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乔韩窗口理论”中,人始终处于一个对自己认识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一是公开的自我,这部分不仅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二是盲目的自我,别人能看清但自己却不了解;三是秘密的自我,这部分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四是未知的自我,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但是可以通过某一个契机被激发出来,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心道”秘闻
一个小男孩给安德烈太太打电话说:“您是否需要请一个割草工呢?我想我可以帮您。”安德烈太太说:“真是抱歉,我已经请过了。”这个小男孩又说:“我还可以帮您拔掉花丛里的杂草,保证一根杂草都不留!”安德烈太太回答说:“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小男孩又说:“那我还可以帮您把院子里的走道打扫干净。”安德烈太太说:“谢谢,我请的那人也做了,我暂时不需要割草工,抱歉。”小男孩挂了电话。小男孩的哥哥问:“你不就是那儿的割草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小男孩得意地笑着回答:“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用“心”说“理”
从案例中可见,这个小男孩十分聪明,他通过别人的口来了解自己,更是一个敢于认识自己的人。我们每个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总是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不经意间就会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参照物来规范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这种认知自我的方式并不完全正确,甚至有时会出现偏差和错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呢?关于认识自我,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三种渠道进行:
1.在交往中认识自我
与他人交往是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个词汇叫“镜我”,是心理学上从他人的评价中来反应出自我的一个概念。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他人交往,从幼年到成年,从简单的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到进入社会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要善于借助这些交往经验向别人学习,然后按照自己的需求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
2.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我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取得成果、成就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面对成败得失,个人得到的经验价值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那些坚强而又聪明的人来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经验都能够促使他再次成功。因为他们足够了解自己,能够汲取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对于那些性格脆弱的人来说,失败的经验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挫败和灰心。他们无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敢面对现实中的困境;对于那些自大的人来说,成功反而容易成为他们的失败之源。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功,他们可能就会变得骄傲自大,变得不自量力,结果遭遇的失败往往比成功多得多。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应该学着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我,甄别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3.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角度认识自我:第一,我眼中的“我”。包括自己的身体、容貌、年龄、工作、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第二,他人眼中的“我”。通过与他人交往,我们可以从他人的态度、情感反应而感觉到的“我”。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会存在很大差异的,我们可以从多数人的反应中归纳认识。第三,自己心中的“我”。指对自己的期待,即理想中的自我。
通过上述三种渠道,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进而完善自己。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