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江海平生(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唐翼明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六岁出门远行

火车停在一个小站上,你妈妈下去买零食,你趴在车窗边看许多农妇提着篮子在叫卖。突然铁轨咔嚓一响,火车竟然动了,不是往前是往后,你立刻意识到妈妈还在底下,还没上车,你大喊:妈妈!妈妈!妈妈听到你的喊叫,立刻转过头来,但还没来得及上车,车就开了。妈妈在底下跟着车跑,叫着你的名字。但是车越开越快,你望着妈妈越变越小的身影,不禁嚎啕大哭起来,你觉得你要失去你的妈妈了。

上面这一幕发生在1948年的暑假,你那时才六岁。在以后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这一幕会常常出现在你白天的回忆和遐想中,或化了妆变了情节在你黑夜的睡梦里演出,然后在眼泪和叫喊中你惊觉过来,回到更为残酷的现实:你妈妈远在天涯,你真的失去她了。

那一次你其实并没有失去母亲,你从窗外探出头,拼命地哭喊着,看着追着火车跑的你母亲的身影越变越小,你由哭喊变成恐惧,由恐惧变成绝望。但没想到过了一阵,火车的速度却放慢了,越来越慢,终至于停了下来,而跑得满头是汗的母亲却慢慢变大,越来越大,最后竟到了你的窗口,抱着你的头说:“明明,不要怕!这是火车换轨道。”然后就从车门里上到火车,又坐到你的身边。你停了哭喊,收了眼泪,庆幸并没有失去母亲。从此,你母亲再不敢在停站的时候下去买东西,直到火车一路开到武汉。

你和母亲那一次是从衡阳出发,要到南京去看你的父亲的,所以到了武汉以后,你们又改乘轮船沿长江而下。船走了多久你不知道,你只记得在船上生了病,睡过很多觉,沿路经过什么地方你自然一点印象也没有。但有一个地方例外,就是九江。船到九江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桩事情,让你记住了九江这个名字,永远也忘不掉。

你记得那一天,你正发着烧,在船舱里睡觉,朦朦胧胧地觉得船舱里的旅客来来往往,吵吵闹闹,有点跟平时不同,你没有管它,朦朦胧胧又睡过去了。后来你终于醒了,睁开眼睛,突然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你于是大喊,可是没有回答,连妈妈的影子都看不到。周围全是陌生的人,妈妈到哪里去了呢?妈妈会回来的,有了上次的经验,你这次没有像上次那么害怕。可是上次只有几分钟,这次却等了半个小时,还不见妈妈回来,你由焦躁变成深深的恐瞑:这一次你真会失去妈妈了吗?

还好,妈妈终于又回来了。看到你一脸着急的样子,妈妈连连后悔:“唉,唉,我不该下去的,我以为你睡着了不会一下醒来,大家都说九江的瓷器好,我也去买了一点,唉,妈妈再不下去了。”

这以后留在你脑子里的印象,就只是闹哄哄的船舱,船舱外有黄黄的波浪,下午有太阳照进来,一直照到床铺,热得叫人受不了。头痛、发烧,昏昏沉沉。妈妈陪着你,一直到南京。  这次究竟在南京住了多久,你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有几个镜头一直铭刻在你的记忆里,时不时冒出来闪一下光。

第一个镜头是你父亲胸前抱着一堆烧饼沿着楼梯爬上来。那烧饼很好看,金黄金黄的,上面缀满芝麻,有圆形的,还有椭圆形的,圆形是甜的,椭圆形是成的,全都好吃得不得了。那是你和妈妈到南京的第一天。

第二个镜头是一辆漂亮的小汽车,来接你和妈妈到曹伯伯家里做客。车子开得很快,你上车的时候衣扣没有扣好,你就在车上扣,车子停下来了,说是到了曹伯伯家,可你的衣扣还没有扣完。这个细节现在想起来,你觉得未免有些夸张,但多少年来它一直是你真实的记忆。尤其当你在乡下放牛的时候,常常躺在草地上甜蜜地温习这一刻,什么时候能够再坐上这样的车子呢?你记得你妈妈告诉你这车子是曹伯伯的,你就问,为什么爸爸没有呢?你妈妈说,你爸爸刚来没有钱,以后有钱就可以买了。你又问你妈妈:什么时候爸爸才会有钱呢?“等你爸爸做了银行行长的时候就有钱了。”你妈妈笑着说。

第三个镜头是你和一群跟你年纪差不多的小孩蹲在地上用碎砖块在石板地上比赛画马头。那砖块是土红色的,跟你们住的房子墙壁的砖头是一种颜色,你依稀记得,你们住的地方有一栋一栋的砖房,每栋一样高,大概两三层,排得很整齐,一幢挨一幢,成为一大片,楼房的中间有些空地,栽了一些花呀草的。P3-6

书评(媒体评论)

