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母亲》是徐铎根据自己母亲生平创作的。徐铎表示,母亲的经历很丰富,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反”、“五反”、三年自然灾害,再到十年“文革”,新中国所有重要的事情几乎都经历过。这本书不单单写他母亲的命运,也写大时代的变迁。书中还有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记录。
| 书名 | 母亲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徐铎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母亲》是徐铎根据自己母亲生平创作的。徐铎表示,母亲的经历很丰富,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反”、“五反”、三年自然灾害,再到十年“文革”,新中国所有重要的事情几乎都经历过。这本书不单单写他母亲的命运,也写大时代的变迁。书中还有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记录。 内容推荐 徐铎著的《母亲》是一部当代原创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美丽的母亲艰难的一生。美丽的女主人公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历经坎坷、磨难成长为党的干部,在丈夫蒙冤入狱后,独自艰难地支撑起家,却又遭遇了种种不幸,备尝人世间的辛酸,却无比坚强,永不言放弃,用温暖的母爱翼护着孩子们,独立而自尊地生活着,最终苦尽甘来,完成了一位母亲的伟大职责。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933年,许英莲出生在山东莱州一个名叫东周亭的小村子。他们家有六亩薄地,一头毛驴,几代人都是守本分的种地农民。许英莲的爷爷是个乡村厨师,大锅饭做得好,逢上村里人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去掌勺上灶给人家做席。父亲许顺来十六岁就闯关东来到了金河县城,站拦柜学生意当学徒。母亲王月娥贤惠能干,她生下了许英莲和弟弟许文书,就再也没有生养。许顺来相貌堂堂,王月娥贤惠聪明,女儿许英莲也是天资聪慧,天生丽质,鹅蛋脸形,眉清目秀,上翘的鼻子,小巧的嘴巴,长得没有丁点缺陷,村里人都管她叫小俊闺女。 20世纪30年代,虽然清王朝早就倒台了,可在山东莱州乡下,女人包小脚的习俗依然盛行。许英莲小时候也包过脚,只是包上以后,走起路来别扭而疼痛,背过家里人的眼睛,她便把缠在脚上的包脚布偷偷地解开了。后来,王月娥发现,闺女的脚并没有小,反而越包越大,她也急了,闺女长成了大脚,以后怎么出门子嫁人哪?于是,不管闺女愿意不愿意,她都逼着许英莲缠脚。 七七事变后,日本人人侵山东,日本鬼子天天到村子里来烧杀抢掠。老百姓成了惊弓之鸟,锣声一响,村里的男女老少就往村外的山沟里跑。三寸金莲的女人哪里跑得动?遭殃的都是小脚女人,不是被奸就是被杀。从那以后,东周亭的人再也不强迫自己家的姑娘包小脚了。因为战争,许英莲再也没有缠过包脚布。 1941年,是日本鬼子对所有的抗日根据地扫荡最为疯狂的一年。这一年,山东也遭了灾。六亩薄地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很是艰难。许顺来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带着老婆孩子离开老家闯关东。 许英莲却不想离开老家,不仅仅是因为她舍不得老家的山林河套、老家的亲人、村子里的小伙伴,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已经装进了一件挺神圣而又神秘的事情…… 不久前,村长来到许英莲家,通知他们家必须要把狗给打死。许英莲家养了一只老黑狗,家里人吃不饱肚子,也没舍得丢弃它,老黑狗已经成了家中的一员,成了许英莲的伙伴儿。上山拾草,下田耕地,老黑狗都能给她壮胆。去年,王月娥的后脊梁上生了一个痈,许英莲天天晚上要给娘熬药。因为药味很是浓重,只能到后院子里去熬药。没有人陪着许英莲,只有老黑狗天天晚上不离左右地陪伴着她。许英莲对老黑狗的感情不仅仅是这些,反正她不能让别人伤害他们家的老黑狗。 村长的态度却很坚决,不管是谁家的狗,必须打死。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咱们的抗日武装工作队只能在晚上活动,只要武工队一活动,狗就会叫起来,狗一叫,汉奸狗腿子就会向日本人通风报信,对武工队开展对敌斗争十分不利。所以,武工队做出了一个决定,必须把村里的狗全部打死。 村长和武工队员们来到许英莲家牵狗的时候,许英莲死死地拉着牵狗的绳子,就是不肯松开手。还是家里的老爷爷出面跟孙女说:“留下老黑狗,就是帮日本鬼子的忙。八路军武工队是咱们自己人,你能看着咱们八路军吃亏吗?” 许英莲大哭起来,抹着眼泪松开了手。这事,给武工队长杨清风留下挺深的印象,一个小姑娘,不仅重感情,而且有胆量,她敢与村长对抗,敢不让别人伤害自家的狗。为了打击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武工队决定端掉日本人在镇上的据点。要打一个有把握之战,武工队决定事先对据点做一个侦察。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杨队长和侦察员想再带一个小孩子做掩护。杨队长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个不让他们打狗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有胆量,遇到事情不会发慌。 村长找到了许英莲,把事情一说,她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侦察员把手枪藏在大白菜的心里,然后把许英莲抱到了驴背上,借着赶集,很容易就进到敌人的据点内。完成了侦察任务,走出据点时,却引起了敌人的怀疑。这俩人带着孩子是来卖菜的,可他们的筐里为什么还装着白菜往回走?于是,敌人从据点里追赶出来。侦察员一看不好,立刻从白菜心里抽出了手枪,将驴背上的筐子扔掉,然后将许英莲抱到了驴背上,一个掩护,一个带着孩子撤退。事前他们就有安排,一定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宁肯自己牺牲,也不能伤着孩子。侦察员让许英莲紧紧地趴在驴背上,不要往回看,让毛驴撒开蹄子跑。枪子嗖嗖地从耳边飞过,杨清风和侦察员,还有小村姑许英莲完好无损地完成任务回来了。 这次侦察,虽然许英莲没有做什么,但给杨队长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事后,他问许英莲:“你害怕不害怕?”许英莲说:“身边有八路军,我不害怕。”杨队长问:“下次还让你去做掩护,你还敢不敢去?”许英莲说:“打小日本,这有什么不敢的?” 许英莲要跟着家里人闯关东去了,连杨队长也有点舍不得她走。 爹妈打点好了行装,带着许英莲和许文书,到龙口坐船,一夜间就从山东来到了关东。在船上,为了防备晕船,王月娥还买了几个莱阳梨。因为船大,没有风浪,没有人晕船。可在船上,王月娥拿出梨来,只给儿子许文书吃,没有让许英莲吃。山东老家的传统,那就是重男轻女。吃不到梨子的许英莲装出晕船的样子,紧紧地皱着眉头,想骗得娘的一点同情心,想讨口梨吃。可是,娘却看透了她的那点小聪明,根本不理睬她。 关东已经被日本人侵占,过关卡的时候,许顺来让日本人给扣住了。一个理由,手上没有老茧,不是种地的庄稼人。不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关东也不收留。没有办法,许顺来只能在码头上帮着把头白出力干活,尽量让手掌上磨出老茧来,以便能够通关。 一家人来到关东,许顺来不想在大连市内安家落户,要安家也要到金河县去。金河县有山东老乡,金河县城也祥和,民风古朴,从古到今,无大灾大难。一家人来到了金河县,租房子住下。折腾了这几天,从老家带来的吃的已经消耗殆尽,王月娥求遍了九家山东老乡,才借到了一瓢苞米面,给全家人做了一顿饭吃。 P1-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