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的人生(通向心灵旺盛的十堂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献给年强人的最新力作。
人的内心平静,源自何处?越多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开始学着不委屈自己,开始学习知足常乐,这些都与心理学上所说的人格完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岳晓东教授在该书以十堂课的方式,帮助读者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十堂课包括:面对压力的弹性、树立自信、创造力、爱情智慧、气质培养、生涯规划、人格完善、沟通技巧、幽默开发、珍惜生命等。对于中国当下的年轻人而言,这是一本不容错过人生成长之书,更是一本受益终生的书。
如果有来生,你希望怎样谈起过往的人生?碌碌无为,还是卓尔不群?
如果能重来,你希望怎样被人记起?平庸盲目,还是遗世独立?
翻开《活出自己的人生(通向心灵旺盛的十堂课)》一书,与著名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岳晓东同行,开启心灵对话,重塑人生。
序言 幸福源自心灵旺盛
PART 01 第一课 听说是艺术——如何与人沟通
QUESTION/为什么有效沟通如此重要
善解人意是一门功夫
同感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岳博士小课堂 心理咨询的同感技巧
岳博士小课堂 同感微技巧
PART 02 第二课 冷暖都是情——如何管理爱情
QUESTION/为什么在一段恋爱关系里,我渴望让感情变亲密,结果却是越来越疏远
心理学界最著名的爱情理论
爱情让你看到未曾见过的自己
岳博士小课堂 爱情的生理学研究
岳博士小课堂 什么样的情况下有助于人们产生爱情
PART 03 第三课 走自己的路——如何做生涯规划
QUESTION/年轻人在择业时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择业是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内容
生涯成熟与比尔·盖茨
职趣能匹配是生涯规划的目标
我的自我投资公式
岳博士点拨时间 “市场指向”的性格特征
岳博士小课堂 不同类型的人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和“跳槽”
岳博士小课堂 生涯规划四大评估
PART 04 第四课 重拾童子心——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QUESTION/为什么我们学得越多,反而越没有创造力
三种表现揭示创造力缺失
创造力需要思维、人格、智慧三者兼备
如何培养创造力
岳博士点拨时间 想象力的最佳训练——头脑风暴
岳博士小课堂 游弋在梦的边缘
PART 05 第五课 做个@人——如何完善人格
QUESTION/完善人格有可能吗 怎样优化一个人的性格组合
“@人”的理论基础
心灵旺盛需要人格完善
岳博士点拨时间 内观疗法
PART 06 第六课 相对爱自己——如何树立自信
QUESTION/为什么我们不愿听到有人主动说自己做不到、做不好
在爱自己与爱他人间寻求平衡
自信源于准确的自我评估
如何树立自信
岳博士小课堂 自我与自信
PART 07 第七课 另眼看世界——如何开发幽默感
QUESTION/幽默感有多重要 为何要培养幽默感
幽默包含但不限于笑话
从中西方比较分析幽默
幽默人格养成指南
岳博士小课堂 幽默运用的三大误区
PART 08 第八课 气质美如兰——如何培养气质
QUESTION/什么是气质 如何培养气质
心美和形美是气质的两个方面
如何打造自我的魅力与形象
岳博士小课堂 什么是外表吸引力
岳博士小课堂 双性人格是未来社会的理想人格
PART 09 第九课 压弹节节高——如何排解压力
QUESTION/为何压力环境下我会比周围人更易紧张
应对压力关键要会反弹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提高压弹力的六条建议
岳博士小课堂 心理压力与心理防御机制
岳博士小课堂 压力接种技术
PART 10 第十课 活着没商量——如何珍惜生命
QUESTION/如何察觉自己或周围人出现了自杀倾向
绝望是自杀的根源
活着没商量
自杀干预十一条注意事项
岳博士小课堂 什么是抑郁症
善解人意确实是一门学问,是“听”与“说”的功夫。人在沟通中应该听什么,怎么听,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向对方反馈听到的内容,又怎样和对方进行下一步沟通,这都是善解人意的思考题。修炼“听”与“说”的功夫,可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达到善解人意的境界。
日常生活中的“听”与“说”有很多种表现,我们可以将这些表现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愣说不听、傻听不说、愣听傻说、善听会说。
■愣说不听
愣说不听的特点是强加于人,具体行为表现是:急于表现自我,强调自我感受,不断插嘴说话,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其心理机制主要是自恋心理,自我中心。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一些家长对待孩子时就是这种表现。在一些人格状态偏向“父母式自我”(Parent self)的人中也很常见。
