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曼诺夫王朝衰亡史(修订版)/指文战争事典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赵恺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俄国历史上强大的统治王朝,罗曼诺夫家族将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长期是邻国视为挥之不去的梦靥。其统治期间,沙俄遭遇过多次军事打击,但无论是冠羽如林的波兰翼骑兵,还是阵列森严的拿破仑近卫军,被称为“灰色牲口”的沙俄军队最终都能战而胜之。以至于丘吉尔发出了“我无法为你预言俄罗斯,它是谜中之谜”的感慨。但就在一百年前,统治沙俄帝国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却终结了。革命为何会发生?御驾亲征的尼古拉二世为何在最后关头失去了挥师平叛的勇气,拱手让出了政权?……赵恺著的《罗曼诺夫王朝衰亡史》一书将给您满意的解答。

内容推荐

赵恺著的这本《罗曼诺夫王朝衰亡史》穿透历史迷雾,梳理了罗曼诺夫王朝衰亡的原因,还原了诸多坊间传闻的真实面目,演示了沙俄帝国崩坏、倒塌的悲壮史诗,是了解沙俄帝国最后二十年不可多得的案头图书。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沙皇

第二章 权臣

第三章 日俄战争

第四章 1905年革命

第五章 内外交困

第六章 桶

第七章 败局

第八章 末路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沙皇

事后统计的“大数据”颇有意思,在这场冲突中交战双方总计死亡1271人。其中将军1人(米洛拉多维奇伯爵)、参谋本部军官1人、尉官17人、莫斯科近卫步兵团士兵92人、掷弹兵69人、近卫海军陆战队103人、骑兵19人(主要是赶来镇压的近卫骑兵),穿燕尾服和制服大衣的39人(指贵族和公务员)、妇女9人、儿童19人,其他903人。随后被逮捕的所谓“十二月党人”几乎全是贵族军官,121名肇事者中只有3人34岁,其余大多不满30岁。经过审讯得知,为了发动这场“起义”,这些校、尉级军官已经秘密谋划了近10年。

1816年2月,“十二月党人”的前身“救国协会”,在圣彼得堡谢苗诺夫近卫步兵团的一问军官营房中宣告成立。其发起人为6名贵族军官: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特鲁别茨科伊公爵、尼基塔·穆拉维约夫、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两兄弟(哥哥叫谢尔盖、弟弟叫马特维)、伊凡·季米特里耶维奇·雅库什金。这6人都出身贵胄且都参加过1812年的卫国战争,跟随俄国远征军一路打到过巴黎。大多人认为,他们秘密结社的原因是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被西欧先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吸引,深恶俄国君主独裁、农奴遍地的社会现状,立志要改造社会。

救国协会成立后逐渐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但规模始终没有得到快速扩张。成立两年后,固定成员始终也没有超过30人。对于如何实现鸿鹄之志,成员分成了两派。稳健者希望按部就班逐渐吸引位高权重者的认同,在国内掀起一场君主立宪制改革,激进者则提倡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另立新君。这种分歧最终撕裂了救国协会。

1818年,救国协会的后进——西伯利亚总督之子巴维尔·伊凡诺维奇·彼斯特尔(Pavel Ivanovich Pestel,1793—1826)等人在莫斯科成立了“幸福协会”。彼斯特尔是诗人普希金的好友,他的政治主张比救国协会核心成员更为激进,幸福协会成立后,不仅大量吸收商人、市民、教会人士加入,更力主通过武装政变在俄国推行共和制。但这些主张只是空中楼阁,这些贵族子弟短于实践,重整山河的规划还不如农奴和普通士兵的起义。1801一1825年间,俄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261起。1821年,幸福协会解体,分裂为以乌克兰为中心、主张共和制的“南方协会”,以圣彼得堡为中心、坚持君主立宪制的“北方协会”。

南方协会与北方协会师出同门,往来时常惺惺相惜,但在“举大事”的问题上却相互掣肘,无法形成合力。1823年,北方协会试图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检阅部队时将其逮捕,然后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同时发动起义,但因南方协会不愿配合而作罢。1824年,彼斯特尔带着自己草拟的《俄罗斯法典》前往圣彼得堡,以图推广这部共和宪法,此时北方协会的尼基塔·穆拉维约夫也写就了一部以君主立宪为前提的《宪法》,双方各自拿着没法实现的文本大吵一架后决定共同草拟一部新宪法草案,并召开两个协会的代表大会,以讨论共同纲领和行动计划,但这事也不了了之。

最终,两个协会商定于1826年春举行起义,沿用1823年北方协会的老套路: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到南方检阅第二集团军时,将其暗杀,随后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地发动武装政变,要求参议院发表推翻旧政府和召开立宪会议的宣言。可惜的是,他们尚未开始行动,亚历山大一世便因病去世。一下子没了目标的众人只能暂缓所有行动,等待新的时机。但彼斯特尔此时突然被捕,北方协会来不及与南方协会协调便抢先发难:利用康斯坦丁与尼古拉相持不下、皇统中断之际,在圣彼得堡发动武装起义。

北方协会选对了时机,但选错了领导。他们将指挥权交给了昔日救国协会的发起人之——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特鲁别茨科伊公爵(Sergei Petrovich Trubetskoy,1790—1860)。此人为立陶宛王室后裔,血统高贵,战功赫赫,有着充沛的实战经验。谋划初期,特鲁别茨科伊颇为积极,亲自草拟了一份《告俄国人民宣言》,计划先在士兵中鼓动对尼古拉的不满情绪,以兵谏要求康斯坦丁继位,把部队从营区中拉出来,然后控制参议院迫使议员宣布沙皇政府已被推翻,最终发表宣言接管政权。

在后世学者的眼中,《告俄国人民宣言》提的政治体制改革,较尼基塔·穆拉维约夫此前所制定的北方协会版《宪法》激进,但比彼斯特尔草拟的《俄罗斯法典》保守。根据当时的俄国社会环境,《告俄国人民宣言》同样没有可以实行的土壤,因为它没有明确如何改变土地所有权,也没有指出农奴获得自由的途径,甚至对国家未来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没有明确,只是表示将组建临时政府,通过民主表决的形式来决定俄国的政治体制。如果议员们支持共和,那么就杀掉或者流亡俄国皇室人员,如果支持君主立宪,那么就推举一位合适的皇室成员出任立宪君主。

P44-45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