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房子和高收入,我们也要生二胎
访谈对象:朱女士
引子
小朱是一位80后,也是独生女,目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两个儿子,一个三岁半,一个一岁整。她来自大连,先生来自河南农村,两个人大学毕业后都留在北京工作,户口都在北京,都是单位的集体户口。尽管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十三年,他们却一直没有买房子。尽管搬过几次家,但他们依然觉得幸福满满。尽管都在职场打拼,她和先生还是选择生二胎。小朱说,作为一个独生子女,她从来没有体验过一家四口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感觉,从小就是一家三口过日子,童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自己的伙伴,她总喜欢和爸爸妈妈腻在一起。
小朱在我眼中一直是战斗力特别强的姑娘,累不垮,压不塌,似乎多少困难摆在眼前都能克服。每次见到她,她总是一副干练、轻盈的样子,语速快,动作麻利,待人热情。直到那天晚上,我无意间看到了她的一条微信:老人、孩子、工作、喂奶、生活、事业,各种事纠结在一起,如何取舍?谁来分担?情绪低落,忽然,想放弃点儿什么,我是娃妈我怕谁?——才发现,这个小女子,年纪轻轻当了两个娃的妈妈,还在职场上拼杀,肯定有诸多不如意,生活中有一堆线头要整理,孰轻孰重,又该何去何从?于是,我约了她。
那天,我们聊天的地方在她单位附近的一家中餐馆,中午她的休息时间有两个小时,我又早到了一个小时,她把时间都给了我。餐馆人多嘈杂,她的声音却充满了力量,在我耳边一下子压过了所有的嘈杂声。
主人公自述
二宝来的那一年我刚刚辞职
孩子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一定会和你商量日子。我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是我刚刚辞去一份工作了十年之久的工作,入职新单位刚刚两个月,工作铺天盖地而来,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内容。那其实是一个忙乱的早晨,前一天刚刚熬夜加班到夜里两点,早上起床的时候觉得头有点晕,肚子有点恶心,还以为是自己工作太累造成的,后来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大姨妈已经错过多日,原来是“小宝贝”来了。
我想过要二胎,但没有想过这么快。
我和我先生都是80后,他是河南的,家里还有姐姐和妹妹,我是独生女,我们符合国家“单独二胎”的政策,但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我先生在一家大报社工作,是一个版面的负责人,我原来也在一家报社工作,这几年,纸媒闹着转型,我被安排到报社的网站当编辑。我们网站的名字听起来很响亮,其实一共就4个正式的工作人员,我名片上的头衔是“总编辑助理、编辑部主任”,听着挺吓人,但其实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什么都要自己干,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面对唯一的领导,工作内容无非是坐在电脑面前粘粘贴贴,根本没有什么活动策划,没有挑战性,也没有什么生命活力,更没有什么趣味性。每天从家到单位来来回回,觉得生命就是一个无谓的重复。更重要的是,薪水还少得可怜,一个工作了十年的老员工,工资条上的工资才3000多块钱,这些说出来,能吓您一跳,但事实就是如此。我得承认,当初来这家报社工作,很大的原因是报社能解决北京户口,很多人拿到户口就跳槽走了,我在这个地方已经勤勤恳恳地奉献了十年最好的青春韶华,目前的薪水别说买房,就是养活一个孩子都难,但是辞职的决心我一直没有下。
P1-3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生二胎胜过请个老师。《我要生二胎》一书的价值不言而喻。
——孙云晓(著名教育家)
生二胎是选择,更是一种责任。在你想清楚之前,请读读这本书,看看他人的明智之举或前车之鉴。
——宋少卫(青少年教育心理专家)
父母留给孩子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就是他们的兄弟姐妹。
——柏燕谊(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
如果你找不到其他方法去享受一次马斯洛说的“高峰体验”的话,那么生二胎应该是最能让我们自我实现的一件事情了。
——马骋(心启航公益负责人、心理咨询师)
痛与爱的回响
李桂杰
职业女性,想要二胎,就必须付出代价,生孩子不能削弱自己的职场斗志。
有人问我,生老二,如果老大不同意怎么办?我说:生孩子不是老大决定的,让他去做这个决定,孩子怎么能懂呢?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孩子。
所谓兄弟姐妹,就是这样的吧:小时候没啥事儿,一起陪伴一起成长,长大后有啥事儿,一起商量,一起承担。
“如果敢流掉老二就断,各过各的,以后再也不来往,你就当没有我这个妈。”母亲态度的决绝,让我无法再做出流产的决定。
带孩子的过程就像喝咖啡,总要苦一阵子,涩一阵子,才会甘来。
…………
这本书中每个人物都是真实的,内心独白和观点也都是真实的。作为作者,我和苇芳力图采取新闻写作的笔法,经过认真细致的采访,用心倾听,试图复原这些人物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希望能够准确地呈现出每个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每个家庭面对生二胎这个问题时的抉择瞬间。
书中的家庭,为了生二胎都有不同的故事和人生,选择生二胎的这些女性,她们中有的是职业女性,在家庭职场两头进行拼杀,她们自尊、自信、要强;有的老大生病,比如自闭,比如被意外烧伤,作为母亲,她们承受一般人不能承受的心理压力,生下老二,便带来许多安慰和欢喜;有的因为生老二,引发婆婆和妈妈的家庭大战;有人意外怀孕为生二胎东躲西藏;还有人因为家中老人执意要求生二胎,夫妻选择离婚……这些人生故事笑中带泪、喜悦中有悲、爱中有隐痛,一幕幕悲欢离合,一曲曲人生跌宕起伏的歌,是时代的底稿,也是70后、80后年轻人心灵深处的烙印。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计划生育有它出台的特殊历史背景,作为党的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全国严格执行。2015年10月底,我国宣布“全面二孩”政策到来,这点燃了很多人新的希望、新的家庭梦想。很多人在等待,很多人在观望,很多人在犹豫,还有很多人义无反顾地选择生二胎。
我们希望,身为父母,不管怎样选择,这本书都有你寻找并愿意聆听的故事,这些人的倾诉会与你的心有所共鸣。
是的,我们要生二胎,我们爱孩子,爱生活,爱自己,爱这个世界。
不妨看看这些故事,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2016年金秋于北京枣营南里
李桂杰、廖苇芳所著的《我要生二胎(当代二胎家庭访谈实录)》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采取新闻的笔法,作者经过认真细致的采访,用心倾听,复原了二胎家庭在面对生二胎这个问题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准确地呈现出每个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每个家庭的抉择瞬间。第二部分通过采访专家来讨论关于生二胎、二胎来了亲子关系所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对已准备生二胎的家庭提供了十条锦囊妙计,以帮助准二胎家庭做好迎接二胎的准备。
带孩子的过程就像喝咖啡,总要苦一阵子,涩一阵子,才会甘来。为了生二胎,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当二孩来临后,又该如何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呵护老大“失去”父母关爱的幼小心灵?如何引导大孩去关爱弟弟妹妹?面对两个孩子,父母的爱又该如何平衡?书中每个人物都是真实的,内心独白和观点也都是真实的,全书还原了每个家庭面对生二胎这个问题时的抉择瞬间及二胎来临后,各个家庭又是如何应对的。在李桂杰、廖苇芳所著的《我要生二胎(当代二胎家庭访谈实录)》一书中,每个家庭都很典型,她们有各自的苦涩、艰辛,但最终却都因为二孩的到来使一家人关系更加亲密、更加和谐而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