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必须多提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
领导者为什么要授权?
为什么员工才是真正的专家?为什么信任和尊重是提升团队效率的基础?如何做到信任和尊重?
如何组建管理团队,如何评估候选人确实是你所需要的?
哪些精益管理工具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
如何才能将这些工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罗伯特·B.康普著的《精益领导力(从传统组织到精益组织的转型之旅)/领导力新经典译丛》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回答了关于培养精益领导力和打造精益型组织的几个重要问题。本书不仅包含生动的精益领导力理论;还包含详细的训练方法。贯穿全书的精益管理知识库更是推行精益管理的组织领导者的工具。
自20世纪80年代精益管理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许多企业实践过精益管理,其中有些企业通过精益管理获得了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有些企业则一无所获。世界知名精益管理大师罗伯特·B.康普认为,精益管理的成败取决于企业领-导者是否具备精益领导力,打造精益组织,首先要开发领-导者的精益领导力。
罗伯特·B.康普著的《精益领导力(从传统组织到精益组织的转型之旅)/领导力新经典译丛》以弗里德曼电子集团下属查尔斯顿工厂厂长唐为主人公,讲述了唐及其管理团队从不理解、不接受精益理论到成长为卓-越的精益领-导者的故事。通过了解唐及其管理团队从优异到卓-越的转变之旅,读者可以学习到精益管理基本理念、实用工具和转型训练方法,从而将所在的组织打造成精益型组织。
本书适合一切想从传统管理者向精益管理者转型的企业管理人士阅读,也适合精益管理领域的咨询师和培训师阅读。
吉姆一遍遍地浏览着航空公司的杂志。25个月前,他荣升为弗里德曼电子集团的运营副总裁。从那之后,家里的事情他基本就不管了。他的妻子布里奇特独自完成了搬家工作,照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乔伊斯和小吉姆,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业,督促他们顺利考入高中。
上任副总裁后,吉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他不停地飞往各地视察集团下属的各大工厂。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处于晕晕乎乎的状态,说实话,他很惊讶,为什么这个副总裁的头衔落到了他身上。
此前,他事实上已经被前任运营副总裁解雇了,那时他还只是集团下属一家工厂的厂长。被解雇后,在吉姆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曾经的下属团结起来声援他,要求董事会重新考虑吉姆的任免。因此,在吉姆被解雇后不久,原来的运营副总裁被董事会解聘了,而吉姆则被请回来取而代之。
剧情为什么会出现反转?原因是吉姆打造了一支授权型的团队,他们之间的合作几近完美。吉姆的团队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准时交货率,还降低了成本。吉姆管理的工厂也因此成为集团中运营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工厂。当然,这仅仅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吉姆有着非凡的领导天赋,下属都对他忠心耿耿。此次解雇事件发生之前,吉姆并不了解他在员工中的影响力,直到他们团结起来声援他时,他才恍然大悟。
现在,吉姆每次视察当初待过的工厂时总会约见他之前打造的这支管理团队。经历过一系列的风波之后,这支团队越发生机勃勃。
吉姆为团队取得的成功而骄傲,但事实上,成功同样应该归功于吉姆。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团队成员才能团结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吉姆引导他们确立目标,带领他们克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是吉姆安静、谦逊、内省的人格魅力始终是成员们克服困难的力量来源。
这一趟旅程的目的地是目前集团效益最差的一家工厂——查尔斯顿工厂。吉姆还将在旅程结束后,会见一位著名的咨询顾问弗兰克。弗兰克曾经是吉姆的精益管理导师,他将吉姆培养成了集团最优秀的厂长。吉姆升任集团运营副总裁后,雇用了弗兰克,希望弗兰克帮助集团内各大工厂的管理团队做好精益管理转型。遗憾的是,有些工厂的管理团队成功转型了,有些却失败了。对于失败的团队,吉姆的处理措施就是解雇他们。这趟旅程,吉姆有点忧心忡忡,他担心还得再解雇一位厂长。
现在,我们还是别想那么多,静待下文。
2、查尔斯顿工厂厂长——唐
唐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典型的南方绅士。工作之余,唐精心打理着个人的产业,生活过得非常有规律。但是,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中,我们也嗅到了一丝“不精益”的味道。
唐,本名唐纳德·本杰明·斯皮尔斯,在家族中排行老五。斯皮尔斯家族在查尔斯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英格兰时代。
唐于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西点军校,是一位典型的南方绅士。和大多数南方贵族一样,唐继承了祖先留下来的土地和财富,拥有一座种植园、40英亩土地和一座乡村俱乐部。只不过唐所继承的遗产比父亲继承祖辈时已经少了很多。
