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随心点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简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独步红树林

当我望见竹塔村东头一片苍郁的红树林时,心跳顿然加快了起来。我飞一样跑到了那宛如巨大的绿绸缠绕的海滩,感觉自己一下子置身于一群群纷披碧绿秀发的窈窕少女中间:啊,红树林!这就是我梦中见到的红树林吗?此刻,它们柔曼的身腰簇拥着我,使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抚着这暮春近午带着雨后露珠的叶子。我看见,它们或低矮地贴近泥土,粗细密集的枝干展现着丰韵;或立于淤泥却卓然着沁人的青翠,一簇簇,一丛丛,高矮不一,延绵成壮观的护卫林。挤挤挨挨的须状根,或倚靠,或倾斜,却极有规则地排列成绿茸茸的原始丛状。有的叶瓣中间还长出十六七朵的小花,未开放的则形成嫩白花苞,细细的芽儿呈青绿如雏鸟嘴般,探出尖细的头,,显得异常有趣。

因为刚下过一场大雨,云像从天际往下滑行而留下的踪痕,软软的,铺着层叠的棉花,垂挂在半山腰;又随着山道蜿蜒漫向海滩,晃动着轻轻的薄纱,飘浮着浓浓的绿意,天空也压得极低,与耸立的红树林一起,把远处、近处早已来到这里观赏的游人们的脸染得红红的、粉粉的,又在惊喜中显得笑意盎然。

多么会心的一场相遇。当人们相遇时,只是眼角眯起,点了点头,便三三两两地消失于栈道的转弯处,向更深处去探寻红树林的秘密,周围马上寂静了下来。我呢,仍只听到自己的心跳,以及偶尔掠过不知名的鸟儿啾啾的声音;还有雨后倾注着无名英雄心力而建的坚实木栈道,脚印铺上时也是湿漉漉、轻悄悄地。有时,被两边延伸出的太自然珍贵的生命体所包围,我不知何处是尽头,弯弯绕绕中,也不知哪里是起点,静谧的天地中,只剩下我与蔓蔓的红树林,在诉说各自的心事。我一会儿用目光凝视枝干,顺势也轻轻拍拍它,一会儿忍不住去嗅嗅可闻到的花蕾。我发现有些枝干的线条很粗粝,但并不妨碍它生出柔软之心,结节处竟顽强倔强地斜立出叶子,像在跳着独步的芭蕾;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的两边红树林,有时会伸出如心形的手臂,将人包围在里头,穿行中,低矮着身子才能走过它们故意设置的浪漫廊道,让人仿佛进入绿色的殿堂。而此时,谁还会去顾念绿莹莹的天地底下,竟是混浊的泥土?如果抛却木栈道,最初借助于小舟行驶,晃悠悠中,身边掠过的更是“清风明月撩知己”的惬意情致吧?到处水光绿影,到处金鳞玉屑;注视着扎根于淤泥中,仍傲然挺立的红树林,我生出钦佩之心!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唯一的木本植物,它能有效净化海水,为海鸟及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与美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造陆、护岸、护堤的功能。涨潮时,它们常常被海水淹没,只剩下树冠露出;落潮时,它们与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革质的叶片,闪耀着哲人的光芒。哪怕雨后,湿地泥浆更加杂浑,但它们却从不急躁,身上始终洋溢着钢铁般坚毅的色泽,如一群勇敢的战士,守卫着僻远的家园。  栈道上不时落满黄色的叶子,斑斓中,恍如秋天的写意画。这些枯枝花叶掉人泥土,会为很多的浮游与底栖生物提供大量的饵料;而底栖生物又为候鸟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大自然总是这样生生不息,互相养护与依靠着,形成极有规律的物种遗传资源,构成一个巨大的基因库。谁也无怨,谁也不必多争,一切都顺意自然。突然,我看到一种如“笔状”或“筷子状”的种子,它们静静地躺在那儿,并不畏惧人好奇的触摸。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胎生苗,它们从红树林的母株上吸收营养,利用胚茎上的皮孔呼吸,直到成熟脱离母树,而后尖尖长长的像小锥子般扎入泥土,几个钟头即可生根;潮来潮往,密集发达的根系,逐渐形成稳固的支架,使它们在光阴的流逝与海浪的冲击下始终屹立不动。而有的小苗运气差,没有办法立根,会随着海水漂,随遇而安地直至找准合适的时机,看准了,铆足劲儿,而后生长成另一片苍郁的红树林……有的则要漂流长达数月,它们有着最本能的求生本领与顽强意志,继承着红树林家族优良的传统,默默无私地保护着人类的家园;更为神奇的是,有时从母树落下的幼苗平卧于土上,也能长出根,扎入土中。

红树林就这样成为海洋与内陆之间一道道天然的屏障。而脆弱的人,怎么能比得过它们对曲折环境的适应能力?

