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果戈理神秘的浪漫与现实/阅读俄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于明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像十九世纪俄罗斯其他文学大师一样,果戈理也怀抱救世救国大志,然而他独僻蹊径,从民间文学入手,挖掘民族价值,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出一部部曲折迷离的故事。于明清著的《果戈理神秘的浪漫与现实/阅读俄国》中作者基于以上特点探讨果戈理早期创作与民间文学的联系,条分缕析,读来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于明清著的《果戈理神秘的浪漫与现实/阅读俄国》主要内容共分三章:第一章,果戈理与浪漫主义。本章借用母题研究、故事形态学研究的方法,从主题内容、篇章结构等方面分析作品,探讨果戈理早期创作与民间文学的联系。第二章,果戈理与现实主义。本章以别林斯基关于“自然派”理论的阐释和魔幻现实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果戈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独特个性。第三章,果戈理与宗教神秘主义。本章分析果戈理思想中的神秘主义观念及其对作家创作心理的影响,通过对《死魂灵》、《与友人书简选》作家书信、文论的研究,分析其三段式救国论,对作家的神秘主义思想进行整体把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果戈理与浪漫主义

 第一节 果戈理早期小说中的民间文学主题

 第二节 果戈理早期小说中的民间故事结构

 第三节 民间故事主题、结构对果戈理创作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果戈理与现实主义

 第一节 果戈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果戈理现实主义小说的个性化特征

 小结

第三章 果戈理与宗教神秘主义

 第一节 果戈理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倾向

 第二节 果戈理创作中的神秘主义体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无论是在俄罗斯的古典文学还是当代文学中,民间故事母题都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比书面语起源更早,深深地扎根于斯拉夫民族的民间文学和神话体系中。果戈理在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米尔戈罗德》里把乌克兰民间故事母题大量移植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使得小说在纵深上继承了悠久的基辅罗斯文化传统,在横向上与全欧如火如荼的民族意识觉醒大潮产生共鸣。果戈理作品中神秘的情节来自神话和民间传说,又与民间传说中的原型有所区别,它们与现实的日常生活相互作用,展示亦真亦幻的小俄罗斯风情。

果戈理的创作并不是《格林童话》般对民间故事的整理,他借民间文学母题中沉淀的民族历史环境文化来展示当代乌克兰的风貌特征,但这种历史积淀有时对现代人来说会难以辨别。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民间传说通过特殊的方式来反映社会、信仰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一些民间传说中的内容、主题和形象是不为现代人所理解的,产生这种“不理解”的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世界观、处世态度和语言世界文化图景的迅速变化。民间传说并不把准确无误地记录历史和社会文化的现实作为目标,因此其巾的一些话语、场景或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给我们真正认识其本质造成了困难。

为了将民族历史中长期积淀、不断变异的母题与19世纪乌克兰乡村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果戈理利用大量的民俗文化因素,营造狂欢节的气息,配合乌克兰民间传说中固有的母题,实现民间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目的。“狂欢化”这一文化美学及诗学命题是巴赫金提出来的,是指一切犴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通过对果戈理的研究,巴赫金深化了他对狂欢化问题的思考。这些在他的《拉伯雷与果戈理——论语言艺术与民间的笑文化》《讽刺》《果戈理之笑的历史传统和民间渊源问题》中有所显示。巴赫金指出,大量民俗文化元素构成了果戈理作品的狂欢化特征。乌克兰民间节庆生活和集市生活是这部小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说各章节的标题融人了“圣诞节”“圣约翰节”“复活节”等大量的民间节日文化,同时,“五月之夜”“索罗庆采集市”都以集市生活作为主旋律。在小说中.各种与节日相关的迷信、自由欢快的气氛使得生活脱离了常轨.带来狂欢节的气氛。作家在小说中坚持正义必胜的观点,邪不胜正带来民间正义主题的确立。此外,小说中描写的吃喝的酒席、甜蜜的爱情与婚礼都带有狂欢节的色彩。通过对乌克兰民间民俗文化的发掘,果戈理研究建立了一个蕴含丰富的民间文化宝库,使得自己小说的狂欢化问题从一开始就奠基于本土化的民间文化语境之中。

尤里·曼恩针对果戈理作品中的民间传说习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该范畴具体体现在对艺术作品影响颇深的民族笑文化当中。分析果戈理作品中的各个要素,可以看出我们即将研究的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和《米尔戈罗德》中的《维》正是在狂欢化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尤里·曼恩指出,在果戈理早期浪漫主义的作品中读者往往会体会到种种规范在被破坏,“从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直至伦理规范。

P4-5

序言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两国已有数百年交往历史,在这数百年间,从《尼布楚条约》(1689)奠定两国边境地区百余年的相对安宁,到《瑷珲条约》(1858)使俄国得以窃取中国大片领土,从康熙1708年在北京设立“俄文馆”,到叶卡捷琳娜女皇18世纪下_,半期在俄国兴起“中国热”,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到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蜜月时期”,再从之后不久爆发的中苏“意识形态论战”和“珍宝岛事件”,到中国改革开放后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中俄两国的关系起伏跌宕,风风雨雨.直到近年,在中俄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之后.两国领导人才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中俄两国关系现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我们对俄国的了解和研究,而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无疑就是对俄国的深入“阅读”。

阅读俄国,首先就要阅读它的文学和文化。俄国作为欧洲大陆一个相对后起的国家,其文学在19世纪中期的勃兴和繁荣对于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俄罗斯国家的崛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因而催生出俄国文化中的“文学中心主义”现象。以普希金为代表的俄国文学“黄金时代”和19—20世纪之交的俄国文学“白银时代”交相辉映,而在这两个“时代”的相交处,则耸立着由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创作构成的世界文学史上继古希腊罗马文学和莎士比亚之后的“第三高峰”。文学以及以文学为核心构成和内在动力的文化,向来被视为俄罗斯民族最珍贵的国家财富和精神遗产。

这套“阅读俄国”丛书便旨在诉诸这笔财富,陆续推出一批以俄国文学和文化为对象的翻译和研究成果。本丛书将以三个“开放性”为编选原则和出版愿景:首先是选题的开放性,本套丛书以俄国文学为中心,同时辐射至俄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俄国的语言、哲学、宗教、艺术等,只要是有助于我们理解俄国和俄国文化的成果,均可纳入。其次是出版形式的开放,本丛书不设固定数目,没有固定时限,成熟一本推出一本,所选书目将分别列入三个系列,即“俄国人文著作翻译系列”、“俄国文学经典作品翻译系列”和“俄国研究著作系列”,后一系列着重推出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著作.以期赢得翻译和研究间的平衡,实现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间的对话。三是译者和作者队伍的开放性,本丛书由首都师范大学立意推出,编委会由首都师范大学的俄国研究学者组成,但本丛书的选题则面向全世界的同行作者,翻译工作则仰仗全中国的优秀译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一座“阅读俄国”的专业阅览室,一家“阅读俄国”的读书俱乐部。

“阅读俄国”丛书编委会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