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交锋(帝王将相的博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严昌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公元前489年,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幼小无势,于是准备攻打齐国。

伍子胥劝谏说:“越王勾践吃饭不设两样以上的菜肴,穿衣不用两种以上的颜色,吊唁死者,慰问病者,这是想到利用民众伐吴报仇啊。勾践不死,必为吴国大患。现在越国是我国的心腹大患,您却不注重,反而把力量用于齐国,岂非大错特错!”夫差不听,北伐齐国,在艾陵大破齐兵。兵至缯邑,召见鲁哀公并索取百牢。季康子派子贡列举周礼来劝说伯豁,夫差才停止进军。于是夫差留下来略取齐、鲁两国南疆土地。

公元前487年,夫差为驺国讨伐鲁国,至鲁,与鲁定盟后离开。

公元前486年,夫差在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又开凿邗沟,连结了长江、淮河,在艾陵之战中全歼10万齐军。

公元前485年,齐国和鲁国发生纠纷,齐国请求吴王出兵相助,夫差一口答应下来。伍子胥又劝谏道:“大王不应该伐齐,而应该灭越。”夫差听够了他的这种论调,默然无语。伍子胥叹道:“大王不听我的话,再过三年,吴国就变成废墟了。”

越王正希望吴国劳师费饷,便推波助澜,极力促成其事,亲率官员前去朝贺,赠送大批礼物,还愿意派出三千甲兵随吴王出征。

吴、齐联军到了中途,鲁国知道无法抵御,便向齐国赔礼求情,齐国便不想攻打鲁国了,叫吴王退兵。夫差出来一次,怎能两手空空回去,齐国的出尔反尔也激怒了他,他掉过头来去攻打齐国了。鲁国听说吴国要打齐国,忙给吴国送礼,愿意出兵和吴王一起攻打齐国。吴国和鲁国联合攻打齐国,齐国上下一片混乱,齐国大臣们杀了惹事的齐悼公,向吴国求和,愿意年年纳贡。夫差见稍一出手便收服了两个大国,十分得意。可他没注意到的是,吴国年轻精壮的士兵却有很多死于战争之中,而且也树敌甚多。

这时伍子胥的死对头太宰伯豁来报告夫差:伍子胥要反,而且提出了有力的证据。原来伍子胥见屡次谏阻吴王无效,知道吴国迟早要亡,自己虽然随时准备殉国,却爱子心切,借出使齐国的机会把儿子寄养在齐国的一个大夫家里,而齐国正是吴国的敌国。夫差开始还不敢相信,派人去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后,夫差大怒道:“他真的要反了!”

看到吴王夫差这样胡闹下去会招致吴国的毁灭,伍子胥不惜老命前往姑苏台重提那些逆耳忠言。夫差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在伯豁的谗言刺激下,他像一只被挑怒的疯狗一样狂怒起来,赐给这位元老旧臣一把属镂宝剑,令其自裁。伍子胥临死前愤怒地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夫差听了大怒,命人取伍子胥的尸体,盛以鸱夷之皮,投入江中。吴国人可怜他,在江边立祠纪念。元人廖毅有感于伍子胥的事,作《伍王庙》一诗以悼:“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忠魂与潮汐,万古不消沉。”

伍子胥死后,吴王宠信太宰伯豁,朝政更加腐败昏暗。这时,勾践召见范蠡,问道:“吴王已杀伍子胥,阿谀之徒日众。可否伐吴?”范蠡说:“反常的迹象虽然已经萌芽,但从天地的整体看,吴国灭亡的征兆尚不十分明显,现在还不可伐吴。”

