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大宋朝从建国到灭亡前后历时三百多年,但在这条不短的历史阶段里,宋代百姓整体上还算过着一种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也是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大宋朝正是汉服大发展的一个时期。
不过下面这篇文章给大家详细介绍宋人的汉服发展历程,只能将宋人服饰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几种拿来讲述一下,让大家认识一下宋人的服饰审美观,知道他们都穿戴成何种样子。当然啦,穿戴这种事,还要“从头说起”。
是谁让乌纱帽展开了翅膀
“上朝啦1“上朝啦1这是平常的一天,不是年节,不是法定假日,不是皇帝的千秋寿诞,也没有重大活动。一大清早,睡眼惺忪的官员们正聚在文明殿(后改名文德殿)前等着觐见皇帝。这时候,他们一排排、一队队涌入文明殿,班分文武、位列尊卑站到了大殿内皇帝的御座阶前。
“嗡嗡,嗡嗡嗡……”殿中传来一阵阵窃窃私语声,其实这只是官员们正在例行每天早上的“公事”——传播八卦、交流心得。大宋皇帝这时候走了出来,升上御座。下面的声音低了下来,暂时安静了。但是没隔多久,嘁嘁喳喳的声音又响起来,让皇帝直皱眉头,恨不得伸手去捂住额头。现在他的手中要是有一根金箍棒,恐怕就要一棒子打过去了。不过不行,他手中没有棒子,也不能把文武百官全都打死。“得想个办法才行!”皇帝望着台阶下大臣们个个摇头晃脑,头上乌纱帽旁边的两根硬翅微微摆动,心中有了主意……
几天后,大宋官员全体更换官帽——也就是他们平日上朝戴的乌纱帽。新官帽发下来,大家一阵惊奇:帽子还是黑纱做的,内衬了骨架,黑纱涂了漆,显得很硬挺。但帽子两边的硬翅却变成了向外平伸展开,而且足足有两尺长,活像两只翅膀!
“这是最新流行款式?”
“难道又要有什么新政策了?”
大家纷纷猜测着。
又上朝了。皇帝高坐在御座上,心里乐开了花:他看到大臣们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生怕帽子探出的硬翅相互碰撞。那位大概有点憋不住了,转头想对旁边的人爆料点最新八卦,谁知硬翅立刻颤动起来,在人群中显得异常扎眼,吓得他赶忙规规矩矩站好。
“陛下圣明!”大臣们当然已经明白了新官帽的作用,忙大拍马屁。坐在御座上的皇帝心中也是一阵得意。这乌纱帽其实从东晋时就有,开始时两边只有垂下的纱布软脚,后来才变成金属丝框的硬翅。再后来隋文帝杨坚给它做了一次形象代言,率先垂范戴上了乌纱帽,让它一下子身份倍增,成了官场流行的款式。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继位,更是大力提倡,要求“自今以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现在新皇帝正式把它定为官帽,并因为做了一点小小的改良,从此杜绝了百官上朝时交头接耳的现象。这也算是一点新贡献吧!
那么这位给乌纱帽插上翅膀的皇帝是谁?他就是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当然,前面的情节只是虚拟一下,让您容易理解当时的情景。不过您现在是不是能想象出大宋官员们头戴平翅乌纱帽的样子了?至于宋朝男子的其他首服(头上戴的服饰),还有帝王官员专用礼帽冕和冠,以及普通的曲脚、交脚幞头(又称折上巾)和幅巾,就不多说了。
中单穿在外,那就叫褙子
现在,您可以继续发挥您的想象——早朝结束,出了皇宫,穿大街走小巷,放眼望去,街市的繁华已经让您的眼睛不够用了,男男女女的穿着打扮更是让您目不暇接。看着看着,您可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走在街上的男男女女只要有点身份,大都穿着一种类似的衣服——宽袍、大袖、对襟、长裾(衣襟),不过衣服的两边从腋下开始就没有缝合,而是敞开着,像后来旗袍的分岔。只是这分岔两边都有,而且高得吓人。
其实,这衣服叫褙子,不仅官员和平民百姓穿,皇帝也穿——刚退朝,皇帝回后宫换了便服,也会在外面套一件褙子。而且不仅男人穿,女人也穿,还穿得更有特色。
说起这种褙子,宋朝时候最流行,后来明朝时也穿。但褙子的名称,是很早就有了的。根据《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衣服部》的记载,秦二世曾经下令让官员们在上朝穿的官服外套上褙子,那是一种袖子较短而宽大,长度和衫子差不多的衣服。后来在隋朝和唐朝的宫中也有褙子流行,那褙子的袖子只有半臂长,有点像今天的半袖衬衫。到了宋朝,褙子的袖子加长,女性穿的比里面的袍服衫袄袖子还要长,而且衣裾也越来越长,盖到了脚上。
关于褙子这个名称的来历,宋代人还有一种说法:其实褙子就是婢子。因为这东西最早是给身份低下的下人穿的。婢子身份低下,常常站在主人的身后,所以这东西就有了个名字,叫背子,也作褙子。其实,褙子在宋朝时是中单(套在内衣外面,衫袍里面的衣服叫作中单,相当于衬衣)演变而来,穿在外面,就成了褙子。
整个宋朝褙子都是上下风靡、男女通用的时装,不少文献对它有所记载,《宋史·舆服志》甚至把它规定为“女子在室”(未嫁女)和“众妾”的常礼服。不过在北宋末年,褙子却还背负了一项罪名,成了亡国的象征呢。
原来,褙子前面用对襟,不用衿纽——就是不用带子或者纽扣系住,叫作“不制衿”。然后巧合就来了:北宋亡于金,金、衿同音,“不制衿”岂非就是“不治金”?于是乎褙子的罪过大了——大宋要不是从上到下不分男女都穿褙子,怎么会被金国灭亡?于是乎褙子就被定下了罪名,叫作“服妖”,就是说穿着妖异。而且根据古代人的见解,凡是有人穿了奇装异服的时候,就一定预示着有不祥的事情要发生!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