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蔡安季
引言 我拒绝遗忘/蒋巍
第一章 中国蓝盔:“等我回家
一、海地:强劲的“中国旋风”
二、和志虹:一根羽毛的心愿
三、朱晓平:暖人心的“三毛局长”
四、郭宝山:走向“最后一班岗”
五、王树林:清华出身的“武林高手”
六、李晓明:二十六岁的“联合国大员”
七、赵化宇:妻子盼他回家“吵架”
八、李钦:战友们的“参座”与“钦哥”
九、钟荐勤:“拍下子弹飞过的声音”
十、天塌地陷的一刻
第二章 朝阳:“曙光之城”的古墓魔影
一、红山女神:五千年后的晋见
二、李超:潜入朝阳的“老乡”
三、王红岩:一个秘密作战计划
四、扬眉剑出鞘:且看“锦囊妙计”
五、雷霆出击,创造三个“全国第一”
第三章 山乡警察:那些悲壮的记忆
一、三名警察的生死抉择
二、芝麻镇的“芝麻事儿”:1620元和五条命
三、吴春忠:习总书记表扬的民警
第四章 A级通缉令:“死亡约会”
一、魔鬼的钻戒
二、许建国:一直“惦记”着发哥
三、连环血案:第十个专案组
四、金蝉脱壳:从发哥到礼哥
五、哈尔滨上游街76号:从起点到终点
第五章 排爆勇士:与死神比赛瞪眼
一、于尚清: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二、王百姓:一百零二个“爹”
三、李春伟:从来不写作业的学生
四、李权卿:濮阳市的孤胆英雄
五、任俊卿:“退到50米之外,我自己来”
第六章 犯我天威,虽远必诛!
一、血案,发生在魔鬼水域
二、孟建柱:首开湄公河武装护航
三、追捕大毒枭糯康
四、柯占军:刚刚开始的灿烂
五、陈锡华:惊涛雄魂
第七章 战斗在祖国南大门
一、小兵艾伟:后背“永远是湿的”
二、林树雄:“死去活来”的兵王
三、英雄挥泪为动情
1.李罡:回家就像一个“影子”
2.梁海洲、张欣争:智战绑匪
3.刘绮玲:重演“七擒孟获”的女警官
4.胡明裕:“只剩下一颗红心”
第八章 新疆:“撞我长城,就是自取灭亡!”
一、闫小飞:反恐第一线的英雄
二、青春特警:花与剑
三、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家里
四、警嫂:“你的右手属于更多人”
第九章 大连大火:“中国躲过一劫”
一、“中国的科威特”
二、刘磊:奔跑的“思想者”
三、张良:约定拍摄婚纱照的日子
四、“黑旋风”李永峰:第一个“敢死队”队长
五、桑武:一个对老婆“撒谎”的老实人
六、烈火金刚:那些难忘的镜头
第十章 红色通缉令:全球追逃
一、天涯海角,有逃必追
二、猎狐行动的“形象大使”
1.案涉10亿元:“美洲琥珀”的传销神话
2.案涉4亿元:“微信点灯”,群狐梦碎
3.案涉5亿元:“第二家园”的破灭
4.案涉2亿元:绕地球追逃一圈
三、警务联络官:走向世界的中国警察
四、美女巨骗的最后70小时
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在路上
一、曾凯:高墙之内的“曾妈妈”
二、黄启才:街上那只高举的吊瓶
三、李方洪:那颗舍身忘我的心
四、余玉全:穷得只剩下无数亲戚了
五、王江的意义
1.中国最大的片儿警
2.中国最小的“110”
3.一个人的“政府”
六、牟清元:一座城市的“雕像”
第十二章 名震大上海:刑警“803”
一、端木宏峪:“803”的定海神针
二、刘志雄:破获31年的“电击杀人”案
三、姜伟良:境外追踪电信诈骗大案
四、尚岩峰:一个神奇的“黑匣子”
第十三章 警界神探的“中国功夫”
一、乌国庆:共和国第一代名探
1.河南、陕西特大系列杀人案
2.昆明百货大楼爆炸案
3.石家庄特大爆炸案
二、王满仓:侦破京城第一劫钞大案
三、“神笔张”:笔下的飞贼
四、兰玉文:“让骷髅复活的人”
五、四大名捕:“威宁的警察不是人!”
第十四章 刑事技术的“国家队”
一、毒饺子风波:人海中捞出一根“针”
1.毒饺子惊动中日两国
2.“狗基地”里的伟哥
3.检测组:“吃了”4000个饺子
4.中国警察“表现出高度的专业水平”
二、难逃法眼:让时光倒流,现场重现
1.孙玉友:面对烧焦的“过去时”
2.DNA——天下第一铁证
3.闵建雄:“让死者说出真相”
三、张云峰:台湾有个“胡坚强”
第十五章 青春,一柄高昂的火炬
一、温思博:生死瞬间的一扑
二、吕凯:高速公路上的“雷锋哥”
三、龚辉:“轮胎女孩儿”的泪与笑
四、田坤:兴安岭上的红杜鹃
第十六章 人民至上,天下归心
一、盖起章 :宁可干死,绝不等死!
二、杨耀威:“用人不正,一整就漏”
三、姜金利:“草帽警察”闭眼破案
四、王晶:阳光下摇动的红伞
五、李云波:“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六、金伯中:公布手机号码的局长
第十七章 “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
一、写不尽的忠烈之士
1.郝万忠:保险柜里的“秘密”
2.薛永清:妻子随他而去
3.柯善梅:女儿的泪诉
4.戴成江:开学第一天的大红横幅
5.拉玛才旦:光荣从警,无悔今生
6.高斌:马背上的战警
7.阳军:“咱兄弟们
8.马彩凤:女名探的本能反应
9.王健: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
10.韩培清:四阎山洪
11.唐修维:舍命解救孕妇人质
二、英灵远去,关爱长在
尾声 世上最温暖的夏令营——夏瑜:关于爸爸的回忆
后记 流泪最多的一次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