唐的父亲在世时,雇佃农打理农场的生活和生意,只是从来没有真正赚到过钱。年景好的时候,偶尔有所收获;年景不好时,则亏损严重。所以,正像先祖们一样,唐的父亲不得不卖掉大片土地,以支付房产维护等相关费用。就这样,唐家的土地越来越小,房产越来越少。唐接手父亲传承下来的这些房子和农场时,暗暗发誓:家族财产的减少在他这一辈必须终止。
大学期间,唐与他的高中同学亨廷顿·埃丝特·波特举行了婚礼。唐和亨廷顿是天作之合,他们高中时便是好朋友,周围的人早就将他们看成“命中注定的一对”。
在哥特式的学校教堂完成结婚典礼后,这对军旅夫妇开始了新的人生。亨廷顿的理想是戴着白手套喝茶,过着诗意的人生。成为军官的妻子后,她的日子开始过得像蜜一样甜。
他们的婚姻基于爱情,但却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得那么热烈,而是平和的。他们相互钦佩、爱戴。他们也有激情,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支配欲望,希望能够支配所有他们可以涉足的领域。事实上,他们也几乎做到了。
按照规定,唐离开西点军校前,需要在部队服役五年。唐对此毫无怨言,他很享受这个服役的过程,甚至愿意延长服役时间,以帮助接替他的人顺利过渡,完成接班、训练等工作。(P2-6)
打造精益组织,领导者必须先具备精益领导力。
我是精益管理的实践者,在这个领域深耕了将近30年。我认为,精益不仅仅是关于消除浪费、节省成本的方法论;甚至也不仅仅是关于更好地关注客户需求的方法论;准确地说,精益是一种领导方式。
换句话说,只有组织的高管真正接纳了精益思维并且付诸实践,组织才有可能持续推进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成功与否,与是否聘请了顾问无关,与是否做了很多改进无关,与是否提高了产量无关,甚至与是否拥有黑带大师也无关。
没有精益领导者,就没有精益管理。
我经常会在博客中探讨领导风格向精益转型的话题,结果有很多人关注这些话题。于是,我用小说的写作风格将这些话题串了起来。之所以采用这种写作风格,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希望能够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创新;二是大多数人更喜欢听故事而不是听教科书式的宣讲。
这本书是为高管人员准备的,但是其他管理者也能从中受益。如果你是一名组织的高管,那么不要因为本书像小说一样的写作风格而影响你的阅读体验,本书的价值在于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
本书探讨了传统领导者向精益领导者的转型之旅,也探讨了传统组织向精益组织的转型之旅。书中的主人公叫唐,一开始,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用非精益的工作方式管理着精益型的业务。随着故事的进展,唐和他的管理团队从擅长指挥与控制的领导者变成典型的精益领导者。
当他们意识到员工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时,便放手让员工处理事务。他们也逐渐意识到,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激发员工的潜能,让他们为自己的绩效负责。
他们还弄明白了“管理”和“领导”的区别。很明显,过去他们把自己的职业生涯都花在了“管理”上,但是同时又美其名曰“领导”。
慢慢地,唐和他的管理团队有意识地放弃那些让他们忙乱不堪的决策任务,把这些任务的决策权授予具体执行任务的人。
他们开始关注根本性的决策,应对危机和市场变化,愿意花更多时间了解行业和技术的未来,腾出更多时间思考和学习,为未来做好准备。
在唐最脆弱的时候,他的老板跟他说:“除了搭高台,你不应该干任何事。”当时,他并不明白老板的意思,但是现在,正像本书结尾所说的,唐掌握了搭高台的诀窍。
总而言之,精益领导者是我们最喜欢的领导类型,他们使一切变得更好,使组织变得更繁荣,助推组织打造出更好的品牌影响力和凝聚力。
我相信你会喜欢这本书的。
精益管理是当今的时髦语,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部门如何实现精益管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要实现精益管理,领导力是关键,“没有精益领导者,就没有精益管理”,本书以故事为铺垫,明确了精益领导力与精益管理的关系,引出了精益领导力与精益管理的知识点,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阳玉龙 东风日产制造总部总部长、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顾问
95%的精益管理变革都是因为缺乏来自高层管理者的支持而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精益领导力的重要性。本书提供了精益领导力的训I练方法,既能帮助管理者培养精益领导力,也能帮助组织实现精益化转型。
曹晖 用友网络机械行业总监、空巴读书会发起人
本书通过生动的故事阐明了精益领导者是如何帮助管理团队及其所在的组织做好精益转型的。我建议读者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阅读这本书:一是吉姆、乔治、弗兰克是如何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来推动主人公唐的转变的;二是唐是如何完成自己的蜕变之旅的;三是书中贯穿的“精益管理知识库”是如何为组织的精益转型服务的。
付小江 卓越运营研习社创始人、美国质量协会资深会员
组织精益转型的难点就是,如何让所有的人步调一致地运用精益的原则、系统以及方法。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到通过培养管理团队的精益领导力,组织能更顺畅地实现精益转型,打造卓越团队。
刘宗昌 亚新科集团精益经理、《精益的传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