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见证规划(规划师访谈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荣玥芳主编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荣玥芳主编的《见证规划(规划师访谈录)》在征得了所有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城乡规划专业以及对此专业有兴趣的年轻学子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提请关注城乡规划发展的有识之士能够对我们的城乡规划教育有所反思。

这些采访者中有业内领军人物、业内精英,也有业内新秀,希望本书对城乡规划从业者以及对此专业有兴趣的年轻学子能够有所帮助。

内容推荐

荣玥芳主编的《见证规划(规划师访谈录)》通过对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经历的规划从业者进行采访,从中了解受访者们对于他们所从事的规划工作的认识、理解以及对于年轻一代学者们在学习以及工作上的建议。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1~5年工作经验的规划师

第二篇 5~10年工作经验的规划师

第三篇 10~15年工作经验的规划师

第四篇 1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规划师

附录一 采访心得

附录二 受访人员名录

试读章节

采访内容

◎问:您的规划学习之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璇(以下简称“王”):我是2005年在华科(华中科技大学)开始城市规划的学习之路。因为高中学文科,而华科在当时好像是唯一一所城市规划专业文理兼收的学校。

◎问:是什么理由或者机缘让您接触规划。并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

王:小时候学过画画,觉得这个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结合紧密。同时,这个专业要学五年,感觉应该比四年的专业更深、更广,专业性也更强。

◎问:能谈谈您对城乡规划学的认识吗?

王:这个学科涉及的不仅是城市,还应该包括乡村。“城乡规划学”这个概念非常广,从宏观到微观有不同的层面——最大的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这属于城乡规划学的一类,要做的是对全国资源的调配,引导全国在空间发展上的方向。中规院参与了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也出过相关的成果集,里面的内容非常宏观,能够了解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一个走向。区域层面,比省域要大一些。现在比较热门的都市圈的概念,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都市圈。拿京津冀来说,就需要从区域的角度来权衡北京、天津、河北的发展,这三个地方的资源禀赋、政治地位、发展条件都不一样,它的定位肯定是不一样的。再下一层面,省域,之后还有市域,最后还有地块内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概括来说,城市规划就是规划城市未来的发展,宏观上来说,城市发展到什么规模?人口有多少?产业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以及与这些相对应的用地?城市的用地应该如何发展?是“摊大饼”似的往外扩张,还是有重点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论证它的现状条件和未来发展潜力点而得出结论。例如这个城市要往东发展,规划师要去考虑应该给它一个什么样的职能,是行政中心搬过去还是经济中心搬过去,是做住宅还是做开发区还是做其他的;在考虑这个城市的各种问题的同时,需要解读上一层面对它的指导等等;最后通过综合分析、科学判断,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城市形态。

◎问:在即将走出校园时,您经历了怎样的选择促使您最终成为一名规划从业者?

王:本科的学习是偏空间方向的,大都是做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规划;研究生在剑桥大学读土地经济系,可能更注重从土地产出的角度和区域经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整个城市。这样在空间方向和政策方向都有所涉及,而且通过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积累,自己对城市规划也更加了解;再加上本身也很喜欢这个专业,想到从自己的手上能够建一个城市,这是一件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读书的时候未接触过实际的项目,并不知道一个城市是怎么规划出来的,而且国外学的东西其实跟国内是两套系统,实战性不是很强。只有回国后进入相关的部门,才能真切感觉到中国的城市规划是什么样,中国的城市发展是什么样的。

◎问: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的工作岗位是很多样的,您当时是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做一名设计人员?

王:其实我回国时在工作上是有很多种选择的,一种是现在的规划设计部门,如果进这个部门更倚重的是本科所学的东西;再就是规划咨询公司,是一种第三方机构,为政府还有开发商提供一些规划咨询,项目从宏观到微观都会涉及;还有就是做规划管理,就是去规划局、政策中心等具体规划实施层面的部门机构。我当时是觉得一开始也没有必要先去接触管理上的事,应该是先扎实下自己的技术功底,还是做规划设计,于是就选择了现在的单位。

中规院是全国规划设计的龙头单位,当时我选择中规院最看重的是它有非常良好的工作团队,我现在的同事,大都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对城市规划都很有热情,从他们任何人身上我都学习到了很多。包括我们的院领导,都是规划界的大佬,但是他们为人都非常谦逊,没有什么架子。中规院的氛围非常好,人际关系也很简单。(P2-3)

序言

这本书的出版源自于我的一门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生作业。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我希望他们通过采访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经历的规划从业者们,从中了解受访者们对于他们所从事的规划工作的认识、理解以及对于年轻新一代的学者们的学习以及工作建议。

目前,全国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200所左右,这些院校每年将毕业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约1万人,这为我国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将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但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规划专业的学习、职业发展以及社会对于规划的希冀所在。本书的出版试图给大家呈现一个行业发展的小窗口。

今天,终于可以将我们准备了两年的访谈记录整理出来,在征得了所有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城乡规划专业以及对此专业有兴趣的年轻学子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提请关注城乡规划发展的有识之士能够对我们的城乡规划教育有所反思。

感谢所有的受访者,这里有业内领军人物、业内精英,也有业内新秀……感谢您跟大家分享您的经历、所思、所想和所得,也感谢您对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支持!

感谢我的可爱的学生们,感谢他们的热情工作,感谢秦蜜、王鑫、李继涛等同学的耐心整理工作。希望这种采访能够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专业发展有所裨益!

荣玥芳

2016年6月1日于北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