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风烈酒后愿你终能懂自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潘云贵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潘云贵的作品,文字灵动清丽,情蕴厚实丰满,读来是一种享受。他把文字绘成了一幅幅的画,编织成了一件件的工艺品,带给人的是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潘云贵著的《清风烈酒后愿你终能懂自己》,作者用沉稳的笔触,讲述了作为第一批90后大学教师的自己面对理想与生活,一段难以割舍的心路历程,带着青春特有的色彩与思考,诗意华丽、忧伤而又治愈,更多时候让人感受到的是纯净明亮。一如他所说,世间霜寒露重,让晴朗成为你心底唯一的天气。

走过很多桥,看过很多云,青春扬尘,十年一刻。命运安排我们到这里,时间刚刚好。《清风烈酒后愿你终能懂自己》——敬往事一杯酒,赠余生以清风;未来迢迢,我们在与自己重逢的路上变得更好。

内容推荐

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在发生,在等待我们:梦想、亲人、朋友、信仰、理想的生活……毕业之后,每个年轻的灵魂都感受到了现实的恶意,也深深触摸到了这个世界的善意,我们需要带着内心的温热与通透,穿过荆棘和黑暗,执着前往繁花盛开的远途,看一看世界的光亮。

潘云贵著的《清风烈酒后愿你终能懂自己》,真诚记录着作者作为90后大学教师特殊的个人经验,存放着他与自我、与世界、与时间周旋后的和解与释然,发出一个又一个年轻灵魂共有的声音。作者在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温情。

目录

Part 1 做个明媚的人,过刚刚好的生活

 一人住,一人食,一人好好活

 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枕于钟声下

 做个明媚的人,过刚刚好的生活

 就这样漂来漂去

 既然活着真好,那就努力活着

 人生海海,素履之往

Part 2 清风烈酒后,愿你终能懂自己

 出发,去远方

 灵魂总在疼痛,不如过去轻盈

 唯有梦想最难将息

 那些夏天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只要我们心里都有灯,就能一直看见彼此

 你赤手空拳来到这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你用校服的裙摆跟我说了声再见

Part 3 愿世界替我温柔待你

 我要背起你,成为你的全世界

 其实那封信里只写着五个字

 亲爱的“猫弟弟”

 远去的墨香

 海边的祖母

 好想跟你说声再见

 岁月不要伤害她

 少年的雨天

 在水一方

 他就这么回来了

Part 4 你在身边的世界最美

 等我成为英雄那天

 你的喜欢,我会记得

 梨花无言只顾白

 因为那时有你在

 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

 缘浅缘深,如溪如河

 人山人海里,我终于失去了你

 烟花渡口

 我住的城市不下雪

Part 5 会有清风抚你伤痛,给你爱

 伤痛书

 未来是只冬眠的熊,你要走过冬天的路去看它

 我为什么不想跟你做朋友

 我曾以为,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那时只有你看得起我,我不想让你失望

 死生契阔,一期一会

 细细听,你心上起风了

 还想陪你喝一杯夏天的酒

后记 青春扬尘,十年一刻

试读章节

一人住,一人食,一人好好活

二十五岁,我研究生毕业,在一所大学教书。

重庆有些时日雾气弥漫,房间容易受潮。我在公寓里打开许久未翻的抽屉,会看到霉斑遍布的物件,像中年女人的脸。房间不大,忙起来的时候物品堆得四处都是,空间就显得更加狭小,我感觉自己是住在盒子里的人。

楼下是篮球场,独自站在阳台上晾衣服的时候,会看到上衣被汗水浇透的学生围在一起,打球,嬉闹。我心里羡慕他们,但回头想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也挺好。

上大学时,没有太多与人交集的记忆,基本都是一个人活动,这漫长的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有时想到,觉得特别佩服自己。

大一,刚到一个新学校,加入网上的各种群里,每天通讯录里都有许多好友申请。我忙着跟他们打招呼,识记他们的个人信息。微信噼里啪啦响着。我口干舌燥,有时连喝水都顾不上。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悄悄蒸发了。

那时刚来异乡,夏日暑气还未消退,知了仍在树上叫嚣,城市里都是自己不认识的路牌,曲曲折折的马路,还有一边走一边大汗淋漓的人群,说着很好听但我始终听不太懂的方言。所有人都好像是在热锅上爬行的蚂蚁,而我也是其中一只,提着两包沉沉的行李,在这座离家需要两小时飞行航程的城市里跌跌撞撞,寻找着下一站收容自己的地方。

