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是一套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读物,涵盖四大名著及其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以简洁有趣的文字讲述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精美的插图及历史般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培养孩子们的文学胃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艺术滋养。
这本施耐庵著的《水浒传》是其中一册。
| 书名 | 水浒传/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明)施耐庵 |
| 出版社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是一套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读物,涵盖四大名著及其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以简洁有趣的文字讲述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精美的插图及历史般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培养孩子们的文学胃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艺术滋养。 这本施耐庵著的《水浒传》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施耐庵著的《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写得雅驯、透脱、精妙。它讲述了一段不平则鸣、仗义除害的绿林传奇,刻画出一百零八位出身不同、性情各异的英雄好汉。千百年来,这部小说已深入人心,除了“乱自上作”的历史教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平等理想,还有安歇仗义行侠、替天行道的故事,重情重义的绿林好汉,读来皆可歌可泣,感动人心。 目录 一百零八个妖魔 皇帝与踢球汉 九纹龙拜师记 状元桥下的肉贩子 花和尚大闹洞房 粪坑与绿杨柳 宝刀奇冤案 雪夜惊魂 卖枣子的商人 一百两黄金 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 三寸丁武大郎 人肉包子 辣鱼汤风波 梁山泊好汉勇劫刑场 玄女庙奇遇记 仙术斗妖法 钩镰枪大破连环马 北京城里的算命先生 水浒英雄榜 天子与浪子 宋江显灵 试读章节 有一天,王都尉准备了一对名贵的玉狮子和一座精巧的玉笔架,叫高俅送去给他的小舅子端王。这端王也就是哲宗皇帝的弟弟,不但生得俊俏聪明,琴棋书画、踢球打弹更是样样精通。 高俅带着礼物来到端王府上,只见端王撩起龙袍和三五个人正在踢球游戏。也是高俅合该走运,一个球跳了起来,端王没有踢着,一直滚到高俅身边。高俅一看球跑了过来,一时技痒,立刻使出看家本领“鸳鸯拐”,双腿一蹬一跳,将球漂亮地踢还给端王。端王看了十分高兴,立刻问:“你是什么人?”高俅赶紧跪下来回答:“小的是王都尉的跟班。都尉派小的送来两样礼物进献王爷。”端王又问:“看来你踢球的功夫不错。来,踢几球给我瞧瞧!” 高俅暗自欢喜,便将平生的本事都使出来讨好端王。这高俅踢球的确高明,怎么踢怎么不掉,球就像用胶黏在他身上似的。端王打从心底喜欢,隔天便向姐夫王都尉要了高俅做自己的跟班。高俅从此便日日跟着端王,寸步不离。 两个月后,哲宗皇帝突然逝世。哲宗没有儿子,端王便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也就是徽宗皇帝。不到半年,徽宗便提拔高俅做了太尉,统管一切军事。 一个街头无赖,靠着踢球绝活,突然在一夜之间身价百倍,摇身变为全国兵马大元帅,高俅那副得意的嘴脸就甭提了。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高俅小人得志,哪里会放过任何耀武扬威的机会!上任第一天,便集合所有属下人等,拿着名册一个个点名。 其中独缺一位教练八十万大军武术的教头,名叫王进,因生重病没来报到。高俅大怒,拍桌叫骂:“有谁胆敢不来参见本太尉?这混蛋王进无非是假装生病来敷衍我,我倒要瞧瞧哪个厉害!来人呀,立刻将王进押来!” 可怜王进的确生了重病还没有完全康复,他无妻无儿,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他听说新上任的大元帅点名时他未到,大为恼火,正要派人来抓他,赶紧带病前来。不想高俅不依不饶,好在众人劝阻,才免了王进一顿打,来日再做计较。原来高俅此前曾与王进父亲有过节,一直怀恨,欲借此事报仇。