我躬逢家国多事之秋,平生乖舛艰难,有志无成,颠沛流离,转徙多地,生于湖南,长于武汉,留学美国,执教台湾,很能懂得“东西南北之人”那一份辛酸与自豪。

——唐翼明

目录

自题

自序

第一章 上学的路

 六岁出门远行

 妹妹的死

 伯父

 抓鱼摸虾的乐趣

 乡下孩子的点心

 鞋子与潜意识

 腿的故事

 金溪庙的新年

 土匪

 虱子

 谷满爹

 上学的路

 在老家的最后一个除夕

 初中记忆

 传奇人物——大舅王祺

 因过兵而想起小舅

第二章 诺贝尔梦

 我拥有一段长江

 诺贝尔梦

 高中记忆何校长

 红石大道

 收泼油的老妇人

 第二次高考碰壁

 一夕成名

 荒谬的刹那

 当学生的脚踏在老师背上的时刻

 一记耳光

 人生的滩头

 全力以赴过滩头

 走进武大

 樱花时节

 诗话珞珈

 倾盖如故——记我和刘道玉校长在美国的第一次见面

 怀耀老

 追忆程千帆先生

 鲤鱼的故事

第三章 到美国去

 到美国去

 空前绝后的硕论答辩

 走过罗湖桥

 洛城记事

 纽约初夜

 走进哥大

 我在美国捡家具

 哥大东亚图书馆和糟老头

 在哥大办书法展

 冯友兰来哥大

 周汝昌访哥大纪实

 唐德刚先生

 智者的寂寞——想念志清师.

 维特克女士

 四方田犬彦

 忆纽约晨边文学社,兼谈留学生文学

 在学术上修成正果

 江滩、草坪、日光浴

 赌博、赌城、赌性

 圣诞节有感

第四章 旅台杂记

 廿四年前的台湾印象

 到台湾去教书

 第一个在台湾教大陆当代文学的人

 到台湾去看什么

 槟榔西施

 台湾的端午节

 钱穆与陈水扁

 想起蒋经国

 马英九印象

 观鹰楼记

 台北的假日花市和玉市

 台湾的老兵

 “父亲”的想象与支撑

 抖擞精神看夕阳

 母与子

序言

我平生没有什么特别顶礼崇拜的人,要说有,就只有一个孔子。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感叹说:“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见《礼记·檀弓上》)这话表面辛酸,骨子里却不乏自豪。孔子幸运的是他晚年回到鲁国,带了一班好学生,大家一起读书作文,弹琴唱歌,物质虽然贫乏,精神却很丰富。我自己也躬逢家国多事之秋,平生乖舛艰难,有志无成,颠沛流离,转徙多地,生于湖南,长于武汉,留学美国,执教台湾,虽不敢窃攀夫子,但很能懂得“东西南北之人”那一份辛酸与自豪。2008年从台湾政治大学退休以后,回到武汉,终于不必再为稻粱谋,为他人忙,而可以从容读点自己想读的书,写点自己想写的文。这本集子就是从这些年写的东西里面选出来的。大抵也就是平生东西南北的鸿爪燕泥,按时间先后分为四章,湖南、武汉、美国、台湾各一。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一个细胞就包含了整个生命的信息,那么一个人的经历自然也可以折射整个时代的影像,所以我赞同胡适提倡大家多写自传的主张,这本集子也带有自传的性质。但我首先希望它是一本散文集,而不是干巴巴的回忆录,希望它除了史料价值,还有审美价值。我说的审美价值,并不意味华藻与炫技,恰恰相反,我最反对繁彩寡情、忸怩作态。我希望言之有物,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感悟,但我拒绝宣传与粉饰,也不遵循什么时髦的理论,我服膺的只是孔夫子的三句话,一日“修辞立其诚”,二日“辞达而已矣”,三日“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我勉励自己努力朝这个方向做,至于做得好不好,那就留给读者评论吧。

以上便算是序。

写完后又作了四句诗,一并附在这里:

收拾东西南北踪,

拥书万卷且从容。

平生未作支离客,

不爱屠龙爱雕龙。

2015年3月30日

内容推荐

《江海平生(精)》是著名学者唐翼明的回忆性散文集。《江海平生》是一本散文集,而不是普通的回忆录,作者把自己几十年生命经历中跟时代与命运密切相关而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故事,用优美的文笔做了文学的呈现,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编辑推荐

唐翼明在《江海平生》在自序中叹道:“我自己也躬逢家国多事之秋,平生乖舛艰难,有志无成,颠沛流离,转徙多地,生于湖南,长于武汉,留学美国,执教台湾,虽不敢窃攀夫子,但很能懂得‘东西南北之人’那一份辛酸与自豪。”《江海平生(精)》以唐翼明东西南北的鸿爪燕泥,按时间先后分为四章,记录了他生于湖南,长于武汉,留学美国,执教台湾的传奇人生经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35:38