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廷旺著的《牛魔卓力格图/许廷旺大草原动物小说》讲述了:卓力格图是一头桀骜不驯、不服管教、到处滋事的牛,所以被称作牛魔。主人海日古为驯服它,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最终没成功。迫于无奈,他以一个牛犊的价格把牛魔卓力格图出售给了来自农区的苏合。卓力格图来到农区后,开始了繁重的劳动,可它的坏脾气时不时发作,给苏合带来了巨大损失。后来,牛魔卓力格图逃出农区,一路上遭遇种种磨难,中途遇到贩卖牲畜的商人,借机救出了同伴。最后,牛魔卓力格图来到苏木,被一群无所事事的狗驱赶到宝力德家里。就在宝力德向它举起屠刀时,它再次逃跑。这时,遇到了暴风雪。暴风雪中,牛魔卓力格图解救了牛群,并带领着它们回到主人海日古的牧点。卓力格图又回到了草地,开始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许廷旺著的《牛魔卓力格图/许廷旺大草原动物小说》讲述了:卓力格图是一头桀骜不驯的大牛,号称牛魔。主人为了驯服它,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迫于无奈,低价卖给了农区。牛魔卓力格图来到农区后,开始了繁重的劳动,后来逃出了农区。它一路上遭遇种种磨难。一直是家畜的它出逃后能生存下来吗?
牛魔卓力格图缓缓迈开四蹄,肚子有节奏地摆来摆去。它在慢慢地加速,也在挑剔地寻找目标,对小牛和母牛熟视无睹。它的目光终于落在一头牤牛身上,径直冲了过去。一直警惕着牛魔卓力格图的伙伴仓皇躲避。
牛魔卓力格图顺势向一头牛犊撞去,牛犊吓坏了,后肢倒伏在地。它并没有撞上去,而是一个急转身,扑向大牛伊勒德。大牛伊勒德一直注视着牛魔卓力格图,轻轻一甩头,躲过了攻势强劲的牛魔卓力格图。牛魔卓力格图一调头,使出全身力气,又撞向大牛伊勒德。一旦撞上,那将是两个超重量级对手的较量,其搏斗将是惊心动魄的,当然也是精彩纷呈的。
大牛伊勒德以巧破千斤的战术让牛魔卓力格图大大上当,它又扑空了,如山的身子和全身的蛮力注定它要跑上很长的一段距离才能停下,白白浪费了体力。
牛魔卓力格图跑出数十米,才渐渐收住四蹄,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大牛伊勒德,打量着眼前这个再熟悉不过的伙伴,心里思忖,它何时变得如此的诡秘。
打量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牛魔卓力格图扬开四蹄,卷土重来。
大牛伊勒德怒视着牛魔卓力格图。牛魔卓力格图并没有因为它的怒视减缓四蹄,更没有减弱攻势,依然强劲地冲了过去。牛魔卓力格图猛地低下大头,晃动着头上两个硕大的犄角撞了过去。大牛伊勒德撤左前蹄,再撤右前蹄,再次一个甩头,让过牛魔卓力格图。大概牛魔卓力格图猜出了大牛的战术,这次并没有使出全部的力量,当它扑空时,稳稳地收住了身子。可它并不满足于此,前蹄轻轻点地,重心后移,一个急转身,大头扑向大牛伊勒德的后尻。
“伊勒德”在蒙古语里是“战刀”的意思。
大牛伊勒德体形硕大,无论是年龄,还是力气都处在壮年。它有着丰富的格斗经验,对付初出茅庐的牛魔卓力格图还是绰绰有余的。再说了,“战刀”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指它头上有一对明晃晃、亮如战刀的犄角,一句话,它也是一个好战分子。
大牛伊勒德及时甩出大头,就势迎战牛魔卓力格图,“砰”,一声沉闷的巨响,两颗硕大的头颅结结实实地撞到一起,两对犄角死死地纠缠在一起。牛魔卓力格图体内的能量全部转移到脖颈与大头上。它的脖颈挺拔得像一根粗壮的树桩,短短绒毛下那粗大的血管如蚯蚓一样遍布脖颈两侧。双眼因集中了过多的愤怒与鲜血,分外通红,眼珠在压力的挤压下变得明亮与巨大,似乎一不小心就有滚落下来的危险。牛魔卓力格图四蹄紧紧抓着草地,松软的草地无法承载过重的身躯而凹陷下去。长时间的较量并没有改变眼下的处境,硕大的头颅未能令它如愿以偿,它要用左前蹄再助一臂之力,不停地敲击着地面。
与牛魔卓力恪图相比,大牛伊勒德的表现毫不逊色,四肢如四根木桩,稳稳地插进草地.纵使牛魔卓力格图使出全身的力气,也无法撼动它。在战术上,大牛伊勒德似乎比牛魔卓力格图更胜一筹,懂得把全部力量均匀地分布到全身才能抵住它的拼死一撞。大牛粗大的长尾巴紧紧夹在两胯间,变得如木棍一般僵硬,似乎这样也能痛击牛魔卓力格图。它的两个后肢向前倾斜,两个前肢深深地插进泥土里,粗大的脖颈扭动着,两个如战刀般的犄角狠狠地卡住牛魔卓力格图的犄角。
牛魔卓力格图一时无法撼动大牛伊勒德。
P6-7
他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生活多年,有丰富的生活积淀和生活感悟。小说中,动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语言自然流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很值得一读。
——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他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如实地描述动物。他很注重细节描写,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一次微妙的表情变化,都足以反映动物丰富的内在世界。他做到了对书写对象最大程度的尊重。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
许廷旺的动物小说独树一帜,富有地域特色的环境、传奇的故事、跌宕起伏的动物命运和强烈的环保观念,构成了他的动物小说的基本元素,也构建了他的动物小说的思想价值体系。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刘海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