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原创版编辑部编著的《读者·原创版》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作者队伍,既有余秋雨、池莉、贾平凹、龙应台、六六等知名的传统名家,也有艾小羊、林特特、李月亮、周珣等新锐作者,从而给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融合,使《读者·原创版》在各类人文杂志中历久弥新,独具吸引力。
《读者·原创版》五周年精华文章荟萃,汇集了2012~2016年精华篇章,在进行细致的划分后分为“爱情卷”“人生卷”“怀旧卷”“成长卷”四册,以便全方位、高品质回馈给忠实的读者。
本册《岁月深处的斑驳记忆(怀旧卷)》为怀旧卷。究竟是我们太年轻守不住情,还是岁月太斑驳荒老了初心?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
《读者·原创版》是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综合性新锐原创青年杂志,智识、博闻、雅趣、独立……内容均为原创首发,数百位海内外优秀作者、上百万读者共同打造的极具实力的原创阵地,第一时间关注青年话题,报道社会热点,对话时代人物,分享人生故事,品味情感百态,与每一个曾年轻、正年轻、想年轻的人一路同行!
读者原创版编辑部编著的《岁月深处的斑驳记忆(怀旧卷)》为五周年精华文章荟萃之“怀旧卷”,共分“无家可归的人”、“尽情奔跑在青春的时节”、“所有的故乡都在远去”、“走出充满幻觉的世界”四辑。
一事无成的人,没有真正的岁月静好
文_李月亮
01
初中同学杜杜的母亲肝不好,这两年愈发严重,她和弟弟日子都不宽裕,前段时间勉强凑够五万带母亲去了北京,本想住院好好检查治疗,结果等了一个多月都没住上院。
娘仨住着简陋的民房,每天吃路边摊,但日消费至少也要二三百。最后母亲挨不住,说什么也不等了,非要回家。
无奈,一家人只好开了些药,打道回府。
艰苦焦虑地熬了一个多月,花钱不少,母亲的病却没确诊,更没得到必要的治疗。杜杜特别懊丧。
其实除了母亲住院,她生活里还有一堆难事儿——单位要倒闭,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失业;女儿跟班主任闹别扭,想调班学校不同意;老公的单位拖欠工资,要了多少次都不给……
杜杜跟我说起这些,千言万语汇成一声沉重的叹息:人没本事,干啥都难啊!
我看着她眉间的苦涩,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学时,杜杜是我们班的活宝,她在哪里笑声就在哪里,连隔壁班的女生都喜欢她。
后来我们一起上了高中,她成绩一般,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到我们县城的酒厂上了班,很快结婚生了娃。
我去过她家。房子不大,但打理得井井有条。窗帘、沙发罩都是她自己做的,规整又漂亮。窗台上一大排花,旺盛浓密地开着,温馨又养眼。她老公也体贴,什么都让着她,俩人天天晚饭后去附近的公园遛弯。
我当时特别羡慕她的岁月静好,真心觉得这么过一辈子也不错。
可是日子不由人。生活终究还是慢慢露出了狰狞,慢慢在那个总是眉开眼笑的姑娘脸上,刻上了化不开的愁苦。
02
曾有篇很火的文章,叫《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大意是,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所以,如果你愿意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健康、快乐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很好的人生。
我九岁的儿子看过那篇文,当时没说什么。但前几天老师留了一份作业,申明“可写可不写”。
我督促儿子写,遭拒。
我照例用“更努力,才能更有出息”“吃得苦中苦,方有甜上甜”这样庸俗的道理规劝他。结果他忽然说:妈妈,人不一定多厉害,我也想成为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一时无言以对。
凭良心说,我知道这世上大部分人,都只能做个平凡人,所以我们不能逼着孩子必须成为英雄。如果他能做一个快乐的平凡人,那当然未尝不可。
但是,孩子,你真的知道一辈子“坐在路边鼓掌”意味着什么吗?
03
首先,人的本性,素来以强大、耀眼、在竞争者中取胜为乐,真正能从“永远为别人鼓掌”中获得乐趣的人,应该并不多。
如果你一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眼看着别人被簇拥,被尊重,被追捧,享尽荣耀,难保不会渐渐失去存在感,继而否定自己的价值,甚至心理失衡产生怨愤。
这世界多么现实啊!
一桌人吃饭,谁最有钱,大家的眼睛就盯着谁,挖空心思跟人家套近乎。
一群人开会,谁官最大,大家的耳朵就听着谁,说得好不好都有人拼命鼓掌。
一屋人闲聊,谁最出色,谁就是话题的中心,聚光灯永远打在他身上,轮不到你。
这个时候,你心里会不会产生不适?会不会发现自己当年为了逃避辛苦而说出的“甘于平凡”有多幼稚?会不会想到“如果我当年长点心,现在也不至如此”?
可是到那一刻,再遗憾再后悔,也无法弥补你当年的幼稚和懒散。
所以亲爱的,千万别低估人的本性,更别高估自己的境界,在你决定此生要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时,一定要问问自己,过得了心里这一关吗?
绝大部分人,其实是过不了的。
P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