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争事典(MOOK40)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指文烽火工作室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浩浩汤汤的九曲黄河,在华夏的北方写下了一个巨大的“几”字。这个“几”字右部的竖弯钩划分了四个重要的地理单元。那一竖划开了今天的陕西省和山西省,但战国时没有这个行政区划,他们管黄河以西之地叫“河西”,把黄河以东的地方称为“河东”。那弯钩的一横把今天的河南省分为两部分,黄河以北部分叫“河内”,黄河以南的地盘叫“河外”。

眼下秦国早已得到整个河西,白起在伊阙歼灭韩魏联军24万后又拔5城,让秦国的版图延伸到雒阳以西的河外地区。如此一来,与河西隔河相望的河东之地自然成为秦国君臣的新目标。毕竟,河东给秦人留下了太多复杂的回忆。

春秋时,秦国先君穆公护送晋公子夷吾(晋惠公)回国登基。晋惠公许诺以河西五城为谢礼,事后却赖账。晋国闹饥荒,向秦国借粟救急。秦穆公君臣不计前嫌输粟于晋,船队从当时的秦都雍城到晋都绛城首尾相连,史称“泛舟之役”。次年,秦国饥荒,晋国丰收,秦请粟于晋,晋却恩将仇报。秦人怒而兴师,在韩原之战俘虏晋惠公。晋惠公不得不割让河西五城,秦国东界开始到达黄河岸边。

那些曾经前往河东晋地赈济的秦国吏民,对晋惠公君臣的人品不齿。后来秦穆公助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回国即位,才留下短暂的“秦晋之好”记忆。但他们不会想到,就在穆公之子秦康公即位的第一年,晋国竟做出更恶劣的毁约行为。

晋襄公去世,晋卿赵盾原本派大夫先蔑、士会迎接晋襄公之弟公子雍接任晋君,后改变主意决定拥立襄公之子夷皋(晋灵公)为君。秦康公不知晋国已经另立新君,派兵护送公子雍返晋至河东的令狐。赵盾居然率军偷袭,大破秦师,是为令狐之役。

从此以后,秦晋两国频繁交战,晋以富庶的河东地为根基,不断征服河西的要点。三家分晋后,魏国依然把伐秦作为基本战略,不仅夺取了整个河西,还侵占了关中平原东部……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两片土地写满了秦魏兴衰之玄机。从晋惠公向秦穆公献河西地到魏文侯派西河守吴起夺秦河西,从秦献公东伐河西地到白起挥师攻打魏河东,秦魏的国运在百余年中不断流转。毫不夸张地说,秦得河西才能国安,秦不得河东则难以平天下。这主要是因为,河西与河东恰好是秦国的军队与商旅进入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

河西地偏南的部分位于关中平原与函谷关的过渡带,这个方向正对着豫西通道,即秦与晋等东方诸侯反复争夺多年的崤山函谷关通道。河西地偏北的大部分地盘则与河东地区隔河相望,对岸恰好是秦国东出的另一大路线——晋南豫北通道。魏国西河郡横跨多个地理单元,恰好把这两条通道都堵死了。对于秦国而言,无论是保卫关中腹地不受侵犯,还是东出讨伐中原诸侯,都不能不打通崤函与河东两大交通线。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不是别的,就是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地。

历经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代,秦国终于夺回河西地。河东争夺战随即上升为秦魏的主要矛盾。

河东之地西接秦之关中,北通韩之上党和赵之太原,东临魏之河内,南连河洛之地,堪称串联黄河中游各个地理单元的交通枢纽。秦国若能占据河东,不仅将得到一个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重要地理单元,还将获得第二个进攻山东列国的通道,即晋南豫北通道。到那时,合纵联军要同时封堵两个东出通道才能彻底抑制秦军攻势。这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直到六国灭亡都没能做到这点。

在未来的历次战争中,秦国只要遇到从豫西通道打不开局面的情况,就会改从晋南豫北通道出手,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多年以后的邯郸之战,秦军主要是从晋南豫北通道出击,因为豫西通道隔着周韩魏等国,无法给赵国首都致命一击;而后来将军摎(jiū)选择从豫西通道反击攻秦联军,连败韩赵两国并灭了西周君,才重新稳住了战线,让六国无力继续西征。这是后话。

