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卓异,个性独特;身世离奇,惊心动魄!
刘超著,张宇光、朱晋平主编的《奇才徐渭--神鬼附体/奇才集》讲述了奇才徐渭,文长性情狂放,自谓“畸人”,诗文、书画、戏剧皆独树一帜。位列“越中十子”,亦获“有明一代才人”之美誉,却屡败于科场,一生命途多舛。
| 书名 | 奇才徐渭--神鬼附体/奇才集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刘超 |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才华卓异,个性独特;身世离奇,惊心动魄! 刘超著,张宇光、朱晋平主编的《奇才徐渭--神鬼附体/奇才集》讲述了奇才徐渭,文长性情狂放,自谓“畸人”,诗文、书画、戏剧皆独树一帜。位列“越中十子”,亦获“有明一代才人”之美誉,却屡败于科场,一生命途多舛。 内容推荐 刘超著,张宇光、朱晋平主编的《奇才徐渭--神鬼附体/奇才集》以徐渭的诗、词、文章为脉络,以此来叙述徐渭的一生。作者分四部分将徐渭一生经历及艺术成就做一梳理描述,文笔流利,史料详实,生动地展示了徐渭一生的跌宕起伏、挫折成就、高风亮节、孤独心灵。 目录 第一章 天生神童命多舛 天姿绰然少孤苦 文长故事广流传 文名博得秀才妻 越中才子意气高 灾厄数至不旋踵 小时了了今困顿 第二章 学子亦有天下怀 书生抿掌论时事 涉江一赋悲白发 英雄志向,侠骨柔情 布衣胸中有韬略 事有雄歌或悲歌 第三章 胡幕光芒一时盛 南游武夷诗鬼语 数赴督府善作文 胡幕才子不羁客 健笔博得屋与妻 病患羁旅胡幕散 初入京师辄失意 第四章 癫狂流离一畸人 狂中九死复九生 无端杀妻陷囹圄 狱中书画好作文 出狱便作逍遥游 北上宣府再入幕 病痛忧扰,平淡生活 贫病醉吟一老翁 试读章节 第一章,天生神童命多舛 四岁能送客,九岁擅为文,他是亲邻眼中的神童、天才;百日丧父,十岁失生母,十三岁丧嫡母,他的命运却令人可叹、可怜。童生试败,靠着上书与才学赢得秀才;人赘潘家,凭着名声与才华得娶妻子。然而,有些人注定是孤独的,灾祸屡至,转眼一切消散如烟。对于年轻的徐渭而言,艺术终究只是小道,却需将寒窗读尽了,将功名博取了,才能抓牢手中不多的幸福。 天姿绰然少孤苦 万历二十一年(1593),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似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年份。首辅大臣张居正死后,明神宗已开始懈怠政事,整天沉溺酒色,几乎很少上朝,也不召对大臣,但明朝仍是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庞然大国。与此同时,东北一隅的努尔哈赤于九月战胜了海西女真,赢得了统一女真的关键战役——古勒山之战,但尚未对明朝造成直接威胁。 明朝偌大的疆域里,没有人注意到一位七十三岁老人正在自己的小屋中提笔沉思,将往昔的一幕幕回忆起来,流泻于笔下的年谱之中。 这年谱,就是《畸谱》。 这老人,就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 说起来,明人自撰年谱并不稀奇,但将自己的年谱命名为《畸谱》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庄子·大宗师》云:“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指的是“畸人”不合于人事,却顺应天道。若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特立独行借以标榜,自然可以理解;可若是古稀之龄的老者,在世事沉浮后还以此自谓,便让人觉得过于轻浮了。 徐渭的一生,便是畸人,便是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而解开这“畸人”二字,需将目光转向《畸谱》,转向那一切的开始:“渭生观桥大乘庵东,时正德十六年,年为辛巳。” 