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由小林清之介改编的,高桥清绘画的《法布尔昆虫记》,让小朋友们换了一个方式来阅读这部科学经典。这套书用简洁的语言、可爱的插画、活泼的故事情节描绘了法布尔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讲述它们的生活,展现它们的个性,处处流露出对它们的喜爱。
小朋友们可以透过文字看到它们的喜怒哀乐,故事情节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精神!
《法布尔昆虫记(5菜粉蝶与蓑虫的故事名家名绘版)(精)》为第五部,讲述了喜欢吃卷心菜叶的菜粉蝶和把树叶缝成外套,然后住在里面的蓑虫的故事。
小林清之介著的,高桥清绘画的《法布尔昆虫记(5菜粉蝶与蓑虫的故事名家名绘版)(精)》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喜欢吃卷心菜叶的菜粉蝶,由吃菜叶的绿虫子后来变成洁白漂亮的蝴蝶的故事。
另一个则是把树叶缝成外套,然后住在里面的蓑虫的故事。
喜欢卷心菜
大家知道卷心菜吗?就是那种叶子蜷着的卷心菜。
在很久很久以前,卷心菜只分布在欧洲南部沿海一带,只是自然生长的一种野草,叫作羽衣甘蓝。
当时的卷心菜也不像现在这样有蜷曲的叶子,只是在长长的茎上长着很多叶子而已。
是人类经过漫长的时间才把羽衣甘蓝一点点改变过来,培育成今天能吃的卷心菜。
什么,是怎么改变的?
这个嘛,我也没亲眼看到,不大清楚哦。不过,我想大概是这样的吧。
有一次,人们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羽衣甘蓝,这种甘蓝茎很短,叶子蜷曲着。
人们就尝了尝,咦,叶子比以前的羽衣甘蓝柔软多了,好吃多了。
嗯,味道还不错。
人类就把它移植到别的地方,精心栽培。
这棵羽衣甘蓝的种子生根发芽,长出了许多茎更短、叶子更蜷缩、更柔软的羽衣甘蓝来。
种子又生根发芽,又长出了许多茎更短,叶子更蜷缩……算了算了,照这样下去我们到天黑也说不完,我就不重复了。
就这样,人类花了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才终于把羽衣甘蓝培育成了卷心菜。培育成了今天的圆叶片、口感柔软的卷心菜……
人类用同样的方法,又培育出了卷心菜的近亲叶牡丹。叶牡丹虽然不能吃,可是叶子却像花一样漂亮。
人类还培育出了卷心菜的另外两个亲戚——花菜和抱子甘蓝。
卷心菜的亲戚们被卖到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到了全世界。
“真好吃,真好吃!”全世界的人们都开始喜欢卷心菜了。
除了人类以外,还有一种动物也喜欢吃卷心菜哦!
它就是菜粉蝶。菜粉蝶喜欢羽衣甘蓝,也喜欢由羽衣甘蓝培育出来的卷心菜。
大家都知道,卷心菜、叶牡丹、菜花和抱子甘蓝都属于同一类植物。
因为书上都是这么画的,老师也是这么讲的。
如果没人教我们,我们肯定弄不明白的。
因为它们毕竟颜色不同,形状也不一样啊!
可菜粉蝶就不同了,不用教它们就都知道。每到产卵的季节,它们就会翩翩地飞向卷心菜、叶牡丹、花菜和抱子甘蓝的菜地里。
为什么呢?
像尖帽子一样的卵
卷心菜、叶牡丹、花菜和抱子甘蓝,它们的花形很相似。都长着四片黄色的花瓣。
菜粉蝶是不是看到花的形状,才知道这是卷心菜的同类呢?
不对,不是的。菜粉蝶在花开前就知道了,就算是花谢了它也知道。
因为菜粉蝶有两根触须,能闻到卷心菜叶的气味。
卷心菜的同类虽然形状不同,可气味却是一样的,它们叶子里都有同样的油。
所以,菜粉蝶只要在远处动一动触须,就能分辨出来。
“哼,哼,这儿是卷心菜地,那儿是花菜地。”
油菜和萝卜也是卷心菜的亲戚,菜粉蝶也会飞到油菜和萝卜地产卵的。
还会在路边的薄菜上产卵。
虽然薄菜只是野草,可也是卷心菜和油菜的同类哦。我一闻气味就知道。
菜粉蝶肯定是这么想的。
可是,它却不去蚕豆和豌豆地里产卵。因为蚕豆和豌豆并不是卷心菜的亲戚。
那么,菜粉蝶是怎样产卵的呢?