越王勾践十四年(公元前483年),吴国遇到天灾,没有粮食,民不聊生。勾践又欲乘机伐吴。范蠡说:“天时已至,人事未尽,大王姑且等待。”勾践闻言大怒:“我与你谈人事,你以天时应付我;现今天时已至,你又借口人事来推诿。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范蠡回答说:“大王勿怪。人事必须与天时、地利互相参会。方可大功告成。现在吴国遭灾,人民恐慌,君臣上下反而会同心协力,来抵御内忧外患。大王宜照旧驰骋游猎,歌舞欢娱。吴国见此,必然不修德政,待其百姓财枯力竭,心灰意懒,便可一举成功了。”勾践强压复仇怒火,依然等待时机。

P13-16

后记

在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面前,我永远是个小学生,永远是那么浅薄无知。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可知明道的艰难,我却一直在探索“道”的路上,而因为“生也有涯,知也无涯”,“闻道”的路不知还有多长。

多年前,我将自己对于中国史的点滴了解写成《中国历史上的阴谋和阳谋》。后来,我开始动笔撰写《历史风云中的战友和对手》,陆续完成几十篇文章,并按历史的顺序往前推,逐次形成了系列,其中有些篇章已经公开发表。我由于非专业研究人员,还得为稻粱谋,八小时内要应付那些纷繁复杂的管理事务,八小时外还得处理那些不能拖延出版日期的编辑业务,最后能牺牲的就是自己的作品。所以本书的完成一再延期。为了工作,为了这个当下难觅的饭碗,创作不管有多喜爱,都只能排在第二位。

现在我的小书就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虽然与最初规划的相比,少了许多篇章,我作为作者表示理解,相信读者也能理解),我充满了忐忑不安。在年供书近50万种(新书20多万种)的图书市场上,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许多人会漠视它,但我却敝帚自珍,这如同孩子走到茫茫大街上,路人视而不见,但他的父母却永远爱着他。

感谢团结出版社,他们不弃敝屣,使小书得以面世。感谢责任编辑和文字编辑,他们为小书的出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不仅核对原文,校正史实,理顺文字,而且不辞辛劳增加了注释部分,彰显了他们的编辑素养和学问根底。我虽然与他们未及谋面,但在邮件往来中感受到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感谢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作为中国书坛的领军人物,李先生德艺双馨,声名远播。蒙李先生不弃,为小书题笺,而因为市场的原因,书稿改了名字,李老几年前所提书名不能用,这是非常遗憾的事。但李老奖掖后进之举,将令我这个后生晚辈铭怀终生。

感谢高欣先生的赏识和推举,没有他的认可和努力,小书肯定还在书柜中躺着,不知何日面见读者。感谢彭卫才先生在拙作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指导与支持。

最后我想说的是,限于水平和能力,小书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和不足,竭诚欢迎读者的批评指正。因为本书创作体例的要求,写作中借鉴今人成果之处未一一注明,向原作者表示谢意和歉意。

作者

2017年11月28日于北京

目录

勾践与夫差

孙膑与庞涓

刘邦与项羽

曹操与刘备

诸葛亮与司马懿

岳飞与金兀术

朱元璋与陈友谅

康熙与吴三桂

曾国藩与洪秀全

后记

内容推荐

严昌著的《交锋(帝王将相的博弈)》是一本从独特角度展示中国古代史的图书。书中选取了从春秋战国到清朝的18位历史名人,分别以同时期的两人为一章,讲述了他们捉对厮杀的故事。夫差与勾践的“为父报仇”与“卧薪尝胆”,孙膑两次大战庞涓两次采用“攻之所必救”的“围城打援”,刘邦与项羽斗智斗勇的“楚汉争霸”等等精彩的历史故事,都被作者严昌生动地再现出来。

编辑推荐

勾践与夫差、孙膑与庞涓、刘邦与项羽、曹操与刘备、诸葛亮与司马懿、岳飞与金兀术、朱元璋与陈友谅、康熙与吴三桂、曾国藩与洪秀全,严昌著的这本《交锋(帝王将相的博弈)》带你领略历史风云人物之间的生死对决。

不论读者是否熟悉其中的历史细节,读罢此书,看清胜者为何而胜,败者为何而败,总有自己的收获。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1: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