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诗著的《江碧波传(大艺无界)/大家丛书》以人物传记形式,介绍大师们的成长过程和学术贡献,叙述他们所亲历的时代风云。在真实和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当代知识巨子们在时代潮流中独特的生命历程与探索精神,反省个人与时代、科学与人文的重大主题。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有着鲜明的启迪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励志作用。
| 书名 | 江碧波传(大艺无界)/大家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王美诗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美诗著的《江碧波传(大艺无界)/大家丛书》以人物传记形式,介绍大师们的成长过程和学术贡献,叙述他们所亲历的时代风云。在真实和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当代知识巨子们在时代潮流中独特的生命历程与探索精神,反省个人与时代、科学与人文的重大主题。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有着鲜明的启迪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励志作用。 内容推荐 她亲历民族之痛,用撼动人心的作品抒写中华民族崇高的情怀和无畏牺牲的品性;她融会东西方艺术,以无法复制的独幅版画放飞“中国梦”;她集多种角色于一身 ,以饱满的热情创立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挽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瓷于濒危之际、致力于保护巫文化。不拘一格,大艺无界。她就是当代著名艺术家,重庆的文化名片——江碧波。 江碧波女士在从艺生涯中创作了《飞夺泸定桥》《歌乐山烈士群雕》等革命英雄主义作品,并创立了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王美诗著的《江碧波传(大艺无界)/大家丛书》分十一章详细介绍了著名艺术家江碧波女士的个人成长经历和从艺精神,是一本弘扬正能量,影响青少年努力奋进、追求理想、关怀民族未来的个人传记读本。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童年漂泊 1.求生大西南 2.小家和大家 3.荒芜之地播下美的种子 4.爬坡上坎在山城 5.永恒的红岩 第二章 追寻艺术的芬芳 1.川美第一届 2.版画界的小荷尖尖角 3.大山大川,悟道自然 第三章 在伤痕处开出鲜花 1.品位女性的三种角色 2.“下乡”不是单一色调 3.与父亲的一次谈话 第四章 点亮生命之光 1.四十不惑 2.面壁石窟的艺术修行 3.悲壮情怀来自崇高信仰 4.发现民族生活之美 5.黑白山城 第五章 载誉国际踏芳归 1.从韩素英家访开始 2.客座北美:艺术的拓展 3.文化自信感召国际友人 4.眷恋故乡一片情 5.“江碧波现象” 6.开创高等院校中国版画研究会 第六章 追寻无上的快乐 1.接受难以自主的必然 2.开辟一方净土 3.在雕塑的天地乐此不疲 4.女界英才人盛会 第七章 奉献艺术教育 1.创立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2.快乐为师表风范 3.建立艺术职业教育基地 第八章 探寻华夏文明之源一一巫文化 1.“道法自然”的艺术追求 2.筹建巫文化研究基地 3.从艺五十年,策展重庆三峡博物馆 第九章 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瓷 1.让艺术返归泥土 2.留住老艺人 3.别具一格的碧波陶艺厅 第十章 成为重庆的文化名片 1.花甲之年新起步 2.助力三峡文博事业 3.为重庆历史名人造像立传 4.《浩气长流》情牵两岸 5.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赞歌 第十一章 创作之源 1.崇尚终身学习 2.灵感来自实干 3.心无旁骛的坚持 4.社会担当和文化良知 5.传统文化是根基 6.敢于跨界创造 7.逍遥宽怀品人生 试读章节 重庆是一个革命圣地。在抗战内迁的年代,由于全国高校集中汇集到重庆,这里便聚集了全国各地有思想、有见地的仁人志士,聚集了大量有勇气、有理想的热血青年。这里有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每天,在重庆的街头巷尾都有报童在售卖进步报刊。解放前的重庆,革命思想十分活跃,在这里随处可见的茶馆里、黄桷树下,人们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多是政治时局。江碧波和她的小学同学们时常行走在重庆街头,这家庭、学校教育之外的社会课堂增加了她的见闻、开阔了她的眼界,让她对社会现实有更真切的认识。 不仅如此,由于当时的重庆一带活跃着大量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因此常常有大学生等有识之士有组织地上街游行抗议国民政府的独裁和腐败。江碧波那时就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她记得十分清楚,有一次在七星岗那里,游行的学生挽手齐声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临近解放,政治压迫十分厉害,但革命学生们的勇气、团结、信念,以及现场那热烈坚定的气氛都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在家里,父亲自辞去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工作以后,一边在菜园坝的广告公司工作以养家糊口,一边也加入到了爱国知识分子拥护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进步人士的行列中。