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方言卷
阳谷方言的儿化
山东阳谷梁山两县方言的归属
山东阳谷方言的变调
谈淄川方言平声的演变
高密方言的儿化
山东方言语音特点四则
从语音看方言词的差异与用字
“方言词汇”刍议
谈政区性方言分类词典的编写
试谈汉语方言词的区域特征——兼谈“方言词库架”的建设
论汉语方言词汇的构词差异
山东方言与儒教
《金瓶梅》所用方言的性质及考证
音韵卷
试证元曲的儿化音
元曲“说”读“佛”例
谈《聊斋俚曲集》“日”母的音值及演变
释元曲“说”“栓”的[f]声母
论《皇极经世书》的入声
论《七音略》铎药两韵塞音韵尾的音质特征
《金瓶梅》中的“儿”尾不全是儿化音
论《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及其考证
“声近义通”的适用范围及其与“约定俗成”的关系
试论入声-?尾的语音性质
浅谈入声塞尾韵尾的演变
论《广韵》入声的双重特性
“入派三声”论
谈聊斋俚曲“知”“庄”“章”的音值及演变
为什么“乱七八糟”不说“乱七糟八”
谈海峡两岸语音差异
词汇卷
避讳语源流论略
元曲词语释义九则商补
《宋元语言词典》释义商补
元曲释义商补五则
谈“理舛扩展”造词
是歇后语,还是歇脚语
“彼茁者葭”“正义”匡谬
《金瓶梅词话》二十词释义质疑
《金瓶梅词话》内部的语言差异
《金瓶梅》的语言——关于其中的分布
谈《聊斋俚曲集》的语言学价值
聊斋俚曲补正《辞源》八则
《红楼梦》词语音义琐谈
漫谈数字应用的文化色彩
普通话后缀还有“儿”吗
文字卷
印刷魏体“连笔书写”不可取
方言字初探
谈方言词汇用字问题
《金瓶梅》误字举例
蒲氏作品“字随音变”释例
《聊斋俚曲集》误字举例
谈聊斋俚曲的俗字
聊斋俚曲俗字释例
校勘卷
读《金瓶梅词话》校点本札记——看方言与古籍整理
聊斋俚曲勘误举例
聊斋俚曲勘误举例(续)
聊斋俚曲勘误举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