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孔子--我不是圣人/大名人小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李木生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 ,出生于鲁国陬邑。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李木生著的《孔子--我不是圣人》用20多个小故事讲述了孔子的出世、讲学、周游列国等故事。

内容推荐

李木生著的《孔子--我不是圣人》选取了孔子一生中经历过的重大事件,形成二十余个独立成篇的小故事,给小读者呈现了春秋末期儒学学派的”圣人”——孔子的出世、讲学、周游列国、删诗定礼著《春秋》,以及宣扬“仁政”、“德政”的故事,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轨迹的一个好途径。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每个故事都能独立成篇,符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心理。

目录

父亲是鲁国大英雄

向师襄学琴

赴宴遭拒

管仓库,养牲口

拜访老子

拜七岁项橐为师

离任脱靴

怒斥强国国君

三座城堡

离开鲁国

连农夫也批评

匡蒲遇险

陈蔡绝粮

与隐士过招

重回鲁国

几个好学生

一个批评,一个表扬

鲁庙问欹

盲乐师师冕

马厩失火

河边晒太阳

选女婿的标准

生活的智慧

附录一 孔子生平速览

附录二 去哪里拜孔子

试读章节

赴宴遭拒

孔子17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了。

孔子为母亲守丧期间,听说鲁国权贵季孙氏要宴请鲁国士一级的贵族。孔子反复衡量,自己是陬邑大夫叔梁纥的儿子,理当列人士的行列。而在服丧期间,原是可以不赴宴的,但孔子考虑母亲去世后,自己孑然一身,必须独自谋生与奋斗了,而掌握着鲁国大权的季孙氏是不能忽视的。虽然“士”只是贵族中最低的等级,但是这种集会,毕竟是一次接触与学习的机会,能够将学到的礼仪加以应用,还能够扩大人脉圈子,会对自己以后的道路有所帮助。

年少的孔子郑重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前往季孙氏家赴宴。

孔子万万没有想到,他竟挨了当头一棒。正当他跟随着其他人一起走进季孙氏家的时候,居然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蛮横地拦阻下来。阳虎带着瞧不起的口吻质问孔子:“季家宴请的是贵族的士,你孔丘是干什么的,谁请你呢!”轻蔑,跋扈,向着少年孔子劈头盖脸地袭来。

蒙受羞辱的孔子,瞪了一眼狗仗人势的阳虎,攥紧了拳头,默默地返回家去。受辱的孔子暗自立誓,要让自己更加强大。他对“六艺”学习钻研得更加勤奋更加卖力了。不用说最为擅长的礼了,就是驾车也娴熟而自在,连坐姿都优美,引人注目;射箭,会吸引众多人前去观看,人多得像一堵墙;他弹奏乐器与唱歌时,人们驻足倾听……

已经十七岁的孔子,长得玉树临风。司马迁《史记》里面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被鲁国人称为“长人’呢。九尺六寸有多高?司马迁说的“尺”是周朝的尺,要小于现在的市尺,按周尺一尺折合现代公制19.9厘米计算,那么孔子身高就是一米九一了。

这样一个博学而又威武挺拔的青年,十九岁时娶了宋国人亓(qi)官氏为妻。一年之后,孔子就有了自己的儿子。

那时的孔子一定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气,不然,鲁国国君鲁昭公为什么会专门派人为孔子的新生儿子送来祝贺的鲤鱼呢?生活的艰辛、家景的困顿与自己渴望立业救世的理想,都会让孔子对于当权者怀着一种期待。何况青年孔子涉世未深,更会对世事怀着某种美好的向往。于是他便为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国君的一条鲤鱼,让儿子连名带字全派上了用场。

管仓库,养牲口

家道中落,让孔子在艰难困苦之中学会了生活与做事的本领,磨砺了面对困境的意志,同时,也让他有机会看到贵族与平民两个阶层的真实状况,这为他日后思考人生与国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孔子结婚生子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鲁国权臣季孙氏家里任委吏。委吏就是管理仓库的小差役,说白了就是一个仓库管理员。

也许人们会说,仓库管理员多容易干呀。其实,看似容易,做好却难,孔子的前任就是因为管理混乱和有贪污嫌疑而被辞退。孔子并不嫌这个职位卑微,甚至觉得这里面蕴藏着很大的学问,因为不仅要做好保管,还要学会会计、出纳的知识。于是,年轻的孔子脚踏实地地干起来了。

先是清理所有仓库里的粮食布帛什物,一一登记造册,尺量斗称、会计出纳,全部做得清楚明白。清算出了细致的账目,心中有数的孔子,并不觉得因此就万事大吉了。他心细如发,又摸索出仓库里各种物品的保养方法,从通风到晾晒,一一按时进行。特别是“清廉”二字,更让孔子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名声。他虽然贫穷,可是他面对季孙氏仓库里富可敌国的物品,丝毫不起非分之想,忠诚地履行一个仓库管理员的职责。

……

P8-10

序言

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e)(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晚年娶年轻女子颜徵(zheng)在生下孔子。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病逝,孤儿寡母移家鲁国都城曲阜,贫寒度日。孔母富有远见,从小注重孔子的文化教育,孔子20岁的时候,已经是鲁国相当有名的博学之士。

孔子30岁时开始招收学生,开办起民间私学。就办学的规模、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与系统的教学内容,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讲,孔子无疑是中国私学第—人。他在中国创立起第一座“杏坛”,打破了中国商周时期“学在官府”、教育为贵族垄断的格局,这是孑L子一生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中国文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当然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体现。他在毕生的教学生涯里,逐渐形成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以“仁爱”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qi)”的中庸思想、“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思想、“己欲立而立人’的立人思想。

孔子从51岁任中都宰到任鲁国大司寇,共有4年时间为官,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从政岁月。虽然时间短暂,孔子却以“夹谷会盟”“堕三都”等著名历史事件留名青史。

其后便是长达14年的游历生涯,孔子经历了“匡蒲之困”“陈蔡绝粮”等困境,而依然坚守理想,坚韧不拔。这14年,是孔子一生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他思想成熟与丰富、精神锻铸与新生的14年。

整理编撰文化典籍,是孔子教学生涯,尤其是生命的最后5年里所做的另一件重大事情。孔子汇集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各国文献,将《诗》《书》《礼》《乐》《易》和《春秋》整理、编辑成系统的教材,其中的《春秋》是他重新编辑与撰写的。

西汉以后,孔子学说的传播迅速扩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也许我们某些时候会将他淡忘,但是他的语言,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常常活在我们的语言与思考中。他的许多话早已融人我们的生活,已是尽人皆知的“成语”了;他的很多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化作行动的准则,甚至已变成处世的智慧。我们更多的时候,会把他看作圣人,一个离我们很远、高高在上的圣人;其实,当我们有了人生的阅历,回过头来看看,又会发现,原来孔子就是我们的朋友。

于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孔子,穿越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埃尘,霭霭然向我们走来。

李木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