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隋唐五代时期的佛教图像
第十八章 佛教历史背景与佛教图像概况
第一节 隋唐五代佛教历史背景
一、隋唐五代政治文化
二、隋唐五代佛教
第二节 隋唐五代佛教图像
第十九章 佛教图像生产
第一节 供养人
第二节 制作者与生产机制
一、名家与工匠
二、画行与画院
第三节 敦煌画稿
一、敦煌画稿发现的意义
二、敦煌画稿与敦煌图像
三、有待分析的问题
第二十章 佛教图像构成
第一节 龙门石窟图像
第二节 敦煌石窟图像
一、隋代
二、初、盛唐时期
三、吐蕃统治时期
四、归义军时期
第三节 四川石窟图像
一、川北石窟
二、川中石窟
第二十一章 佛教图像传播
第一节 佛殿窟图像传播
一、莫高窟第45窟形制与图像
二、两种观瞻视角
三、莫高窟第45窟图像传播的意义
第二节 变相与变文讲唱
一、敦煌变文的讲唱仪轨
二、配合变文讲唱的变相
三、变相意义的传播
第二十二章 净土图像与信仰
第一节 弥勒净土与药师净土图像
一、弥勒净土图像与信仰
二、药师净土图像与信仰
第二节 西方净土图像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西方净土图像与信仰
第二十三章 密教图像与信仰
第一节 初唐时期龙门石窟的密教图像
第二节 法门寺地宫密教图像与晚唐密宗
第二十四章 观音菩萨图像与信仰
第一节 观音主尊身份的凸显:观音经变的演变
一、隋代观音经变
二、唐代观音经变的发展
三、新式观音经变的出现
第二节 主尊身份的强化:密教观音图像的兴盛
一、十一面观音图像
二、千手千眼观音图像
三、不空羂索观音与如意轮观音图像
第三节 观音信仰的兴盛:显、密观音图像的融合
一、显、密观音图像的相互借鉴与影响
二、显、密观音图像之间的组合
第二十五章 文殊、普贤菩萨图像与信仰
第一节 乘狮文殊与乘象普贤图像组合的形成
第二节 文殊、普贤菩萨图像的发展
第三节 新样文殊与五台山化现图
一、新样文殊
二、五台山化现图
第二十六章 佛教图像本土化
第一节 本土艺术形式的借用:屏风式图像
一、屏风式图像的起源
二、屏风式图像与变文
第二节 富有本土特色的行道僧图像
一、画史文献记载的行道僧图像
二、行道僧图像的起源
三、唐代行道僧图像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