云,时而柔绵,时而羞涩,时而飘逸,都不远不近地跟着,高过头的红树林使我抛却了凡俗与忧念,一路与它们对吟。隔一段,都有别具匠心建筑的空旷看台,可见四周弥漫的田园风光,鱼塘、湿地、远山……滩涂中的跳跳鱼,它们有着隐身泥土的快乐,时不时也想欣赏自己跳跃的姿势;还有那些早已扬名远播的竹蛏、泥蚶、青蟹……这片自由养生的圣土适合它们居住,使它们与丰富的农产品等资源共同组成五彩斑斓的世界。远眺中,心旷神怡,我不禁想到,从古至今,大海总是给予人类广阔无私的帮助,“以海为田”“藉海为活”“以鱼为粮”,依靠着大海丰富的生物资源,繁衍生息。而地球,这个唯一拥有大量液态水的星球,吸纳着一切自新与防护调节的宝贵资源,诸如红树林。在工业化开发与保护环境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这一处海滩上,横亘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海底红树林,看那些展翅翱翔的白鹭、苍鹭、黑尾鸥等争相做着常客,沿途中还看见斑鸠、苦鸡在较高的树上筑巢、安家,刚出生的雏鸟怯怯地叽叽喳喳,窝在树丛中……不远处,一群野鸭在水里活泼地追逐……

如此美好的境地,让人身心泰然。我不禁又大步往前,顺着红树林自然生长的态势而建的木栈道,左弯右拐,终于找到了出口……

我来到的这个神圣的地方,即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我国北回归线北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红树林天然群落;也是福建省南亚热带海湾面积最大、组成种类最丰富的自然群落……我也记下了这些生生不息的植物:秋茄、木榄、白骨壤、桐花……它们不但调节着空气与气候,抵御强劲的台风,还可做木材、薪炭、食物、药材、化工原料……

红树林,红艳艳的内心燃烧了多少内核,奉献着多少春秋。

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只要有人的地方,总是演绎着饶有风姿且充满艰辛苦乐的故事;而今,我要说,只要有红树林的地方,人们总是安乐祥和,祈盼最美的人类天使。

我赞美您,心中的红树林!

P5-7

后记

有时想想,写作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呢?在我很小的时候,那种对于生命与孤独最初懵懂的体验,其实就夹杂着细微的思考,不知未来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在更大一些的时候,夜晚的一扇窗口,仅能看见一小方的夜空,一个人伫立,星星与邻屋的黑瓦安静地在那一刻陪我。

忆及往事,当人无法去左右自己最初命运的时候,面前会出现诸多曲折的弯路,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生活经历上的,那些细碎的点滴,后来都汇聚成一张人生大图,会使你在一路颠簸与摸索的过程中明白:哪些是闪亮的珍珠,哪些是历练的礁石。庆幸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它们凝注于我的内心,化为倾诉与力量;特别是那些帮助、鼓励过我的老师与编辑们,他们都无私地给予我精神汲养与面对困难的勇气,由此也让我明白,文字的温暖,抵达心尖柔软的领域,只有深爱它的人,才可以体悟它的美,它的深沉,它的博广,它的典雅。

当我试着用我的笔写下一篇篇力求清新旷远,或敦实素朴、磅礴幽婉的文字时,其实背后倾注着一次次攀登的艰辛;一个个生命瞬间的体悟;一回回晨曦光明的祈盼……当我投入大自然,喜欢用脚丈量平实的山路、淳朴的泥土,用心去感知那些山水桥梁,那些鼎立千年而不屈的风物史迹,它们身上蕴含的自由飘逸、隐忍坚毅、刚正不阿等品质,对于渺小的个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心灵启迪与震撼。