拿破仑与人的沟通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如,他对二弟吕西安未经他同意娶了已经怀孕的恋人恼火不已,命令吕西安说:“你违背我的意愿娶妻,不能算是正常的婚姻。”吕西安反问:“为什么?我们也是在教堂举行的婚礼。”拿破仑不悦地回答:“吕西安,整个欧洲的人都没有如此同我讲话的。我不承认这个婚姻,你快些离婚。”说着拿破仑把吕西安拉到地图前,“如果你离了婚,我可以让你在你喜欢的地方做国王,可以让你富有快乐地生活。”吕西安却反驳说:“我的生活一直很快乐,我的婚姻我自己做主,决不离婚。”拿破仑气得脸涨红了,大声叫道:“我是皇帝!我有权决定一切!”吕西安不甘示弱地示弱地说:“是,你有权力,你是皇帝。但我也有权对自己说,我爱我的妻子,我将永远与她在一起。”“背叛!纯粹是背叛!”拿破仑咆哮道。由此,这对新婚夫妇就被发配到意大利,再也没有回过法国。
据说他还干涉过小弟热罗姆的婚姻。热罗姆在美国巴尔的摩旅行时邂逅了伊丽莎白·帕特森小姐,两人一见钟情,并于当地结婚。但拿破仑得知后,严禁他带着新娘回国,因为他想让热罗姆的婚姻服从于自己的政治需要。所以,当热罗姆带着已有身孕的妻子回到法国时,她被告之不许在欧洲停留,而拿破仑命令热罗姆娶符腾堡国王之女卡特琳为妻。热罗姆虽曾极力反对,但最后还是顺从了,却因此记恨了拿破仑一辈子。
拿破仑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自己说话则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的这种沟通特点与他的自恋人格有关。他总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很难与人取得同感共情。
■傻听
傻听的特点是被动呆板。其行为表现为反应迟钝,机械听说。不善表达,不善提问,不善澄清自己及他人的思路。其深层次的心理机制为依赖心理,缺乏主见和独立性。三国时的刘禅就是傻听的代表人物。 蜀汉灭亡后,刘禅被接到了洛阳,刘禅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合正的指点。一次,司马昭在召见刘禅时问:“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合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去后对刘禅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刘禅问:“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合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就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这样说,也许晋王会放我们回去。”后来,司马昭再问刘禅:“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果然按合正教他的话说了一遍,还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司马昭看他这个模样,笑着问:“这话好像是合正说的吧!”刘禅吃惊地问:“正是合正教我的,你怎么知道的?”
刘禅对合正的话根本就是“傻听”,所以在司马昭面前才变成这副模样。这与刘禅的人格特点有关,他原来完全依赖诸葛亮,后来依靠姜维,总是依赖别人,自身缺乏独立性,无主心骨,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动脑筋分析,也不用心体会。
■愣听傻说
愣听傻说的主要特点是有严重的沟通障碍,其行为表现为听话不专心,说话不得要领,很少反馈,也不在乎反馈,其深层次的心理机制是自我沉溺,严重自恋。
晚年的秦始皇就属于“愣听傻说”。
首先说秦始皇的“愣听”,晚年的秦始皇迷上了神仙方术,对这些方士的话言听计从,百听不厌,尽管他们的话中有很多破绽。他重用方士,不惜耗费巨额钱财,炼丹求药。然而世上没有不死之药,方士们为了躲避罪责,编造出种种名目为自己开脱。如,卢生就骗秦始皇说:“寻求仙药而不得,是因为有恶鬼作祟。求仙之法,入主应该微行以避恶鬼,使任何人不知陛下的居处,这样仙人才会到来,仙药可得。”不想秦始皇竟真的做起“真人”来,并不再称“朕”。不仅如此,秦始皇还听信方土的话把皇宫搬进咸阳地宫,平时足不出户,一面批阅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许外人打扰。只要是与“长生不老”有关的话,秦始皇都不加选择地“听”,根本不在乎这种行为本身的意义。更有甚者,秦王政三十六年秋天,有人禀报下面传言“今年祖龙死”。祖龙喻秦始皇。于是秦始皇令卜官占卜,卦辞说“游徙吉”。结果,秦始皇决定出游,竞死于巡游途中。
再来说秦始皇的“傻说”。秦始皇晚年的时候,经常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不知所云。他一天更换无数次住所,完全成了一个梦游者,神出鬼没,胡言乱语,搞得别人莫名其妙。秦始皇的“傻说”应与他“仙丹”中毒有很大的关系。“仙丹”大多是由水银、丹砂、铅、雄黄、雌黄、砒石以及矾石等炼成,其中含有大量有毒的汞、铅、砷、硫化合物。这些物质,少量内服可以使人体红细胞数迅速增长,使皮肤红润,发热御寒。这种表面现象迷惑了很多人,认为它能让人青春永驻,返老还童。但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出现各种中毒症状。比如,汞中毒可以出现记忆力下降、智能障碍、思维联想障碍、多疑、幻听、情绪不稳定等精神症状;铅中毒可以出现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精神迟钝、情感淡漠、人格变化等症状。
P8-11
幸福源自心灵旺盛
有些挫败在所难免。
1997年,那时香港的楼市非常热,一有楼出来,就会有成堆的人去排号,排到号还需要抽奖,抽中才能买。我当时非常看好香港的经济发展,再加上工作几年后有了一些积蓄,便抱着非常乐观的心态做了一项投资决定:加入这股楼市大潮,买房!但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决定将会把我带入一种艰难的处境当中。
