 既然喜静以及静而写很个体、很自我的东西,不可回避,书中的文章也很个体、很自我,基因先天不足,难免就有偏颇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在此书的编辑过程中,山西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吕绘元花了大量的心血,松江区文联副主席、《松江报》副主编许平给予了很大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2015年6月22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