雌蝶会翩翩地飞到卷心菜地里,停在叶子上。弯下尾部,把卵产在叶子背面。
欧洲的菜粉蝶一次能产很多卵,在一处地方就能产下一两百粒。
日本的菜粉蝶却是一粒一粒地产。这儿产一粒,那儿产一粒。它们一面翩翩飞舞,一面一粒一粒地产卵。
如果用放大镜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菜粉蝶的卵就像一顶细长的尖帽子。
起初是白色的,第二天就变成了浅黄色,再过一天就会变成橙色。橙色是卵快要孵化的标志。
P2-19
法国有一位名叫亨利·法布尔的大叔,非常喜欢昆虫。
有时候他会去有很多昆虫的地方,每天专注地观察它们;他还会把昆虫带回家,仔细地观察并记录他们的生活习性。
然后把调查的结果写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阅读的《昆虫记》。
这一册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喜欢吃卷心菜叶的菜粉蝶,由吃菜叶的绿虫子后来变成洁白漂亮的蝴蝶的故事。
另一个则是把树叶缝成外套,然后住在里面的蓑虫的故事。
《昆虫记》笔记——致家长和老师们
法布尔从学校辞职后就开始撰写科学启蒙书,靠版税来生活。
法布尔撰写的作品有《初级天文学》《植物的故事》《家畜的故事》《地理入门》《动物学》《宇宙》《自然史入门》《波尔叔叔的化学》《卫生与保健》等。此外还有其他各种书,算上改版,总共有50册以上。这些书有的被选为中小学的课外读物,每年都会再版,支撑着法布尔一家的生活。
那么《昆虫记》呢?由于其内容质朴,并不怎么畅销。因此,尽管同为德拉克拉普出版社的出版物,却只能印制极少的数量。
本卷幼儿版是把菜粉蝶和蓑虫放在一起介绍的,其实,菜粉蝶是在原著的第十卷,蓑虫则在原著的第七卷上。
原著第七卷发表于1901年,时值法布尔78岁高龄。此前畅销不衰的科学书逐渐出现滞销,法布尔一家的收入跟着锐减。法布尔节衣缩食,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了《昆虫记》的撰写上。一册就有四百多页厚。
就这样,所有十卷全部完成的时候已经是1907年,法布尔已经84岁。可是法布尔继续努力,又投入到了第十一卷的撰写中。但由于体力不支,他只写了《卷心菜青虫》《萤火虫》两篇。于是,他就把这两篇合并进了第十卷。这《卷心菜青虫》就是我们幼儿版中的《菜粉蝶》。
在法布尔为数不多的粉丝当中有一个医生,名叫杰·本·勒格罗。虽然是一个朋友,可此人却自称是法布尔的“学生”。勒格罗博士说:“许多人都忘记了法布尔。我们呼吁全欧洲所有的文化人都来祝贺《昆虫记》的完成。让我们再次缅怀这位伟人。”
不久,这次的出版纪念会便于1910年4月3日在塞里尼昂盛大召开,很多人都出席了。就这样,一度被世人遗忘的法布尔的名字再度走红起来。《昆虫记》不断畅销,销量超过了过去三十多年间的总和。
法国政府再次为他颁发了法国荣誉勋位勋章。1868年他获颁的是骑士勋章,这次则升了一级,是军官勋章。
法布尔所观察的是欧洲的菜粉蝶,确切的名字是叫“大菜粉蝶”。此外,欧洲也有跟日本同样的粉蝶。因此,为便于区分,人们便把大菜粉蝶叫“大白”,把菜粉蝶叫“小白”。这两种粉蝶是近亲,幼虫都喜食油菜科的卷心菜和萝卜叶。
顾名思义,大粉蝶体型略大一些,广泛分布于从北非到欧亚的广阔地域,喜马拉雅是其分布的界限,因此日本并没有大粉蝶。普通菜粉蝶的分布更广,有大粉蝶的地方就有普通粉蝶,并且在亚洲所有地区也都有分布,在日本也十分常见。
两种粉蝶的习性几乎相同,大粉蝶把卵产在一起,粉蝶则是一粒一粒地产,两者在这一点上是不同的。另外,本书插图中画的也全都是菜粉蝶。 法布尔观察的蓑虫是欧洲的“欧洲蓑蛾”。习性与日本的蓑虫几乎无异,因此,本书插图里画的都是日本常见的大蓑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