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精)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杨原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北京作为延续了几代皇朝的古都,大量的消费人口使休闲成为古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居民的生活方式自然与众不同,因此“玩”成为了北京文化当中重要的一部分。老北京人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玩戏剧、玩艺术、玩花鸟鱼虫,以及随季节的变化而将自己融于自然中的玩乐。北京人“玩”的普遍性,玩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上层人士,而是全民的参与。

杨原著、肇姝妹绘图的这本《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从历史上北京居民的休闲娱乐、节令风俗等细微之处,展现了多元的深刻的都市文化,让人们领略京味文化的丰厚底蕴,感知传统文化的脉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推荐

老北京人以爱玩而名于世,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玩戏剧、玩艺术、玩花鸟鱼虫,以及随季节的变化而将自己融于自然中的玩乐。具体的则包括观赏戏曲、票房演出、戏剧的切磋,饲养花鸟鱼虫、匏制器皿,以及四季的游乐活动,如春天的逛庙会、看花灯、游春,夏天的游园、端午耍青、粘雀捕虫,秋天的七夕乞巧、重阳登临,冬季里写九九消寒图、冰嬉等。

总之,北京人玩得精致典雅、优闲自得。北京人在自娱自乐中愉悦了身心,提炼了情趣。北京人的玩儿,不仅展现了多元的都市文化,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翻开由杨原著、肇姝妹绘图的这本《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老北京人的玩文化的文化内涵。

目录

序一/关纪新

序二/阿龙

自序

票戏赏曲

 玩票

票友的起源

“玩”出来的八角鼓

子弟书

全堂八角鼓

京剧票友

票房

走票的规矩

 赏曲

逛戏园子

听戏

听大鼓

听书

听相声

逛天桥

老北京的“shopping mall”

花鸟鱼虫

 花鸟鱼虫

养花

听叫

看玩意儿

抓生

玩鸽子

养金鱼

斗秋虫

揣冬虫

岁时游乐

 岔曲《春景》

正月十五看花灯

燕九会神仙

清明游春

忙向天空放纸鸢

 岔曲《夏景》

走会妙峰山

端午耍青

公园与茶座

什刹海消夏

 岔曲《秋景》

盂兰节放河灯

重九登临

 岔曲《冬景》

九九消寒

皇家冰嬉

民间冰乐

试读章节

玩票

玩票是一句典型的北京话,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某一方面的发烧友。虽说是业余爱好,但爱好得比较深,甚至能跟专业的媲美。咱们现在觉得玩票这事,应用的比较广,好像任何范畴都可以。但是在过去,玩票就专指玩艺术,主要就是京剧或者曲艺,这些玩票的人还都有组织,叫作票房,自己还有个雅称,叫作票友。

票友,这是个从北京流行到全国的概念,由于京剧的传播效应,大江南北都有无数的京剧票友,就是海外华人圈里也不乏其人。票友当中有大量的名流,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玩票也成了很高雅的娱乐。名流玩票,自然要玩出点水平、票出点名堂,这也就带动起了老北京的时尚。老话说北京人讲究“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馔,四季衣裳”,这“两句二黄”说的正是玩票带来的社会风气。

民国的时候,北京有所谓“四大公子”,即张伯驹、溥侗、袁克文、张学良,都是有身份、有地位,集琴棋书画、吃喝玩乐之能事于一身的人物,更是那个时代引领风尚的先锋。这四位公子,无不跟玩票有着不解之缘,不过有深有浅罢了。

张伯驹,清末时生于世宦家庭,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和京剧艺术研究家。今天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很多珍品,都是当年他的捐赠,比如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仅这两幅书画,就可以想见当年他名流的地位了。张氏就是民国时期的名票,他酷爱京剧,不仅爱听,而且能唱,甚至还拜了老生名家余叔岩为师,一字一句,一腔一调,都反复琢磨,就是为玩出个样来。1937年正月,为了给河南老家赈灾,他出资在福全馆办了一场义演,广邀梨园行的各路名角,自己还特意演了一出《失空斩》。最有意思的是,张氏扮演诸葛亮,他师父余叔岩则为他挎刀饰演王平,成为票界、京剧界乃至全社会的美谈。

溥侗,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清宗室,清末的时候世袭辅国公,而且还当过一任民政部大臣。他自幼雅好诗文、艺术,精通音律,清末时国歌就是由他作曲的。他也是一代名票,尤好昆曲、京剧,不仅玩票,还对京剧的音律和表演有大量研究。他的这些戏曲研究绝对不是闭门造车,都有多年登台演出的实践作为基础。尤其在京剧方面,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全是他的擅长,而且都有名家的传授。就拿《群英会》一戏来说,剧中人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无一不精,不仅是票界的神话,而且是梨园美谈。

袁克文,号寒云,袁世凯的二公子,自幼工诗文、书法,并精于古钱币的研究,著有《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古钱随笔》《寒云词集》《寒云诗集》《圭塘唱和诗》,为时人所称道。同时,袁氏还是一位著名的昆曲票友,特别是袁世凯死后,他的玩票生涯更是走向辉煌,善演《牡丹亭》《长生殿》等名剧,为了票戏,每每一掷千金。据说他唱两场戏,就能为此花费银圆三四千之多。

