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在迅速滑入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体制的时代。互联网金融使这一进程呈几何级数加快。与此同时,经济的投机性、市场泡沫破裂的风险性、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不断膨胀。于是,对无限递增的数码空间进行监管、对迅速增值的金融权力进行约束的呼声也渐次高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奇主编的《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应运而生,旨在把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纳入法治轨道,对网络互动中产生的涨落和混沌进行有序化处理,为新式商业信用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2016年第2辑总第5辑)》为2016年第2辑内容。
金融服务以及各种衍生产品在深度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也增大社会的流动性、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因此,互联网金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电子信息技术加自由竞争,还应该把金融与公权力的微妙关系以及适当监管的必要性纳入视野之中。对于金融而言,最基本的监管就是法治,互联网金融尤其需要拥抱法治。没有法治,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而降低的融资成本就有可能因其他类型的交易成本增高而被抵消。许多奇主编的《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以及相关研究的宗旨,就是要防止微观合理性与宏观不稳定性之间形成短路联接现象,为“互联网+金融”的各种经济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制度保障。
《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2016年第2辑总第5辑)》为2016年第2辑内容。
慎思篇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反垄断问题
互联网金融:产业政策、风险监管与反垄断
论大数据对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以互联网金融为视角
网络效应与即时通信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相关市场界定
互联网金融反垄断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
审问篇
公益信托与众筹: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
众筹应用于市政发展的可行性探讨
纽约州虚拟货币许可条例
美国比特币洗钱行为监管漏洞及其制度改进
笃行篇
论适合交易原则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适用——以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为视角
简评特定资产收益权的性质及其质权实现——第53号指导性案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