近年研读史书及经典诗文,对我影响很大,透过一件件风云斑驳的史事,透过时光淋漓尽致的影子,我看到丰富的历史、凛然的风骨、饱满的才华、悲怆的伤痕,在我的案头它们陪伴着我掂量人生的厚度、生命的广度。对于写作,勤耕、笃实、净远一直是我个人的追求,常谨记“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散文创作的要义自认为要“传神、真挚、自然”,无论是写入、叙事、摹物、传记,在谋篇布局及语言的变化离合上,自有随心、用心点染所在。文章之气韵,犹如流水,须浩荡而下,文气则奔腾万里;中途有时遇石阻流,如何巧妙构思、笔锋一转,就可波澜丛生,文思涌泉……写作是一门大学问,而今,我刚刚敲响它一些细微的音符,这音符,有时让我仿佛看到广垠无边的大海——

浪,冲击于礁石,发出嘭嘭的声响,飞溅四处,如利箭射向空中,而后快速飞腾下落,汇入海中,缓退,再涌进:冲击,破裂,完整,再沸腾……哗,哗,嘭,嘭,这一幕幕交响曲多像人的一生呀。那些小浪花,有的长出自由的手臂,有的长出聪慧的眼,有的勤劳,有的善良,还有的尖锐,它们都在浪的包容下,隐藏心底秘密,但奔泻着永无止息。碎浪永远没有重合的身子,总是被四方源流汇成不同分子,推着历史随之行进……

这何尝不是我写作与生活的一种状态呢?既然生命际遇让我选择了这支神奇坚韧的笔,我愿勉力,将它擎举到人间的高度。

2017年4月

目录

第一辑 山迹水痕

 春天序曲

 独步红树林

 古囊峢巘

 黄山迷雾

 春天的延寿溪

 风雨宝带桥

 初溪的面孔

 夜宿土楼

 温暖的人间烟火

 我想歇歇,来龙山

 方山纪游

 天鹅洞里觅乾坤

 叠石飞梁万安渡

 宁海初日

 蔌芦春声

 灵山探秘

 七境茶缘

 幽境中的龙兴禅寺

第二辑 岁月如歌

 风华绝唱冷红生

 高文雄笔论天演

 挺笔荷枪 清风傲骨

 那些远去的斑驳背影

 “十八坂”的前世今生

 光明港之歌

 谁家渔排风波里

 悠悠古韵话浮桥

 涤头乡愁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狮城”的传奇

 闽江边

 云

 相遇

 闪光的碎片

 家乡的雨

 梅城漫忆

 童年·回忆

 记忆中的年味

 父亲

后记

序言

简梅喜欢读书,酷爱诗歌,一直勤于写作,作品以情感的醇正和独特的表现令人赞赏。近些年来,她投入散文创作,以观察细腻、文字清俊见称。她的这本散文结集,正是以一个诗人之笔,随时间的河流用心勾画的产物。因熟悉的缘故,有一个时期,我曾留意过她陆续发表和在省内外获奖的散文作品,感觉思路矫健灵动,行文委婉绵密,因而也相应给她更多的点赞。而她,似乎也在散文领域找到了能极尽随心点染、自由抒发的路径,写得愈来愈多。现在,这本汇聚自然风物、历史文化、宗族血脉等诸多方面的集子,便是一个明证。

此书出版之前,承她信赖,用电子邮件发来让我先睹为快。细读之下,我发觉,在这本散文集中,她不单以诗人的角度凝视她走过的地域景观,还以一个在场者的身份深入探寻了各个地方的文化品性。艺术的触觉,常常伸入到被人忽略的生活角落和人生细处,并以其特有的敏感和细腻,绘影传声地勾画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精神联系。

写诗的人写散文,常有活泼自然与典重高雅互补之妙,以及行云流水与跌宕起伏相融之趣。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简梅似乎也是以这种追求来写散文的,但却是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来完成自己的创作,令我刮目相看。例如,有一次,她应邀为一家报纸采写大翻译家林纾的稿件,前后自行去林纾故居数次,又四处搜集、购买林纾的作品和资料,两个月了,仍迟迟没有动笔,直到半年后,才交出一篇不足四千字的文章。我得知后问她为什么,她说,这么大的历史人物,没有做到充分了解,怎敢轻易动笔!