王进回到家中,心里慌得很,赶紧对老母亲说:“这高太尉原就是那踢球的混混高俅,如今发了迹,便想耍弄权势,作威作福。娘,我们惹不起这样的人,还是快快收拾行李,上陕西延安府去投靠种大将军吧!”于是母子二人连夜收拾行李细软,往延安府而去。 第二天,等到衙门公差赶到王进家中,早不见半个人影,只好回去照实禀告太尉。高太尉冷笑两声说:“这混账家伙,看你能逃到哪里?”立刻下令各县府衙门捉拿逃兵王进。 再说王进母子两人离开京城,连夜赶路,躲过官兵的追捕,却错过投宿的客栈。这时,天色已黑,前不着村,后不巴店,只好借住一户庄院人家。庄院主人姓史,是个白发白须的仁慈长者,亲切和蔼地叫下人准备饭菜和客房来款待王进母子。 王进十分感激,再三谢过老庄主,便关了房门休息。连日奔波赶路,他们离开京城已经相当远。母子俩总算放下心来,好好地睡了一觉。 没想到由于高俅的逼迫,王进的逃亡,却引出了水浒第一条好汉九纹龙史进来……P18-19 序言 华一书局的负责人纪斌雄先生、总编辑郑昆先生一起来看我,将新近出版完成的《儿童启蒙文学》。摊在桌上。纪先生说:“华一专门出版儿童读物,所抱的宗旨是全心全力为儿童教育服务。曾先生!请看看我们这套书是否够格!” 这套《儿童启蒙文学》包含十二种,它们是《三十六孝》《唐诗》《成语故事》《三字经》《千家诗》《论语》《朱子治家格言》《千字文》《宋词》《幼学琼林》《诗经》《菜根谭》。我一本一本地翻阅,觉得改写或说明的文字非常生动活泼,美工设计尤其引人入胜,加上装订精美,不要说儿童,就是青少年,乃至于成年人,也都要爱不释手,难怪“文工会”要颁予“优良读物奖”。 郑先生说:“这两年来,我们有一个构想,那就是如何为儿童打下良好的文学底子。我们认为以最谨严审慎的态度来改写编辑历代名著,使之适合儿童的脾胃,是使文学往下扎根的重要法门,我们期望引发儿童将来阅读原著的兴趣。这也是我们为文化薪传所要尽的一份心意。” 由于《启蒙文学》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评价已一天高似一天,纪先生和郑先生对于“为儿童打文学底子”增加了无比的信心,紧接着筹划了另一套《儿童通俗文学》,几经研讨,终于决定了这样的书目:《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封神传》《老残游记》《聊斋志异》《济公传》《包公案》《儿女英雄传》《唐人传奇》《隋唐演义》《征东征西记》《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施公案》《郑和下西洋》《儒林外史》《镜花缘》《今古奇观》。 所以把这二十种小说合称“通俗文学”的缘故,是因为它们一向家喻户晓,流传既久且远。无论它们的原始是出自民间说唱或是文士笔墨,而以其广播各阶层,历久弥新,则其所蕴涵的民族意识、思想与情感必然极为深厚,其间不止有共鸣的心声,而且有赖以生生不绝的脉息。也因此,里面的许多故事,好似是人们亲身经历而津津乐道的事迹;其间的许多人物,宛然是人们耳闻目睹而可资殷鉴的典型。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对它们一无所知,便似乎短缺了最起码的根源。 然而今日我们所处的是突飞猛进的科学时代,所过的是熙来攘往的匆遽生活,许多人已深深感受到似乎短缺了什么;于是政府也有了文化复兴的呼吁和文化建设的倡导。华一书局既然以文化薪传自期许,以儿童教育为旨归,那么在《启蒙文学》之后,进而推出《通俗文学》,可以说是积极而正确的路途。文学的打底与文化的扎根,取诸传统、始自孩提,如此方能不失本然,易于培植。倘若孩子自小即能接受传统文学和文化的熏染陶冶,那么长大以后定然可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这二十种《通俗文学》,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在编写上第一考虑的是,务使儿童一书在手即兴会盎然,从盎然的兴会中循循善诱,使之感染文化的气息,使之遨游文学的园林。因此,故事的选择与安排极尽经营,文字的运用与斟酌颇费苦心,插图的构思与配合相得益彰,而版本的依据讲求古老与通行,此外更辟有特栏,取名“你知道吗”,以最简洁的文字介绍书中提到的地名、人名、器物,或一些比较专门的知识。凡此都是为了使儿童赏心悦目,欣欣然、陶陶然地奉作良师、结为益友。所以华一书局为儿童所献上的这二十道“佳肴”,不只是色香味俱臻善美,而且营养丰富,吸收容易,其为贤家长用作佳子弟的“滋补”,必是很自然的事。而佳子弟从小经过此番“滋补”,也必然可以打下良好的文学底子。 近年我由感觉而肯定学术反哺社会的重要,所以主张专门或艰深的学术,应当适时地予以通俗化,使更多的人能够共同地享有它的好处;也因此在了解华一书局的旨趣之后,乐为参与其事,担任这二十种《通俗文学》的校订人,竭尽一己之力,使之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庶几趋于完善。我相信“为儿童教育而服务”的宗旨,是可以一直得到喝彩的。 曾永义 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中文系教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