身处陌生的环境中,人常常会变得恐慌,无法安下心来思考未来的方向。所以快速融人群体成为个体寻求安全感的有效方法。

开学没多久,我就强迫自己融人身旁同学的圈子里,一起吃饭,参加社团,上网聊天,天真地觉得在这长达四年的大学生涯里挥霍这么一段时间,可以被原谅。

但我始终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而且记性不好,有脸盲症,跟陌生同学聊天都无法找到共同语言,无数次只会像商店橱窗里的塑料模特,长时间尴尬地站在角落里,看别人谈笑风生。

而网络交友在我看来,同样恐怖。大家在网上起初都还单纯、老实,会将自己真实的心情和日常生活中私人细节都毫无顾忌地展示给并不熟络的朋友看,但随后,我发现气氛有点不对了。他们中开始有人搞推销、贴“鸡汤文”、晒各种美食、旅行和对象间亲密的举动。你一点击,不仅会耗费一笔流量,还会使自己内心感到难受。

有次一个姑娘加我后,非常热情地对我说,看了你空问里的照片后,觉得你皮肤有点黄,要注意了,过了二十岁,不管男生还是女生,每个人都需要保养的。我以为她关心我,正想发句谢谢过去。结果她直接敲了句“要面膜吗,一贴就白,纯天然草本,效果非常好的”。我无言以对,随后删除了这位姑娘。  周围很快有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团体,而我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我只有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叫“孤独”。我跟自己说,做人最主要的是让自己开心,干吗硬要钻进别人的圈子里,好比两副截然不同的拼图,拿出任何一枚都无法插进对方的世界里,正所谓“圈子不同,何必强融”。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在人生漫长的旅途里,每个人多数时间都要自己度过。衰老、病痛、死亡、孤独,都是我们生命历经的常态,我们总要习以为常。

P2-4

序言

“为什么?”我困惑地问道。

“因为你不是我。”

他起身,从桌上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后,放到我面前,示意我碰杯。

觥筹交错的一刻,他话音一转,双眼直视着我,说:“其实我很羡慕你,人生坦途,顺风顺水,想考研就考上了,想在大学教书也都如愿了,而我的运气永远没你好,想继续读书,英语不行,找了工作,老板不行,谈个恋爱,对方又嫌东嫌西,太累了,还是觉得一个人生活自在些,这一生或许都将在路上。”

我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但我又该与他说什么。窗外雾色灰蒙,很快又落下细雨,观音桥挂起华灯,路上行人摩肩接踵,在街道、商场问往来穿梭,潮湿的地面上映着他们的倒影,像有另一个世界与他们平行存在。我从友人手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在雨雾中,说世事,是一场虚空。

各家自有苦酒,酿了三年五载、茕茕半生,谁愿意沽取而出任人推杯换盏?我不行。我不擅长与人比较,也不喜欢倾诉苦难,世间滋味万千,只有自己的舌苔是清楚的。

海明威写过一篇小说,叫《白象似的群山》。被辜负的女子在故事结尾面对男友惺惺作态的一句询问“你觉得好些了?”回答道:“我觉得好极了,我又没有什么毛病。我觉得好极了。”受尽男友折磨的她以闭合的姿态结束了故事,也结束了一场爱的旅途。她的答案里藏着不甘、逃离和绝望后的释然。

而我们,与岁月、生活、现实的关系不也如此?

世间滋味我太早尝过,以致长大后能够较为淡然地拨开俗世云雾,内心深处是空旷原野与清澈溪流,少有浊物,在生活与处理人际关系上呈现出简单纯粹的一面,而非沧桑老成。如果有人将我此时表现出的这一面归于阅历不深,命途畅达,那其实是对我的不了解,对我的误判。

时间催人前行,人在世事悲欢中既沐清风,又饮烈酒,怎能不成长?

我生于乡村,、上高中后才告别父母去往城市求学,生命里保存了十六年的乡土记忆,有生死,有贫穷,有太宰治说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无奈,也有阿赫玛德·夏姆鲁笔下“失去了最后一块玻璃船板的海员,心中已不再相信春天”的绝望。

……

每日去出版社的途中,必须横穿过一条马路。两边相反的车流,呼啦啦疾驰,扬起一路的尘埃。有好几次,我都困在路的中央,像具被固定造型的玩偶,无所适从看着如齿嚼动的车流,感觉自己就像一条渺小的过江之鲫,随时都有被煎煮啃咬的危险,而负责考勤的同事又常常打来电话,问我在哪里,催我快点快点。我看着车子前的灯,似乎那就是死神的眼睛,与我对望。我几次都双脚颤栗地穿过,拍着胸口,背后一阵发凉。也想过如果自己跑的不是时候,只是在车流间突然停下一秒,死神是不是就要带走我……

梦想辗转数站,直到此刻,当我站在大学讲台上,才得以落定。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恐怕我还会这样来一回,在每一间红尘客栈都讨壶酒喝,在深夜兑着眼泪饮下岁月荏苒。

在电影《爱乐之城》将至结尾处,女主角Mia在面试时讲起姑妈的故事。一个女人为了融进塞纳河那绝美的流光溢彩里,不惜在冬日赤足跃人冰冷的河水中。人们问她,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否还会跳下。她坚定地回答,会!