老实说,要全面评介简梅的散文还为时过早。因为从客观上说,简梅的散文数量还不算多,但她的作品中闪现的灵感与简洁的笔法,以及她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引起读者注意的却不少。《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福建文学》《福建日报》等都曾在副刊显著的位置发表过她的作品,其中就不乏精彩的段落与独到的见解。因此,我在这里想说的也仅是个人的读后感而已。

首先说这本散文集有着鲜明的特色,即观察细腻,情感丰沛。应当说,她的文学原乡是其生于斯长于斯的福州长乐,乡愁如歌亦如诉,这使她最终得益于这些曾经的难忘经历和感受,从而不吝笔墨,陆续演绎了这块土地上的民风民情,如《梅城漫忆》《记忆中的年味》《父亲》等篇,读者不难看到,她总是在细微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原本的色泽与诗意,在自我情绪的细腻表达中营造一种温暖、柔软、亲切、动人的情愫。尤其是对于生活其间的亲人、朋友,情感互通,手足并胝,每每忆及,寄予更多的是一种悲悯与感叹。这些写实性的文字,也为简梅的散文写作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当她有机会深入省内外不少地方采访时,各种新的题材、新的人物陆续走入她的视野,文字充满了蓬勃的现代感。而《春天序曲》《独步红树林》《方山纪游》等,均能让人看到她笔端的万物,各有其灵,尽善尽美。在这类作品中,我较为欣赏的是简梅时常能在写作中脱开所谓芸芸女子的一员,特立独行地以一种心灵的伟岸去观察和接触事物,如《古囊峢巘》《我想歇歇,来龙山》等。另有一篇《闽江边》,写得尤为动人。文中,当作者立在视野开阔、江面雄浑的闽江大桥上,“对着桥下滚滚不息的江水,看着两岸灯火,万千渺小的心也随着江上徐徐的风以及摇曳的浪逐渐平息下来”。这时她继续写道,闽江“似乎它懂得我无尽的伤悲,像我至亲的亲人。它用滚烫的江水抚平我的忧伤,并让我深知时光与个人的境遇其实就是那川流不息的水,无论你经历了什么,它始终一如既往地流淌,从未停歇它的脚步……”其实,这本散文集中也有不少对溪、河、桥、山、海以及对四季中景物的描述,她似乎都是用女人的天性去勾勒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又引出她的忧思所在,颇能给人思索与回味。这,恰恰也构成了她散文的另一特色。

事实上,简海确非一个只会在柔软处低眉吟唱的小女子,她写山写水又总是脱开山水,用丰富的意蕴去表达她对人生真切的感受,例如《春天的延寿溪》《初溪的面孔》《风雨宝带桥》等篇。而当恢宏的历史和人物来到她的笔下,她更是不让须眉地常常在对人物或事件的回溯中,感叹文化兴衰,探寻历史幽微,在强烈的文化反思中彰显出作家的使命与担当。其中《风华绝唱冷红生》《高文雄笔论天演》《挺笔荷枪清风傲骨》等篇,尤其写得风骨凛凛,缘情悉理,让丰富的想象飞翔于历史与现实之间,集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达于一体,充分彰显了她文化类散文方面的知性品质。除此,在反映家乡、异地人家的生活变迁和习俗的作品中,简梅也常常能从优美的文笔中,引申出对于生态、对于生命和生活意义的思考。在描写这些景色和日常生活时,文字有着特别的质感和温度。因此,无论是八闽风情,还是外乡习俗;无论是时令节气,还是地理物候,简梅都以一种深情融入,并以一种自豪与热爱之情,淋漓于笔端,粲然于纸上。

无疑,简梅的散文印证她作为一个女作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细细品味.作者无论写景还是记人,笔墨姿态总是浓淡相间,轻重适宜。但是,她的作品也存在文意转折不够自然、有些作品结构松弛、表达上有晦涩的痕迹等不足。我相信,随着简梅写作的不断拓展,各种新的题材、新的人物还会陆续走入她的视野,加之她对文学真谛的执着追求,她的散文创作当会步入新境,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7年5月写于福州

(朱谷忠,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家)

内容推荐

《随心点染》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三十余篇优美散文。

简梅的散文印证了她作为一个女作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她勤于写作,作品以情感的醇正和独特的表现令人赞赏。近些年来,她投入散文创作,以观察细腻、文字清俊见称。她的这本散文结集,正是以一个诗人之笔,随时间的河流用心勾画的产物。

编辑推荐

在这本《随心点染》中,作者简梅不单以诗人的角度凝视她走过的地域景观,还以一个在场者的身份深入探寻了各个地方的文化品性。艺术的触觉,常常伸入到被人忽略的生活角落和人生细处,并以其特有的敏感和细腻,绘影传声地勾画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精神联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