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群众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典范之一,是成就很高、影响很大的古代历史演义小说。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肖复兴主编的《三国演义(名师1+1导读方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为当代小学生量身定做、专业打造的一套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优秀图书,其内容紧扣新课标精神,引领学生们遨游名著的海洋,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渴求与完善中不断成就更加完美的自我。
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100余年间的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形象。小说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肖复兴主编的《三国演义(名师1+1导读方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在开篇设计了整体阅读方案,方便读者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能在阅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从而全面、系统地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而文后则设计了“我的读后感”和“读书与思考”的栏目,帮助读者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这部作品,并欣赏借鉴优秀的读后感,从中获得卓越的阅读体验,提高自身阅读名著的水准。
汉王朝虽已岌岌可危,但灵帝仍旧继续宠信宦官,十常侍于是更加横行朝野。谏议大夫刘陶哭谏灵帝,灵帝不仅不听,还要将他处斩;司徒陈耽又以头撞阶相谏,灵帝大怒,命将二人下狱。当夜,十常侍差人将他们害死于狱中。现在,更无人敢劝谏。
汉灵帝有两个皇子,一个叫刘辩,一个叫刘协。刘辩是何皇后生的,刘协是王美人生的。虽然刘辩是太子,但灵帝却更喜爱刘协。
何皇后生性嫉妒,暗地用药把王美人毒死了。王美人临死时,把皇子刘协托董太后抚养。董太后也很喜爱皇子刘协,常常劝灵帝册立皇子刘协做太子。灵帝也有这个心意,只是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在朝中权势很大,恐怕引起后患,心里犹豫不定。
这年四月初夏,灵帝病重将亡,中常侍蹇硕在榻旁奏道:“如果要立皇子刘协做太子,必须先杀何进,才能免除将来的祸患。”灵帝听了蹇硕的话,立刻宣何进进宫。原来何进从前是一个屠户,因为妹妹被选人宫,生了皇子刘辩,做了皇后,由此才掌握了大权。
何进匆匆地进宫去,刚走到宫门,遇见了司马潘隐,潘隐就把蹇硕的阴谋告诉了他。何进大吃一惊,急忙回到家里,召集众大臣,商议如何把这些宦官统统杀掉。
众大臣正在低头想主意,忽有一人从座上挺身而起,说道:“宦官得势已久,党羽很多,一时怎么杀得尽呢?万一机事不密,就有灭族的大祸,请深思熟虑才好。”何进一看,说话的是典军校尉曹操,因他官职很小,何进就大声地呵斥他。正在纷纷争论的时候,潘隐忽然走进来,气喘吁吁地说:“皇上已经死了。现在蹇硕和十常侍商量,秘不发丧,然后假传皇命,把何国舅骗过去杀了,保皇子刘协傲皇帝。”
话刚说完,使臣果然到了,叫何进赶快进宫,商议今后的国家大事。
使臣走后,何进问道:“谁敢和我一同去正君讨贼?”话犹未了,就见一人挺身而出。此人是司徒袁逢的儿子,名绍,字本初,现为司隶校尉。袁绍全身披挂,率领五千名御林军,护送何进等三十余位大臣进了皇宫。
当下就在灵帝灵柩前面,何进等人扶立太子刘辩继承了皇位,尊何皇后为皇太后。
袁绍带领御林军到内宫捉拿蹇硕。蹇硕逃到御花园,被中常侍郭胜所杀。蹇硕率领的禁军也投降了。何进听了袁绍的话,要乘机杀尽宦官。张让等人慌忙来向何太后哭求援救。
何太后便把何进传来,悄悄对他说道:“我和你出身寒微,没有张让他们,怎么会有今天的富贵?现在蹇硕不仁,已经被杀了,你又何必听信别人的话,要杀尽宦官呢?”何进听罢,出来对众官员说道:“谋害我的是蹇硕一个人,可以杀尽他的家族,不必妄杀其他的人。”袁绍还想劝说,何进却拂袖走了。 何太后颁布命令,任命何进为参录尚书事,其余的人也都被封了官职。
董太后见皇子刘辩做了皇帝,内外大臣都成了何太后的心腹,心里大不乐意,就把张让等人叫到宫里商议对策。张让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董太后听完大喜。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