梦想与爱一样,都是世间太过迷人的东西,而我们是一群相信梦想的傻瓜。

清早自己温的粥,深夜独自饮的酒,此生悲欢,唯有内心的神明知晓。

我写下人生路途中的字字句句,关于生活,关于世情,关于梦想,不为怜悯,不为同情,不为展示,不为成为风景,只是为了抵抗遗忘。

岁月渐长出刺与光芒,愿你的苦痛、梦想与微笑都不曾遗失。别走太快,生命的土地上需要我们站一会儿,再站一会儿。

许多云飘来,一座座桥在远处,骑马看花,清风是你,烈酒也是你。

只愿在时间中,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成为单纯的人。

潘云贵

2017.9.10于重庆

后记

青春扬尘,十年一刻

Hey,睡了吗?

此刻我在深夜的台灯下给你写信,窗外气温18℃,有人把车停在楼下,我听到车上控制门锁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嗒,夜晚突然变得不再孤单。

我一直是个笨拙的人,至今还没有学会开车,也不知道怎样住进一个女孩心里,整天爱做梦,是个糊涂鬼,没有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同类。对此,我深表遗憾。

我写过很多与青春相关的散文,里面曾反复出现关于未来的疑问。

“十年之后,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一直心心念念的愿望是否实现了?”

类似的问题从孩提时便如植物一般长出,枝蔓日渐葱郁,爬满白色的墙面。

年少时,我曾对未来做过百般设想,当插画家、飞行员、摄影师、书店老板、编辑或是教师,随后明白仅凭想象去设计将来,极其薄弱易碎,无法撑过此生。于是在千百个日子里,我艰辛跋涉,奔波在车水马龙、林立高楼和人的眼色中。最后时间帮我做了筛选,硕士毕业后,我站在了大学讲台上,成了一名文学老师。

过程当然不易,如坐过山车,险象环生。有过犹豫,有过彷徨,有过一蹶不振,有过郁郁寡欢,但更多的是重新开始,认识自我,努力执着地前行。

我庆幸在一腔孤勇与世界死磕之后,命运眷顾了向来没有运气可言的我,让我过着与理想相像的生活。现在,我一边教书,一边写书。兴趣与职业间画了一个约等号。

现实虽不全部契合当初所愿,但我已十分满足。

十年前,我们都是简单的人,没有太多爱,也无太多恨。十年后,我们无法免俗,变得复杂,像桌上的一杯凉白开,放着放着,就落了灰,脏了。

我们走越来越多的弯路,即便前方穷途末路,也懒得回头;参加越来越多的婚礼,呆呆地站在镜子前,将头发打理成大人模样,穿上西装,笨拙地系上领带,赴宴,走马观花。

一个人醒在天还未明的四五点,准备工作的材料,一遍一遍检查,又在一瞬间看着某一份档案发呆;走在城市的晨昏中,挤地铁,过了一站又一站,人来人往,问自己何处是归途。

看到身边每个人脸上都开始丧失表情。

他们为了生存,为了活成每个成人眼中的同类,匆匆行走、赶路,透支身体、小聪明跟老天给的好运气,努力圆融于世故当中,在白光下把自己挤成白色,又在暗夜里把自己兑换成黑色。他们在这两种颜色间更替、徘徊、喘气,寻求一种稳定却无生机可言的明天,成为每一天唯一的目的。

一个平常的夜晚,我回到自己住的小区,电梯很快到达自己的楼层,门打开的瞬间,我很想哭。问自己究竟在干什么,追求什么,是否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不敢想,赶紧让自己跑起来,怕眼泪又矫情掉下。

我在高中时,曾写过一张明信片给未来的自己,那时是2007年,到现在十年了。内容记不清了,但末尾一句“我愿在远方种下一地相逢,给自己,给梦想,给有缘人”仍如每个夏季的绿叶,被烈日吻出亮光。