正德十六年(1521)二月初四,在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观桥大乘庵东面观巷中的一间小屋里,伴随着父亲的如释重负与哥哥们的喜悦,徐渭出生了。 徐渭的父亲叫徐鳃,字克平,是一位风雅之士,生平喜欢竹子,曾自号竹庵主人。明朝实行卫所制,在国内重要军事区设有军卫,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因为祖上有贵州龙里卫的军籍,徐鏓便离开家乡绍兴,前往龙里卫以教书为生。后来,徐鏓在贵州考中了举人,跻身官员行列,从巨津州知州开始累功升迁,一直做到夔州府同知。 徐鏓曾娶过两任妻子。第一任是童氏,为徐鏓生过两个儿子,长子叫徐淮,次子叫徐潞。徐鏓刚担任巨津州知州时,童氏不幸在他赴任途中因病去世。后来,徐鏓到了云南澄江府江川县做官,又娶了当地人苗氏,这位苗氏就是徐渭的嫡母,在徐渭所作的《嫡母苗宜人墓志铭》中,他称苗氏为苗宜人,并称她“美丰姿,性聪敏(P1-3) 序言 四年前的深秋,出版人孙轶女士约我去北京,参与一套史书的策划。有两天时间,大家聚在东四八条的一座四合院里商议,吃过晚饭便沿着胡同走走。临行前,又遇到了山西教育出版社的雷社长,孙女士拿来纸笔,要我给教育社再策划一套选题,我就写了“奇才集”三个字,又开列了一串古人的名录。没想到二位老师一看便认为可行,史书的事后来暂缓,这套“奇才集”倒排上了日程。 丛书的企划要点在于选准要写的人物,回昆明后我再三斟酌挑选,以确保所选名录品质。标准必须是真正的文学艺术奇才,既有奇文奇画还得有奇事,又得在文学艺术史上站得住脚。精选出来的二十位人物均为一流,数量上已具丛书规模。 我做个企划案容易,孙老师他们组起稿来就费劲了。之后的一两年她都在操持这件事情,确定了以青年学者为班底,以前所未有的集、传结合的方式来编撰,既是原创,又兼顾阅读的雅俗,还可推出一批新面孔,显示一种新笔法,创造一个新方式。 以往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出版,都是集、传分开的,集是集,传是传。这次我们将集、传结合,非但形式新颖,重要的是能满足更多读者的实际需求,让他们一册在手,便能读到一位天纵文艺奇才的人生与作品。 选择青年学者来撰写,是想呈现一种新面貌。老学者有功底,学问扎实,他们的研究与书写偏重的是历史和政治,行文严肃。而青年学者注重的是品读和鉴赏,是人生,是文学和艺术本身。加之网络时代到来,写作和阅读都要有相应的快感,活泼的语言对读与写来说,均必不可少,这也是青年学者们的优势。 在策划案通过的两年之后,“奇才集”的书稿陆续出现在我面前。前十部稿子,均由我逐字逐句地修改删补,每改完一部还要写几百字的审读意见。从书稿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达到了策划的要求,青年学者们清新活跃的笔调,一改史传人物生平考证和背景说明的繁杂、沉闷,让读者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到了人物的生活与创作的情节上来。 文艺家与政治家或企业家不同,尤其是被称为“奇才”的天才诗人、哲人和画家,他们往往个性张扬,注重自我,个人生活也富有戏剧性。政治家与企业家的人生,与社会、现实和历史关系密切,他们的“作品”,就是他们在社会历史现实中的作为。而文学家、艺术家们的人生,却大都在孤独中进行着自己的文化创造,社会历史现实对他们而言,关系时常并不是很直接,或者只是他们的人生与作品的注脚。 “奇才集”的出版,确定了以高素质青年学者为写作对象的方向,又首创了集、传结合的编撰方式,使得文丛走上了轨道,为优秀的青年古典文学学者们搭建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展示平台。而山西教育出版社编辑们过硬的职业素养,那种为一个字查遍所有诗词版本的功夫,更确保了这套丛书的品位和质量。 张宇光 2016年5月于昆明翠湖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