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唯识学概论/佛学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弘学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总序 黄心川

序一 惟贤

序二 应天佛智

上篇 唯识史要

 第一章 唯识学的产生及其史略

第一节 唯识学在印度的产生

第二节 唯识学之始祖

第三节 师子觉与陈那

第四节 十大论师

 第二章 唯识学所依之经论

第一节 六经

第二节 瑜伽师地论——“一本十支”之“本”

第三节 十支论——“一本十支”之“支”

 第三章 唯识思想在印度的演变

第一节 原始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二节 部派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三节 大乘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四节 分流时代的唯识思想

 第四章 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演变

第一节 唯识学在中国的初传——地论宗

第二节 真谛三藏与摄论宗

第三节 盛唐之法相唯识宗

第四节 唯识学的衰落与复兴

 第五章 玄奘大师和他的弟子

第一节 玄奘大师

第二节 唯识三祖

第三节 玄奘会下之精英

下篇 唯识要义

 第六章 五位百法

第一节 五位法的概念

第二节 心法

第三节 心所有法

第四节 色法

第五节 心不相应行法

第六节 无为法

第七节 二无我

 第七章 蕴处界三科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五蕴

第三节 十二处和十八界

 第八章 唯识五法与三性之学说

第一节 五法

第二节 三自性

 第九章 唯识义

第一节 能变、习气及种子义

第二节 初能变

第三节 熏习义与三量

第四节 第二能变

第五节 第三能变

第六节 唯识学的因果论

第七节 杂染流转义

 第十章 唯识学的实践理论

第一节 转识成智——四智心品概述

第二节 转依义

第三节 唯识观

第四节 唯识修行之根基及次第

第五节 唯识学的终极关怀

第六节 菩提与涅槃佛身与佛土

附 唐大圆著《唯识三字经》

后记

内容推荐

由弘学著的《唯识学概论/佛学丛书》为学术类图书,在整个佛学体系中,唯识学的思想理论是具条理和组织的一门学说,但也是难理解和深入的。本书对唯识学的产生和发展、所依经论及其在印度、中国的传播与演变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同时,又对五位百法、蕴界处三科、唯识五法、三性学说、实践理论等唯识要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诠释;是唯识学入门的必读书,被誉为弘学居士的“五朵金花”著作之一。

编辑推荐

《唯识学概论/佛学丛书》由弘学著。佛学研究是中国佛教界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佛教对中国思想与传统文化作出的很大贡献。历史上僧俗两界人士都在致力于佛学研究,撰写了大量著述;现今也是一样,我国佛教界内外一直不断地有人在发扬这个传统。弘学居士研究佛学的特点:一是学问广博。佛教有汉、藏、巴利三大语系,弘学通达汉藏双语,故对汉藏两支佛学皆有涉及,显密皆通。二是基础知识扎实。他的佛学著作表述清楚,鞭辟入里,有证有修。三是理论功底深厚,大小乘兼达,八宗并弘,贯通佛史。四是注意资料的整理,搜集编纂了很多佛教资料,特别是措意于近现代唯识与中观的研究,选编了厚重的资料集。五是有深入的显密修持经验,功底深厚,并有实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