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把“电商”从意识里去掉
有一天,我和朋友聊天,他聊到一个从事设计行业的朋友在做电商,视觉做得美轮美奂,但是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于是向他求救,他也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原来这位朋友的产品很一般,有的品相甚至很低端,呈现虽美,却“美”不符实,所以退款率高、好评率低、回头客少,导致店铺销量始终没有起色。
“重视觉,轻产品”不是典型设计者做生意的方式吗?其实,这不仅仅是设计者才有的“毛病”,也是整个电商行业的“通病”。
电商行业从业者喜欢自称“电商人”,在做自我介绍时,往往会提及“我是做电商的”“我在搞电商”……潜意识里,“做电商”这个词早已根深蒂同。
如果细想一下你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电商”到底是什么?
电商可以是一种渠道,也可以是一种新的购物方式,还可以是一种全新的竞争手段……但它是生意本身吗?显然不是。
一位物流行业的从业者说自己是从事物流工作的,我们立刻能想到,他做的是帮别人运输物件,以有效抵达为核心的T作。
一位装修行业的从业者说自己是从事装修_1i作的,我们立刻能想到,他做的是帮别人装修房子,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工作。
一位保险行业的从业者说自己是从事保险工作的,我们立刻能想到,他做的是帮别人提供保险服务,以保障客户利益为核心的T作。
而我们说自己是“做电商”的,这似乎有些答非所问,就像你问一位厨师会做什么菜肴,他说自己会做美食一样。
听起来的确如此,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这还真的很重要。
试想一下,近几年有多少不明所以的人,一听“做电商”就觉得那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行业,在他们的印象中,电商几乎等同于容易挣钱的生意本身。他们跃跃欲试,一头扎进来,却发现水深不见底。
而这不正是许多电商企业的缩影吗?在他们的心里,线上的电商操作(如直通车推广、销量炒作、视觉打造等)等同于这门生意本身,而至于自己到底销售的是什么产品,似乎都不重要了。
其实,记住你给顾客提供了什么,比记住你是做电商的更重要!
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是潮流女装,就应该把握时尚潮流,打造出高品质的新潮女装。你应该说,“我是通过电商卖女装的”。
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是美妆产品,就应该注重科研和疗效,给顾客带来实实在在的美容效果。你应该说,“我是通过电商做美妆的”。
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是零食,就应该注重提升口感、创新产品,提供更多更健康、更美味的零食。你应该说,“我是通过电商卖零食的”。
这听起来似乎和线下的行业一样平淡无奇,远没有“电商”这个词汇那么“高大上”!但是你只要看看那些真正成功、有价值的品牌就会明白,他们无不以产品为核心,并以自己的产品为荣。他们最多会说一句“我们是‘淘品牌”’,但是他们绝不会将自己的价值等同于“做电商”本身。
从表面上看,这不过是电商从业者的“口头禅”,但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的意识形态。在电商行业发展初期,由于流量红利,造就了一大批一夜暴富的创业者。那时候,竞争者少,营销成本低,只要在店铺里挂上产品,就可以获得利润。这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造富”浪潮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电商”的魅力,也让每一位通过电商获益的经营者对“电商”这个词倍感心潮澎湃。
那时候,懂搜索优化和营销推广,就可以让盈利翻番,于是诞生了“运营”这一职业。“SEO+直通车”的效果确实具有威力,店铺规模不断扩大,让每一位电商从业者自信满满,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直至红利消失,电商渠道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躺着挣钱”了,以往的优化操作渐渐失去了效用,直通车的费用越来越贵,钻石展位更是不敢触及。(P2-3)
本书比较前卫地剖析了新电商的玩法,包括内容营销、视频营销、直播、众筹等的流量获取方式,对于电商转型革新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对于许多“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电商老兵来说,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美赫家居创始人 叶光
电商变了,以往获取流量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营销推广如直通车、钻展等带来的流量越来越少。新电商时代,平台的“先导性”更强,加上直播、网红、粉丝社交化等因素,电商按照原有的操作方式活得越来越艰难。本书首次阐述了新电商时代的客观环境,以及新电商的应对方法,并且从多种角度,讲述了新电商的生存之法。对于电商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来得非常及时。
——触电会发起人 龚文祥
电商行业变化太快,但零售的本质不变。本书将电商的新玩法与互联网环境下的零售思路相结合,希望能够帮助商家、运营人员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运营方法。
——电商编辑 出版喜洋洋
通读该书的内容,可见作者电商经验的丰富,无论是视觉、文案、策划,还是推广、营销,作者不仅有着很多独特的理解感悟,还能够自成体系。这本书可以说是电商运营者的福音。其不仅能够系统化地提升运营者的思维理念,还能为电商的实际工作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电商相对论》作者,电商行业知名讲师 姜禹辰沫
电商营销思想类的书很多,但多偏于理论,思想虽然高屋建瓴,落地却甚为困难;电商实操类的书也很多,却多囿于“术”的层面,缺乏战略思维。而本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里面既有对营销思想的梳理,又有对落地层面的指导,可用性、可复制性极强。
——《借势》作者,品牌营销专家 魏家东
电商已经沦为传统行业
世界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快,电商的速度也是一样,无论从消费者意识、商业形态,还是基础设施建立来看,电商的布局业已完成。