那时,肉体中寄存着另外一个自己,他先我一步去了远方。他在那里生活,也在那里死去,跟人骑上骆驼去了大漠,遇见心爱的姑娘,也或许在一个风沙夜里,彼此拥抱结束了此生。

每次和朋友去KTV,自己必点的一首歌,是Eason的《十年》。一首好歌能住得进往事。往事,是暗夜里闪烁的星辰,也是吹入你眼中疼痛的沙砾。十年,撇开男女情爱纠缠,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自己面对世间万象,在舍与不舍间的抉择与成长。

前段时间翻抽屉的时候,我找到一张宝丽莱照片。过分浓丽的色彩覆盖每个人身上的阴影,呈现出来最易感知的是简单、模糊、粗犷的线条,被遮蔽的细节,留下故事中最纯粹的表情。

时问的白马踏起风尘,仆仆驰来,带来那年的海风、草香、歌与山川。而此刻,我们眼神虚空,头发凌乱,嘴角边满是纹络或胡茬,又有什么关系?

时间给予我们不同的面目,才有趣。

十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一段又一段人生的旅途,才发现最为窘迫的境况,不是贫穷,不是疾病,不是亲人离去或是没有遇见好的爱情,而是身体跟灵魂都疲惫了。万事万物不再像过去那样吸引你,感动你,甚至激怒你。你失去了天真,失去了对世界葆有的热情和好奇。

李宗盛说:“多年以后审视摩挲旧物对我来说,往往意味着自己与人生某些部分的和解与释然。”旧物的意义是它随时为我们铺设一条可回去的路,看见那扇叫作昨天的门仍旧敞开,欢迎着面对世事已经学会放下的我们。

我们需要在万千风景中重新归来。喝过昨夜的酒,推开窗,来感受今天的风。城市的穹顶上,四季云层流转。生活的苦艾、粗盐、大蒜、烟与茶醋,摆满人生的餐桌。舌苔一一尝过,才能在万般滋味中惦念起清水的平淡与恒久美好。我们回归的刹那不易,要舍弃很多,抗衡很多。

十年、二十年,时问又给予我们足够漫长的旅途去完成这些。

比较幸运,在这长途当中,是文字陪我跋山涉水,走到你面前。

记忆太不可靠,唯有写下它们,内心才能得到松绑和呼吸。但自己对文字时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如同面对诸佛神明,不敢轻易动笔。

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此书,人生经历万千世相、欢歌与哀眠,到如今心中已有辽阔海域。

在此,除了感谢给予我前行力量的各位朋友,尤为感谢的人是寒江编辑,我想在这世上恐怕再难遇到这般温和、有耐心的编辑老师了。他从某一年的春天等到了第二年的冬天,其间不断督促我、鼓励我。想来真是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我清楚记得交稿那天的清晨,重庆还刮着冷风。我站在阳台上,很用力地吸了口气。天色逐渐明朗,远处有玫瑰色的云霞铺开,太阳出来了,像颗巨大、璀璨的宝石,被一根透明的线穿过,挂在两栋高楼之间。它离我是如此的远,却又这样的近。很多逝去的日子、走失的人就像它一样。我突然感觉到生活的巴士载着我抵达了一站,又要向着另一站驶去了。我撑着泛红的眼眶对这天地喊了一声,紧接着,没忍住,不争气地哭了。

想起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道:“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我已度过了二十一岁,正靠近三十一岁,发现长大成人并非要我们变成面目全非的人,而是要我们保留住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努力前行。

未来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尽管让未来去回答。

我只知道此刻,自己能做的就是这样生猛地活着:嬉皮笑脸面对世间的难,不自量力讨要心上的愿。

向前走,就这么走,像烈酒,像清风。

一个十年,再一个十年,就这样向前。

书评(媒体评论)

从初见云贵,至今已过四年。他模样年轻,但实际已写作十多年。命运给予他丰厚的时间去认识自我、审思世界。书中有他对人世的悲悯与对生活的握手言和。他走过的路、实现的梦都在这里留有温度。看他的文字需要耐心,你将有涉过深夜暗河采摘清晨雨后浆果的喜悦。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双料冠军 彭敏

云贵的文字很美、很清澈,有一股温柔的力量。读他的作品,我总会想到一些好看的青春电影的画面。

——十点读书创始人 林少

书中的文字仿佛玻璃杯上的花纹,有着清新的透明与精致的脆弱,正是青春应有的样子,让人在喜悦的同时又不禁心疼。生活过一天就少一天,还好,还有回忆可以承载这些美好。

——冰心奖大奖得主、畅销书作家 两色风景

有梦想的人,在最暗的黑夜里,也能闪闪发光。

——《爱格》人气签约作家 吕亦涵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