民国四大公子,名票已占其三,虽然张学良玩票的事迹并不著名,但他对京剧的热爱也是众所周知的,可见在当时社会的名流中,玩票是非常时髦的一种娱乐方式,所以不仅风靡北京,还流行到全国。这种玩票具体火到什么程度,可以用张伯驹的一句话来解释,张氏曾说人在世上混,得有四样本事,叫“一笔好字,两口二黄,三斤黄酒,四圈麻将”,就好比当代的人,掌握好一门才艺,在社会上比较吃得开,大概是一个道理,只不过那时候流行的是票戏。但其实玩票这事并不是因京剧而起,而是乾隆年问产生的八角鼓。要详细说起这盐打哪咸醋打哪酸,咱们还得慢慢说起。

P3-5

序言

有很多人曾经问过我同样的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北京人,你用哪个词?”我说:“那就怡然自得吧!”我想这应该是老北京人给人的感觉,遇事沉着、处变不惊、见过世面、有里有面儿、风趣幽默、讲究规矩,也许是这种种的特性最后历练出了老北京人的那份怡然自得吧!

其实说到这里的讲究规矩,在北京人的身上是无处不在,吃饭有规矩、穿衣有规矩、说话有规矩、待客有规矩、行动坐卧皆有规矩,就连本是放松的游戏玩乐也处处充满了规矩。所以初看杨原的《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我可以说是极有共鸣,有一肚子话要说,因为这里好多的玩儿,我自己都玩,所以捡几样玩儿,我说说自己粗浅的感受。

形容标准老北京人我记得有这么一个顺口溜“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馔,四季衣裳”,这其中的两句二黄说的就是京戏,老北京人或多或少都应该会哼唱几段京戏,就跟现如今的孩子都会唱流行歌曲一个样。这乾隆做寿,四大徽班进京咱就不讲古了,单说老百姓自己把唱戏当玩儿,这里边也有大学问。在这儿问大家一个问题,“戏迷”跟“票友”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儿呢?各位过过脑子!其实真不是一回事,区别在哪呢?票友爱听会唱,戏迷可不见得唱戏,这其中的缘由您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戏迷,那一定是痴迷京剧到一定程度的,要不不能称为“迷”,但是有些人就是再痴迷京剧他也绝对不唱戏,举个例子,慈禧是个知名的戏迷吧!都知道老佛爷爱听戏,而且给老佛爷唱戏,甭管多大的角儿都得提心吊胆,因为老佛爷懂戏,唱锚一点她能察觉。但有谁见过老佛爷唱戏?实在是因为那个社会,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戏子那是下九流,唱戏不是什么露脸的事,谁家要是条件好能把孩子往戏班里头送啊!即便孩子以后成了名,甭管角儿多大,到头来还是人家的欢喜虫。《大宅门》里的万筱菊,角儿够大吧!七爷的妹妹想倒贴,您看把白二奶奶气成什么样。

但是票友就不一样了。票友对戏是又喜欢听又喜欢唱,甚至自己粉墨登场来上一段,清末溥仪的七叔载涛就是十足的票友,不光能唱文戏,全本的《安天会》唱的也是有模有样,扮演的孙悟空真可以说是赛活猴,据说后来的专业演员李万春也曾经在载涛门下请教过。但是别看票友也会唱戏,而且有些唱得还正经不错,但是票友跟专业演员有一个本质区别,演员指着唱戏挣钱吃饭,票友唱戏不但不挣钱还得赔钱,您得自己花钱置办行头,自己花钱请文武场面,自己花钱请人配戏,自己花钱包戏园子,更有甚者,自己花钱请记者报道,这叫花钱买脸儿,虽然一掷千金,但就是为了玩儿,您说北京人的玩儿瘾大不大。

再说这花鸟鱼虫,穷了穷玩、富了富玩,甭管穷富都能自得其乐。比方说这花儿,就拿九九重阳来说,那是赏菊的正日子,老北京的花乡古已有花洞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温室大棚”,总能应时应景地供应各种花卉,但是价钱也不菲,有钱的人家订购大量的菊花,讲究的甚至搭起九层花塔,穷人自然买不起,但是到大宅门前看看菊花总是不要钱的吧?所以您看,玩儿,讲究的是心态,我怎么都能玩儿!

再说这鱼,四合院本身就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养鱼也是老北京资深的玩法,有钱人家养着名贵的金鱼,自己不用照应,专门请把式伺候。那穷人家就不玩了吗?该玩也得玩,要不怎么老舍先生笔下《龙须沟》里的小妞子天天嚷嚷着要小金鱼儿呢!一个金鱼,—个小金鱼儿,一字之差,价格可是天壤之别,这也是玩儿里的乾坤。

还有这鸣虫,那我就更有的说了,因为自己年年养,老北京大多养的是蝈蝈、蛐蛐、油葫芦、蛉子、金钟。从用途来讲,这里有用来掐架的,也有用来听叫的。从器具上讲,养蝈蝈讲究用葫芦、配牙口瓢盖儿。养油葫芦虽说也用葫芦,但是要用三合土砸底,配的是蒙芯儿。金钟讲究养在掸瓶里出音儿最好。这里头还有怎么喂养,怎么倒叫儿,说起来可就多了。

总结一句话,北京的玩儿要是敞开了说,那是没边没沿儿的,诸君还是翻开这本书,细细地品味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