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论坛是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举办的全省高端学术活动品牌。刘飞跃主编的这本《城市文化与文化城市--第四届安徽文化论坛文集》围绕“城市文化与文化城市”这一主题,在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模式的大背景下,就“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城市文化竞争力和承载力的提升、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新兴文化业态培育、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城市文化传承与品牌打造、文化城市建设模式与建设路径”等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安徽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作用。本书作为研究城市文化的专题文集,理论性较强,对安徽城市文化建设实践有一定促进和引领作用。
序——城市集约发展的总量、容量、存量、增量、质量问题
郭万清(安徽省原人大副主任、安徽省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论坛综述
文化+生态: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范丽娟(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综合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与安徽城市文化战略规划
刘士林(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探索淮河流域发展的新道路
陈立柱(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安徽省淮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文化城市与城市文化建设
魏国彬(安徽财经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文化建设即在性与安徽城市文化建设
丁进(安徽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转型与文化生态建设
邢军(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安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智慧城市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张谋贵(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智慧城市: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
李双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处助理研究员)
邓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文化规划与特色城市发展
范丽娟(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关于安徽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秦柳(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常态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经济哲学探究
陈志超(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马拥军(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加快安徽城市文化建设刍议
王海泉(合肥市委党校教师)
基于Super-SBM模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效率分析
任长娟(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新中国福利房制度述评
赵胜(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安徽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气候适应性城市与人文城市的殊途同归
刘新静(上海交通大学城科院城市科学研究部主任、专职研究员)
新时期徽文化传承的变革与创新
占小凤(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安徽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大数据作用于艺术管理的利器——百亿级像素精准采集与再现
阚延龙杜戎(兰州城市学院)
利用影视媒介提高安徽文化影响力的研究
王晓彤(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简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及城市文化的兴起
许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安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体验与反思
吴衍发(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讲师)
安徽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品牌影响力的策略思考
吴树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个案研究
历代合肥文化特点
陆勤毅(安徽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安徽省淮河文化研究会会长)
浅析蚌埠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孙自铎(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成员、研究员)
蚌埠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基于地域文化资源配置视角
诸宗缘(蚌埠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江海洋(蚌埠市委党校教师)
塑造蚌埠城市特色的文化形象
郭学东(蚌埠市社科联原主席、安徽省政府文史馆馆员)
倪嗣冲对蚌埠城市文化的影响
袁梦如(蚌埠市博物馆保管部助理馆员)
蚌埠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中共蚌埠市委党校课题组:
崔北军(蚌埠市委党校副教授)
诸宗缘(蚌埠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提高合肥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程惠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合肥战略地位论述
段金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安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灵璧“三元文化”影响力研究
刘东风姜大帅(中共灵璧县委党校)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合肥建设畅想
张玮(安徽审计职业学院讲师)
安徽实体书店经营策略探究:基于“实体书店+”视角
吴琼(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广告系主任、讲师)
地域文化建设背景下蚌埠城市雕塑的发展对策研究
程军(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花鼓灯艺术与蚌埠地区的文化传承
王袢洁(安徽财经大学)
双墩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魏双双(安徽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基于博物馆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探析——以安徽省博物院为例
岳妍(安徽财经大学)
比较研究
欧美文化产业市场化经营发展基本经验与启示
蒋星星(安徽天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2016世界都市文化发展报告
盛蓉(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城市科学研究部副主任、博士)
湖北会展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吴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黑龙江省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中的不平等性研究
赵丽娜(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