解放前,重庆是迫害最严重的地区,当时重庆的进步人士们都十分关注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的政治监狱。江敉也一直紧密关注歌乐山那边的动态。1949年11月27日的夜晚,对于江碧波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漫漫冬夜。那夜,解放重庆的枪炮声远远传来,孩子们都心有余悸,而江敉一夜未眠,他对家里人说:“中国新的希望终于来了。”他似乎预感到歌乐山政治监狱会出大事,11月28日凌晨,他就带着自己购买的相机离开了家。在孩子们看来,父亲在这时候出门简直称得上是勇士之行。江敉从菜园坝赶到歌乐山大屠杀现场,为这历史的一刻拍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现场散布着共产党革命先烈残缺的遗体和一汪汪凝固的血泊,他们的家属悲痛万分,在照片里,似乎连天空的颜色都十分灰暗,仿佛苍天都在为他们哭泣。那时,江碧波年仅10岁,她陪着父亲沉痛地整理这些照片,一幕幕情境怎能不深深震撼她纯真的心灵? 回忆往事,她感慨地说:“我明白地看到了,原来巨大的悲痛和永恒是联系在一起的,牺牲与光明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爱、人类的希望与高昂的代价是联系在一起的。革命牺牲了那么多活生生的生命,他们是为了大众的理想去奋斗,无论如何,这是人性中至高尚、至伟大的东西。我想表达!有些人认为我这是表达国共之间的斗争,好像艺术被政治化了。但是我觉得这些共产党革命人士是那么纯粹、无私、高尚、坚毅,如果没有艺术家去表达,他们的精神就被埋没了。这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中华民族正是凭了这种浩然正气,永不止息地前进。” 崇高的红岩精神,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影响了江碧波的艺术创作。她的版画、雕塑、国画等诸多艺术作品中不仅选择了这一历史主题,更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了雄浑强健、刚毅不屈的气魄;她的艺术不局限于表现过去的时代,而是在讴歌她发自内心认可的精神财富。 1949年“11·27大屠杀”后,重庆终于解放了,当时全城都沉浸在一片欢欣鼓舞中,江碧波看到街上的人们都欢呼雀跃,家里人也都喜气洋洋。好多人从不同的方向走到街上去唱“解放区好地方”,载歌载舞,欢庆期盼已久的光明。人们一扫之前的阴霾之气,充满笑意的脸上仿佛洒满了阳光。 幼小的江碧波深深地被这种时代精神感染。那些延安来的歌曲、舞蹈,在她心灵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江碧波说:“所以我画《上下五千年》中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就让我回想到了那时候,不自觉地就唱起了像《兄妹开荒》这些朝气蓬勃的歌,‘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躺在热炕上做呀懒虫……’”从那个旧时代走过来的江碧波,对于新时代充满了自足、乐观的真实感情,这也是让她能够在后来的从艺之路中,无论经历多少坎坷,始终能看到光明并勤劳奉献的力量源泉。 P11-13 序言 2014年的冬天,重庆市区西南部一个冬雾缭绕的山头,在一间空旷的画室里,一位满头黑发、身着黑色及踝羽绒长袍的女艺术家,正用长长的自制竹竿画棒瞄准脚下巨大的画纸,凝聚的目光里充满了专注的神情。经过短暂的考虑之后,她的笔头落在洁白的画纸上,画纸的左下方逐渐呈现出简洁的人物头像的炭笔线条。停下笔,她一边在画纸前踱着步左右巡视,考虑下一步的进展,一边哼起了一曲20世纪50年代的老调调。 这是我见到江碧波最初的印象:一位活在艺术世界中的快乐的人。 见我来访,她放下画笔,示意我和她一起坐在画板旁边的椅子上。她很自然地从欢快的艺术创作状态切换到了待客“频道”,跟我随意地聊起了她的创作感受。这幅画是这位已经76岁的女画家自发创作的大型历史长卷《上下五千年》中的一幅一一《延安大生产运动》。聊起那段岁月,尘封的往事让她的脸上洋溢着欢庆真挚的笑容,“我是从解放前走过来的人,那个时候重庆街头经常都有学生游行,唱着延安来的歌,我那时还在上小学,看到她们,心里充满了向往和鼓舞,那种真切和单纯的美好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所以我在《上下五千年》中选择了画这样一个历史场景”。这个场景成为她画里的一部分,她也由此开始了对中华文明历史的巡礼。多少个夜晚,她独自一人在画室里,用画笔与历史展开对话。 夜已深沉,江碧波作画一天也已十分疲惫。两厢倦意浓,我就住在了“碧波山庄”。第二天清晨,当狮子山的晨雾刚刚散开,鸟儿还在松枝上欢叫,我就来到江碧波的客厅与她共进早餐。整个白天和晚上,在江碧波工作时,我在旁静静陪伴,偶尔见她闲暇,便聊起那些久远的往事。我们愉快、紧凑、默契地朝夕相处,时常促膝长谈。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而又令人难忘,我被一位在艺术的天地里放开心灵、无拘无束、浪漫驰骋、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家所感染,为她那跌宕的人生经历、快乐洒脱的胸怀所折服,被她那对民族未来的远见卓识所震撼。七十几年,她从一段我们这代年轻人只在教科书上看过的历史中真切地走到了现代,接续着未来。在她的身上,凝聚着一段民族变迁的历史,凝聚着老一辈艺术家宝贵的社会洞见,凝聚着民族艺术持久的光辉一一这一切,都好似一幅古旧珍贵的画卷,在我的脑海中徐徐呈现。我想,应该把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女性艺术大家如此传奇的一生记录下来,让世人了解她作为一个女人在当代社会所实现的价值,作为一个文化影像所折射的当代社会风貌,作为一个真切的个体所承载的我们这个民族的命运和未来。或许,除了人物传记本身,我们能够从她的经历中听到更多来自时空的心灵回响。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