现在的电商已经完全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了,人们提起“电商”,就像提起“液晶电视”一样,从原来的一个热门词汇变得平淡无奇。从业者们没有了以往的期待感和兴奋感,而是多了几分理性。任何行业总会有回归于平静的时候,“双十一”也好,多少“亿”也罢,互联网从来不缺乏新奇迹的诞生。
“做不做电商”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命题,因为电商早已经变成商业的一部分,并且进入了全新的运营时代。新电商的玩法已经变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电商,整个互联网都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发展,包括所有的网络基础平台建设,PC端向移动端的转移,以及BAT三巨头的格局奠定。
电商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每一步发展其实都离不开互联网的进步,而随着互联网的变化、发展,电商也迎来了新的机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交的改变
互联网改变了以往的社交方式。随着社交工具(如微博、微信)的深入发展,社交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和多元化,也因而诞生了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而新社交媒体(如直播、短视频)的应用传播,进一步加强了意见领袖对粉丝社群的影响力。这种社交变化,也影响了电商行业的发展,比如现象级网红的出现,淘宝直播平台的火爆等。社交化的改变催生了不曾有过的粉丝经济。
2.内容性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去中心化及多元化意见领袖的崛起,平台靠以往单一集中的排名维度来推介商品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靠意见领袖(新媒体)赋予内容性的推介方式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内容性营销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竞价或排名(如直通车、销量排名)流量匹配方式,随着内容性营销的发展,商家必须赋予产品新内容,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
3.多元化产品得以发展
随着新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多元化的需求得以响应,电商购物越来越趋向于无边界化。过去的优质标品,不再是人人追逐的对象;相反,个性化的、小众的商品,随着平台的鼓励和推介,以及多元化社交的传播,将会迎来蓬勃的生机。
同时,由于人群的升级和新消费力量的出现,中产阶级成为电商购物消费的主力,产品、产业、生产方式的升级也带来了新机会。
4.优质产品
近几年,可以明显感觉到淘系平台在对优质产品挖掘上的不断努力,包括各种优质产品资质,如中国质造、服饰腔调标签、极有家、全球购等;新优质产品流量人口,如必买清单、有好货、品牌Outlets、每日优选等。平台对优质产品的挖掘不遗余力,这与新电商时代的消费升级,以及用户日益增长的优质需求息息相关。随着平台内容性流量的拓展,“物美无须价廉”,优质高价的产品也会得到大力推荐。
5.反向定制
利用互联网的先售后货模式及其便利的销售机制,可以通过反向定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反向定制不仅更符合用户期待,还减少了卖家库存积压的风险。
6.农村电商
由于物流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和平台政策的落实,发展农村电商成为新的电商热点。农村电商不仅仅限于帮农村用户购物,还包括将农村的农产品倾销出去,以及农村电商培训、农村物流等周边环节。由于农村电商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其发展前景广阔。
而对于新电商的威胁,主要还是由于传统企业的涌入。经过不断试错,或者资源整合,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从初人电商试水碰壁,到最终纷纷站稳脚跟。利用其本身强势的供应链及线上线下的互补优势,传统企业转型电商生命力更强;再加上平台对优质生产企业的扶持,如“中国质造”等,使传统企业在电商行业的发展中更加顺风顺水。传统企业由于其体量更大,一旦成功,会吞噬更多原本属于纯电商企业的市场份额。
其次,多平台的发展(如京东、苏宁、唯品会、聚美优品等)让原有平台分流,导致了中小卖家的流量危机。中小卖家人力、物力不足,招架单平台已经疲于奔命,所以不能像大卖家那样多平台扩张,因而市场份额被不断缩减。
最后,由于新电商的变化,原有的流量格局发生了改变,如内容性、直播等流量渠道,需要匹配新型的专业人才,也因而对新媒体运营形成更大的依赖。如果还只是固守原有的传统推广方式,不注重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获取流量将会越来越艰难。
综合而言,电商的机会与挑战并存。在电商行业的新形势下,电商企业必须与时俱进,注重革新,改变原有的经营思路,包括流量获取方式、产品经营策略,以及对用户关系的维护;同时注意采用新的渠道方式,包括新社交工具运营、新流量渠道挖掘;最后要注意调整团队人才,比如减少传统推广(如直通车、钻展)方面的人才,增加新媒体人才,以应对如内容营销、视频创意、直播等新的经营需求。
正如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互联网的每次更迭都会产生新机遇与挑战,运营者只有顺应潮流,不断进取,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当然,无论互联网怎么变化,电商怎么变化,商业的本质永远是提供真真切切的“价值”。
《新电商新玩法(淘宝天猫运营实战宝典)》由作者蒋泽豪根据多年来从事电商工作的经验,广泛吸取研究众多电商成功案例创作而成。
本书首先系统化、实操性地阐述了电商基础要素的心法和玩法。其次根据新电商时代营销方向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剖析了如何应对的策略,特别是社交电商、内容营销的市场空白点。全书内容深入浅出,从营销思维到电商平台(特别是淘宝、天猫)的具体操作,都做了细致的讲述,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很强。本书最后还附有作者对新电商时代营销的探索和见解。
本书适合所有从事电商的工作者以及电商的经营者、企业家阅读。
电商营销思想类的书很多,但多偏于理论,思想虽然高屋建瓴,落地却甚为困难;电商实操类的书也很多,却多囿于“术”的层面,缺乏战略思维。而蒋泽豪著的《新电商新玩法(淘宝天猫运营实战宝典)》让人眼前一亮,里面既有对营销思想的梳理,又有对落地层面的指导,可用性、可复制性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