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注视我的人失望
现在想来,当我离开家来到色登寺出家的时候,我就已经是一个不愿让别人对我失望的人了,虽然那时我才四岁。
那时候是老喇嘛在照顾我,他会经常给我讲很多高僧大德、成就者或者色登寺第十三世活佛的故事。这些人对我来说虽然陌生,却让我感觉很亲切,因为我知道我每天学习的经典就是他们说的或写的。我学习藏文、学习念经,不管是学得好,还是出现了偏差,老喇嘛都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高僧大德或成就者的故事给我,他不用明确说什么。我不愿自己比我所敬仰的人差,我觉得他们都在某个地方注视着我、期待着我,所以我以后会加倍努力。
我的父母每年都会来看我,有时是父亲来,有时是母亲来,每次来都是住几天就得回家了,然后留给我的是一年漫长的等待,但我觉得那些日子都是最幸福的!很多个晚上,我会因为想念父母而睡不着觉,但是我想,他们一定不希望我这样,所以我要好好的。我的妈妈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希望我做一个戒律清净的出家人,虽然她已经离开了我,但是,我觉得她的注视一直跟随着我。
七岁的时候,我到辽西寺见到我的上师松吉泽仁仁波切。之后,注视我的人不再是古时候的高僧大德了,而是一个真实的、亲切的、慈祥的、佛陀一般的老人。直到现在,他老人家的心还和我在一起。我想要把佛法学得更好、事情做得更好的动力就是:我一定不能让关注着我、教导着我的上师仁波切失望!所以,当我的上师让我回色登寺重修大经堂时,虽然当时我没有任何钱,要完成这个使命比登天还难,但是凭着对上师的信心和对色登寺的责任感,我很快回到了破旧的老寺院,开始艰难地重建。因为,我不想让注视着我的人失望,不管是色登寺的喇嘛觉姆、寺庙远近的村民信众还是我的弟子,我都想让他们满愿。
渐渐地,我有了很多朋友,也有了很多的弟子,有了许多对我很有信心的人和喜欢我的人。不管他们见不见得到我,我想我都不能让他们失望。
我希望,我一生当中能够一直这样努力弘法,帮助众生。希望那些注视我的人,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想:色登活佛,他走的时候什么财产也没留下,但是他的一生都在坚持他的佛教观点,帮助过那么多的众生!我曾经喜欢过他,对他有信心是没错的!
我希望我能成为这样的人。
我想我走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放下,不像世间的人要留下很多房子和钱才觉得踏实。我是出家人,就是不需要这些东西才出家的,死的时候我更不需要这些东西来牵挂我的心,干干净净,就仿佛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样。我觉得一个好的出家人就应该是这样。
有人说,您在寺院里做了那么多佛像,又建了坛城,会不会有牵念呢? 我想,我发心修建一座凡与之结缘都能够获得解脱的中阴文武百尊大幻化网坛城,并不是因为有很多钱才去修建的,也不是为了给自己建一个牵挂的,我是为了能让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如果真有一些执念,我肯定会放下,但这是善缘。很多美好的东西如果执着了,过于喜欢,喜欢得放不下了,那反而成了困住我们的枷锁。我们就应该把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当成我们修无常的一个对境。
在我开心的时候会感恩这份善缘,因为这是我的福报;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我会想这也是我的缘分,我应该欢喜接受,努力忏悔,然后我很快就又开心起来。这,就是汉地人所说的境由心转吧。
P9-11
最美的生命
我从小就生活在藏地,二十二岁之前一直在辽西寺佛学院松吉泽仁仁波切座下学习佛法,之后的十年我又致力于重建色登寺,所以我的生活几乎全和藏民有关,和修行有关。《最美的生命》这本书的七十多篇文章所记录的,都是我亲眼看到的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我认识的大多数修行人都内心善良,虔诚精进。可能他们中的有些人穿得很破烂,吃得很差,甚至有人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在很多世间人的眼里几乎就是乞丐,但我却认为,因为信仰和善良的力量,他们的内心纯净的如同水晶一般通透璀璨。看到这些纯朴的人,我就觉得他们有着最关的生命。
首先,我想把这本书献给书里写到的我的大恩上师和众多修行者,当然也包括追求最美生命的你们!
我经常想起我的母亲,从心底感恩她给予了我生命,给予了我一切。每个人都有生命,哪怕很小的一个虫子,它也有生命。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生命很重要,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也要尊重其他生命。愿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尽孝,并将所有众生都视为母亲一样去恭敬礼待!
我的母亲曾经和我说过:在你以后的人生里,也许你会拥有很多东西,比如地位很高,过得很快乐;也许你什么都没有,生活过得非常艰难。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无论高还是低,都要保持平静的心态。我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陀说人的本性是既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的。佛陀的这个教言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人生虽有高低起落,但人的本性是没有快乐与痛苦的。能记住这一点,并且做到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保持清净的人,我觉得他的生命是最关的。
所以,我还想把这本《最关的生命》送给我的母亲和世间所有的母亲。
有次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喝咖啡聊天,那天的天气很好,大家的心情也不错,聊得非常开心。当时那位朋友跟我说: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快乐的,但以后也许不会再有这样的快乐了。因为可能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或者即使有机会再见面,那时也有可能会因讨论一些问题意见不合而起争执;或者是大家都各怀心事,总之再次碰面聊天的心态和现在不一样了。
一切的本性都是无常的。在我们拥有快乐的时候,懂得珍惜就会更快乐,这样的快乐也会更难忘。如果我们知道珍惜当下的快乐,至少那一刻、那一天我们的生命是最美的。在此,我也把这本《最关的生命》送给所有给我们带来美好和快乐的人。
每当我讲起自己在色登寺、辽西寺佛学院学习生活的故事,汉地的朋友们总是很喜欢听,觉得自己对西藏和那些只在图片中看到过的藏民有了很多向往和了解。我很愿意做大家的朋友,欢迎大家来西藏!
写这本书,我是希望能够把我关于生命和修行的思考分享给大家。如果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可以触动你的心灵,使你更快乐,让你的生命更美好,那我一定很欢喜!
扎西德勒!
丹真绒布
藏历火猴年八月十八日
经幡隆达,青稞白马,坛城喇嘛。这是丹真绒布写的关于生命修行的书。
被河水冲走所有家当——茶壶和糌粑后,反而说放下越多越开心的极简生活者;因为随时可能安住在空性里,所以会突然停留在马路中央的老喇嘛阿多;对所有生命同等尊重,对牦牛、羊、马像对人一样恭敬的南珠;修忍辱把心修得像天空一样辽阔,从未生起嗔恨的土绒活佛……
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在云淡风轻中告诉我们:修行不是一种姿态,真正的修行人,修的是一种真自在。安定满足、内心清净的人,他们,有着最美的生命。
《最美的生命》是丹真绒布的随笔集,讲述的是藏地启迪心灵的故事,带给人智慧、温暖和力量。只要接触到丹真绒布及其作品,就不可能不受触动和感染——没有说教,没有距离,他就像微笑着的邻家兄长,用白描的语言、舒缓的节奏、赤诚的情感,讲述着自己的人生体会与身边的人和事。虽是藏地人事,和我们的人生阅历依旧契合相应,因为生活,并没有什么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