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勤学卷)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国祥编著的《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勤学卷)》资料性与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历史感与时代性相结合,图文并茂,是新时期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前提,以多元文化条件下提振民族文化自信为目的,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导新时期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化濡染中形成的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本书收录了《孔子:学而不厌》《孟子:孟母三迁》《匡衡:凿壁借光》等故事。

内容推荐

陈国祥编著的《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勤学卷)》为“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之一。“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共10卷,分别是:敬老卷、爱国卷、勤俭卷、勤学卷、乐助卷、勇敢卷、谦恭卷、奋斗卷、友谊卷、聪慧卷。本卷15万字,包含30篇左右的故事,均为古代历史典籍中精选而来。每篇均由由四部分组成:历史故事、典籍资料来源、简注、时代启迪。书稿以讲故事的形式,借传统文化之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知识性、故事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对新时期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目录

孔子:学而不厌

孟子:孟母三迁

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匡衡:凿壁借光

王充:书店借读

承宫:旁听丢猪

郑玄:嗜学若渴

邴原:断酒勤学

董遇:三余用功

钟繇:习字穿被

葛洪:燃薪抄书

周处:浪子回头

王羲之:墨池春秋

顾欢:作赋失谷

刘勰:古寺夜读

贾思伯:典衣求学

李密:牛角挂书

李白:铁杵磨针

李绅:经背藏诗

褚无量:读书如痴

李贺:呕心沥血

钟隐:屈身为学

范仲淹:断齑画粥

刘恕:发愤忘食

司马光:警枕励志

欧阳修:画荻学字

苏东坡:史书成诵

王冕:牧牛旁听

陶宗仪:辍耕著书

宋濂:冒雪访师

张溥:以勤补拙

柳敬亭:艺无止境

马锦:做仆学艺

顾炎武:手不释卷

阎若璩:多疑大进

戴震:博闻善问

安维峻:秉烛苦读

试读章节

孔子从年轻时就开始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他走到哪儿就学到哪儿。有一年,他来到齐国,与齐太师一起谈论音乐,听说《韶》乐非常美妙,于是,便决定留下来学《韶》乐。整整学了三个月,生活简朴得连肉都不吃。等到学会了《韶》乐,他甚至连肉是个什么味道都忘了。当地闻知此情的人,都十分佩服他的苦学精神。孔子自己对此也常引以为豪。有一次,孔子一行从蔡国辗转入叶这个地方,一位叫诸梁的人,在孔子的学生子路面前打听孔子的情况。子路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当他把这事告诉孔子时,孔子笑着说:“你可以这样告诉他,孔子的为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了学习,他常常发愤忘食;他生性乐观,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忧愁……”

对于学习,孔子历来主张融会贯通,能举一反三,而不是生吞活剥,不求甚解。他曾拜当时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子为师学弹琴。师襄子先给他教了一支曲子,他练了十来天,还在继续不停地练,丝毫没有一点儿厌倦感。连师襄子都说:“差不多了吧,该学新曲子了!”他却说:“我仅仅是会弹出谱子来,真正的技法还没有掌握,还得下功夫练啊!”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听得出,你的技法已经很不错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道:“我虽然掌握了弹这支曲子的技法,但还没有体味出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呢!”师襄子只好同意他继续练。在之后的日子里,师襄子几乎天天听孔子弹琴。他发现孔子不光是用手指弹琴,而是把全部身心都融汇到这支曲子里边去了。可以听得出,当他弹到奔放时如战鼓催征,操到平缓处又如涓涓细流。于是,师襄子蛮有把握地说:“这下的确可以学新曲子了,你已经把这支曲子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通过你的手指完美地表达出来了。”没想到孔子仍然不满意地说:“我还没有通过曲子来感受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于是,他接着弹,师襄子也继续耐心地听,听啊听,师襄子脱口而出:“乐曲的意境似乎告诉我们,有个人时而在低头严肃地思考问题,时而又快活地抬起头来,遥望远方……”说到这里,孔子也突然停拨丝弦,十分兴奋地抱住师襄子说:“老师,我好像也体会出作者的形象和为人了。他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慈祥的目光炯炯有神,他一心要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文王,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师襄子大吃一惊,异常佩服地向孔子行了个礼,高兴地回答说:“你真是把这支曲子学精了。一点不错,这支曲子,就叫作《文王操》啊!”

孔子不仅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注重把“学”和“思”结合起来,而且在他后来的教育思想中,都始终贯穿着这一点,他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已成为千百年来莘莘学子警策自己的座右铭了。

年轻时好学,就是到了中老年时期,孔子依然孜孜不倦,勤学不息。有一段时间,他对《易经》着了迷,这部书虽然比较难读,但他不怕难,还像青年时代学习那样,边读边思考。一遍读不懂就读第二遍,再不懂,就来第三遍……那时候,还没有纸,书是用木简或竹简做的。(P2-3)

序言

道德,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向世界展示出的独有的精神气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道德水准将影响未来中国的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呆”。并把它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任务,要求全社会“从娃娃抓起”。

青少年正处在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毋庸讳言,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思想观念的融合与激荡,既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又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了进取力量,同时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塑造形成了严峻挑战。因此,党和国家把德育事业作为基础性工程,以德育为统领,从学校抓起。青少年要从小学习做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鉴于此,甘肃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这套《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10卷),以敬老、爱国、勇敢、勤学、勤俭、谦恭、乐助、友谊、奋斗、聪慧为主题,资料性与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历史感与时代性相结合,图文并茂,是新时期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这套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前提,以多元文化条件下提振民族文化自信为目的,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导新时期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化濡染中形成的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这套书的出版,呼应新时代的殷切号召,肩负起应有的社会担当,希图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让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甘霖,润泽青少年正在发育成长的稚嫩心灵,为圆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道德是最能体现和表达一个民族独特文化脉动的最深沉也最鲜明的符号。塑造青少年的道德理想、道德判断、道德自律,自然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百年大计、国祚长久的伟大工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套书的出版,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编委会

执笔 吴辰旭

2017.10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