之后,我比较幸运地在抽奖环节中被抽中,有了买房的资格。同年10月份,我在香港一个比较偏远的名叫“元朗”的地带,购入了一套面积约为80平方米的房子。这套房子在当时的售价为396万港币,我以首付120万港币,贷款276万港币的形式负担这笔费用。买到房子之后,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因为我乐观地估计房价将会不断地上涨,很有可能在2年内就涨到500万港币、600万港币,甚至更高的价位。
但万万没想到,在房子购入之后不久,亚洲金融风暴就来临了。我原以为它只会波及股市,但很快,香港的楼市也不争气地垮了,房价暴跌。在这种大环境下,我的房子由近400万一路狂跌,最后一直跌到200万左右。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当时脑子很蒙,很困惑,为什么一夜之间,我的钱就没有了。但困惑归困惑,眼前的烂摊子还得收拾。当时我面临着一个抉择:是把房子卖掉,还是继续保留。如果卖掉的话,全部算下来,前前后后可能会损失250万;但如果不卖的话,这套房子作为负资产,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反弹。
我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也做过很多考量,最后对当时的局面得出了两个比较清醒、客观的判断:首先,元朗的地理位置太偏,所以房子的反弹空间十分有限,而且,即便有一天,香港的楼市开始反弹,元朗也将会在其他更核心、更重要的地区反弹之后才反弹;其次,元朗空地非常多,不断盖新楼的过程中,新楼的出现会对旧楼构成巨大的冲击。这种清醒的认识对我做出最后的决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在当时也让我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因为我意识到,无论怎样我都是在赔钱,几乎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最终,在2000年的时候,我以193万港币的价格出手了房子,售楼损失203万港币,供款损失50万港币,再加上手续费,共计损失约在260万。也就是说,售楼之后,我非但没有任何结余,反而还欠银行70万,因而必须接着贷款还债。
那一段时间,我不仅在经济上拮据,在心理上,更是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和煎熬。2000年前后的香港处在一个自杀的高峰期,而在这之中,一多半都是因为财务问题,当时甚至还出现了一道奇怪的景色,叫“排队跳楼”。我虽然痛苦失意,但自杀在我看来是绝对不可取的。死亡,犹如当头一棒,让我瞬间清醒。在钱上,我虽然输了,但是在心理上,我不能再输。于是我开始振作起来,想方设法地让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积极的心态,努力开阔视野,不钻牛角尖。在香港,伤心的人不只我一个,赔钱的人也不只我一个,在危机当中更应该仰望生机,在危难时候方显出英雄本色,我要笑到最后,笑得最好,我一定要扛过这个危机。
经济上,我决定开源节流,想各种办法拓展财源,创造挣钱的机会。那时候,我写了很多书,也经常到社会上讲课。开源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心态上,我努力调整,坚信自己一定能挺过去。不在乎楼价的波动只在乎自己过得开心;不在乎自己赔了多少钱,而是在乎自己少赔了多少钱。事实上,在我将房子出手之后,房价依旧狂跌,后来跌至120万港币,比我出售的价格还要低70万港币,我将它看作是我少损失的部分。那时,我经常背诵李白的一个对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它让我觉得只要不放弃希望,就能渡过一切难关。
……
由此,怎样看待幸福,比其本身更重要。怎样培养心灵旺盛
人生不仅要在事业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也需要在人格完善上有长足的进步,这突出表现为个人心灵旺盛能力的培养。在本书中,笔者提出,人们欲培养心灵旺盛,需要在以下十个方面狠下工夫,它们分别为:
(1)沟通技巧:修炼“听”与“说”的功夫,可以提高人际共同能力,达到善解人意的境界。善解人意就是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就是练就“该说不该说”的功夫。
(2)爱情智慧:把爱情当作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的挑战与体验,不要因为感情上的失意而全面否定自我的价值。
(3)生涯规划:一个人的成功择业需要不断提高“择业规划”、“择业信息”、“择业决策”三方面的技巧,以不断寻求新的平衡点,并螺旋式上升。
(4)创新培养:重拾童子心,回归儿童似的思维,不断培养个人的批判意识与创新思维,摆脱盲目的权威崇拜。
(5)人格完善:积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的性格优缺点进行扬长避短,补善去恶,给自己的人格发展“配方”。
(6)自信树立:相对地爱自己,走出自恋,摆脱自卑,在生活当中不断积累成功体验,爱自己爱得真实,爱得实在。
(7)幽默开发:学会另眼看世界,开发自己的幽默潜能,通过幽默表达来提高个人的生活智慧、创新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8)气质培养:气质是一种“心形俱美”的和谐统一。吸引别人的最好方法是充实自己,所以要在自己身上实现形体美和人格美的统一。 (9)压力反弹:积极认识、化解生活烦恼与压力,化悲痛为力量,做生活的强者,做命运的主人,逐步完善自己的“压力管理自助餐”。
(10)珍惜生命:学会珍惜生命,不要因为一时的生活挫败与打击而放弃对人生的信念,做到活着没商量。
做到了上面这一切,我们的心灵就通向了旺盛,我们的生命就有了活力,而我们的人生与事业的发展就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