尽管秦惠文王派兵攻占了河东的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市太阳村),但作战意图并不是征服河东地,而是切断魏国上郡与河东之间的联系,迫使其投降。秦国真正开始把征服魏国河东地区当成新目标,是在秦武王四年。

秦拔韩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北14里洛河北岸的韩城镇)之后乘胜追击,先派兵涉河在河东地南部的武遂(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筑城,后从西边攻皮氏。直到秦昭王元年,当年在修鱼之战中斩首82000合纵联军的老相邦樗里疾还攻过一次皮氏。此战打到秦昭王二年,却半途而废,令一代智囊名将留下终生遗憾。武遂也在丞相甘茂的主持下归还给韩国。就在同一时期,秦国后方爆发了季君之乱,宗室、大臣、诸侯皆有为逆者。

P4-7

目录

前言

八年征战平河东

 伊阙大捷后的秦国东进之路

1798年尼罗河口战役

 纳尔逊时代的英国海军和风帆海战

英国海军刀剑

 从实战兵器到身份象征

普鲁士海军军官佩剑史1657—1870(下)

序言

秦昭王十四年,白起发动涉河之战,是为秦平河东之起点;秦昭王二十一年,司马错迫使魏国进献安邑,移民实边,设置新郡,是为秦平河东之终点。白起、魏冉、司马错等富有战略头脑的军事家,让秦国在八年平河东之战中扩地千余里,增加了无数人口与财富。《八年征战平河东——伊阙大捷后的秦国东进之路》将带您回顾这段战国大争之世的残酷历史。

1798年尼罗河口一战,英国皇家海军的少壮派指挥官纳尔逊初次指挥舰队决战就取得惊人战果。其麾下12艘战列舰一夜之间几乎全歼旗鼓相当的法国埃及远征舰队,进而导致拿破仑麾下的埃及远征军被困死在中东。纳尔逊和英国海军为何会赢得这场战役?他们是怎么赢的呢?请看《1798年尼罗河口战役——纳尔逊时代的英国海军和风帆海战》一文。

《英国海军刀剑——从实战兵器到身份象征》一文将为您介绍大约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水手们在海上及岸上战场或决斗中使用刀剑的场景,以及刀剑在如今的英国皇家海军中扮演的角色。同时也会回答“海军佩剑的最后一次实战运用到底发生在何时”这一有趣的问题。

德国海军的历史,追根溯源系在普鲁士海军身上。从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1657年正式下令列装武装商船,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完成历史性的统一,这期间德国海军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其军官的随身武器及制服又发生了多少变化?《普鲁士海军军官佩剑史1657—1870》将为您解答这一切。

内容推荐

《战争事典》是台海出版社与指文图书倾力打造的战争、历史类综合MOOK读物,众多历史、战史作家加盟,追求品位至上。其编辑方针是“四精”,即精品、精细、精美、精深。《战争事典》奉行给读者带来细节、新意和趣味的原则,用精美的图文编排和优美的文字内容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对每篇文章不惜成本、不惜篇幅、不惜代价,让读者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本书是《战争事典》(MOOK40)分册,由指文烽火工作室著,内含《八年征战平河东》、《1798年尼罗河口战役》、《英国海军刀剑》、《普鲁士海军军官佩剑史1657—1870(下)》四篇文章。

编辑推荐

指文烽火工作室著的《战争事典(MOOK40)》回顾了伊阙大捷后秦国发起的旨在吞并河内、河东地的历次战争,白起、魏冉、司马错三人将相联手,军事外交一同发力,历经八年终在黄河北岸占据一大块根据地;记述了纳尔逊所率英国舰队和拿破仑所率法国舰队于1798年在尼罗河口展开的较量,并介绍了风帆海战的特点和相关知识;讲述了英国海军刀剑从实战兵器到如今礼仪用具和荣誉象征的转变;最后,从军刀的诸多细节出发,描绘了普鲁士海军在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前的军官佩剑情况。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