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 | 党员学习百问百答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 作者 | 刘玉瑛 王文军 赵长芬 |
| 出版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本书从理论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法治建设、文化科教、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10个方面提炼出100个典型问题,并作出通俗生动的精准解答,内容贴合当下,有助于党员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强化理论武装,提升理论素养,提高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 目录 一、关于理论建设 1. 为什么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003 2.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005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原理性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007 4. 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009 5.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 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011 6. 如何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013 7. 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016 8. 如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018 9.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020 10. 为什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022 二、关于民主政治建设 11. 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027 12. 如何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029 13.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031 14. 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其优势体现在哪里?……032 15. 如何理解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035 16. 如何理解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037 17. 如何理解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038 18. 如何理解我国新型政党制度?……040 19. 如何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042 20. 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深刻内涵?……044 三、关于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21. 如何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051 22.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 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053 23.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055 24.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056 25.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什么?……059 26.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什么?……061 27.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哪些重大原则?……063 28.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064 29. 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是如何演进的?……067 30.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在哪里?……069 四、关于经济建设 31.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075 32. 为什么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077 33.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079 34. 为什么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080 35. 什么是新发展格局?……082 36. 为什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084 37. 为什么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086 38. 如何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088 39. 农业强国的新内涵是什么?……090 40. 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092 五、关于法治建设 41.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097 42.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099 43. 为什么说“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100 44. 如何理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所谓“宪政”有着本质区别?……102 45. 如何把握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104 46. 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06 47. 如何理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109 48. 如何理解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110 49. 如何理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112 50. 如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114 六、关于文化科教 51. 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19 52. 如何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120 53. 如何理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内涵和意义?……122 54. 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124 55. 新时代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26 56. 新时代如何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28 57. 为什么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0 58. 如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31 59. 如何理解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33 60. 如何培育创新文化?……135 七、关于民生和生态文明 61. 如何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39 62. 如何理解“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40 63.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42 64. 为什么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如何实现?……144 65.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146 66.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48 67. 如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149 68. 如何理解发展方式绿色转型?……151 69. 如何理解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53 70. 如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54 八、关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国防、军队建设 71. 如何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159 72. 如何理解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160 73. 为什么要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162 74. 如何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163 75. 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165 76. 如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67 77. 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68 78. 如何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170 79. 如何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落到实处?……172 80. 如何理解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174 九、关于祖国统一和外交工作 81. 为什么说“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179 82. 如何把握“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180 83. 如何把握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182 84. 如何把握“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184 85.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186 86. 如何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88 87. 如何理解真正的多边主义?……189 88. 如何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191 89. 如何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93 90.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 方的私家小路?……195 十、关于党的建设 91. 为什么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199 92. 如何理解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01 93. 如何理解大党独有难题?……202 94. 为什么要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204 95. 如何理解“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206 96. 选拔任用干部为什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8 97. 如何加强党员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210 98. 如何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211 99. 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213 100. 为什么要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215 序言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 1939年1月28日,毛泽东在第十八集团军延安总兵 进入新时代,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 共产党员要加强学习,履行好“对党应尽的责任” 学什么?共产党员的学习,要重点突出学习习近平 因此,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学的问 为帮助广大党员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 这100个问题虽然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本书的出版,我们非常感谢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 导语 新时代党员必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要真学、真信、真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本书从理论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法治建设、文化科教、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10个方面提炼出100个典型问题进行解答,这些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问题,能够帮助党员干部真正学深悟透并自觉践行新思想。 本书运用大量事实、资料、重要讲话等,有理有据阐释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世界意义、时代特征、丰富内涵等,帮助读者全面、精准掌握这些关键问题。 本书主题明确、论述生动、紧贴时代、内容丰富,解读精准到位,兼具实用性、可读性,可作为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参考读物,或党员培训教材。 精彩页 关于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在新征程上,必须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任务,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21.如何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宣示犹如总动员令,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党和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确定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创造。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5万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40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牢把握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22.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旗帜鲜明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